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演化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2022-05-09朱国进张玉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旅经济带长江

朱国进,张玉辉,范 齐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一、引言

作为21世纪的“无烟产业”,文旅产业不仅具有绿色环保的发展优势,也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组建,无不体现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与长远效益[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空间发展格局的转换意义重大,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定位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先行区[2]。在这些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研究对推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绿色先行区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对文旅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旅游组织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来表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来说,国外学者对文旅产业融合研究侧重于实践应用方面,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融合、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影响等方面。例如,Connell在回顾影视旅游的发展历程后提出,影视文化与旅游的多元化融合将成为未来影视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3];Richards认为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既能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又可以深化游客的旅游体验[4]。国内对文旅融合的研究虽然比国外起步晚,但是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在融合的动力机制、作用路径以及水平测度等方面成果颇丰。例如,刘安乐等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出消费需求、市场供给、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张朝枝等通过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历时性研究,深化了文旅产业在资源、产品和市场等路径上融合的内涵[6];王秀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省域间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发展态势皆存在差异性[7]。如今,文旅产业融合与中国时代背景相结合成为研究热点,如文旅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8]、文旅产业融合与高质量发展[9],这也侧面说明国内学者越来越注重文旅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既有成果从多个视角丰富了文旅产业融合的研究,但从全面综合的角度来看仍有一些不足:首先,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开展文旅产业融合研究的文献相对欠缺,鉴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次,目前成果或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某区域文旅产业融合的时间演化,或基于截面数据研究某区域文旅产业的空间融合状况,在研究维度上缺乏时空的结合。此外,旅游产业具有开放性与综合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而现有文献却鲜有这方面的研究。鉴于此,从时空的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并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经济带是以长江为纽带联结而成的经济带,西起云南,东至上海,覆盖我国东中西三部,包括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和云南等九省二市,区域总面积约为205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面积二成以上。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这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江经济带年末总人口达到60 205.8万人,占全国的42.9%;地区生产总值457 805亿元,占全国的46.5%;实际使用外资677.1亿美元,占全国的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 701亿元,占全国的45.5%[10]。如今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二)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投入产出分析法,产业发展水平可由一定时期内投入要素和产出绩效来共同反映[11]。参考王秀伟等人的研究[7],将投入要素和产出绩效作为衡量文旅产业发展状况的一级指标,然后根据两大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情况,分解为反映文旅产业投入要素和产出绩效的多项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对文化产业来说,在投入要素方面,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数可以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情况与人力规模,同时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资金和劳动力的载体,因此把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和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数作为衡量文化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指标。文化事业费是政府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经费支出,用文化事业费支出来体现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需求的拉动,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越高,居民对文化娱乐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就越大。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城镇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作为居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指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创新驱动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引擎,把文化及相关产业专利授权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投入指标。在产出绩效方面,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并举的特点,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选择博物馆参观人次、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观众人次、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额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指标。

对旅游产业来说,在投入要素方面,旅行社、旅游景区和酒店基本涵盖游客“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能够反映旅游产业的生产运营特点。此外,旅游从业人数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从业人数的集合,反映旅游人力资源投入情况。选择旅行社数、A级景区数、星级饭店数和旅游从业人数作为反映旅游产业投入要素的指标。在产出绩效方面,由于旅游产业具有强外向性、流动性大等特点,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成为反映旅游产业绩效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内和国外旅游者客源市场的划分,选取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旅游产业的产出绩效指标。

(三)研究方法

1.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原为物理学上的概念,用来表示两个及以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影响程度,借助耦合度模型来测度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度[5,7],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为耦合度,C为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T为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参考学者王兆峰等人对耦合度等级的划分[12],耦合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0,0.3)为恶性耦合,[0.3,0.5)为拮抗耦合,[0.5,0.8)为磨合耦合,[0.8,1]为良性耦合。

在测量耦合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耦合协调度来表示文旅产业的融合水平,有:

式中,B为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数;a、b分别为代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产业重要程度的参数,根据相关研究,如今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等重要,所以这里取a=b=0.5[12]。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到1,其值越大,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就越高,反之融合水平就越低。为更直观地分析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对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耦合协调度)进行阶段划分[13],具体分类方式见表2。

表2 融合水平(耦合协调度)阶段划分

2.空间自相关模型

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用来描述所有的空间单元在整个区域上与周边地区的平均关联程度[13],一般用全局Moran’sI指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全局莫兰指数,m为空间单元个数,yi、yj为长江经济带第i个和第j个省份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为长江经济带11省市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wij为空间权重,基于空间距离矩阵求得;W0为空间权重矩阵中所有元素的和。此外,I的取值范围是-1至1,I越大区域相关性越强。I>0,表示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呈正相关分布;I<0,表示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呈负相关分布;I=0,表示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分布无空间相关性。

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局部Moran’sI指数来反映局部地区空间集聚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i为局部莫兰指数,基于此绘制的LISA集聚图可直观地反映空间集聚现象。

3.数据来源

考虑到某些指标数据统计口径的变化以及“十二五”以来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1—2019 年长江经济带11 省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长江经济带各省历年统计年鉴以及相关部门官方网站,对于部分缺失的数据基于相邻年份利用均值法或插值法进行补齐。

三、结果分析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

运用熵值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趋势图

由图1 可以看出,2011—2019 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两者的发展轨迹却不尽相同。具体来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由2011年的0.16增长为2019年的0.22,年均增长率达7.7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由2011年的0.21增长为2019年的0.49,年均增长率达11.10%,说明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明显强于文化产业。同时,2011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之间的差距为0.06,而2019年两者差距为0.28,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样本期间呈现逐年变大的趋势。“十二五”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与旅游休闲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上国家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我国的文旅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侧重于社会效益的创造,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契机,使得旅游产业在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上要远强于文化产业。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部,其文旅产业“十二五”以来的发展状况是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文旅产业融合水平

1.融合的耦合度

在测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度模型计算出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具体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处于一种良性耦合的状态,耦合度整体均值在样本期间皆大于0.9,高于良性耦合区间的最低值0.8,这说明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存在紧密联系,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具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份处于良性耦合状态,2011—2019 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度皆大于0.9,呈现高度耦合状态。而贵州和云南在2013—2019年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小于0.9,特别的云南的耦合度在样本期间内位于0.66和0.78之间,属于磨合耦合类型,说明该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尚处于磨合状态。由于耦合度只能反映文旅两大产业融合的关系,而不能反映融合的协调程度,即融合水平,因此需进一步测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来体现文旅产业融合水平。

表3 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度

2.融合的耦合协调度

把相关数据代入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以此来反映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的高低,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态势图

由图2可以看出,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其中,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均值由2011年的0.39增长为2019年的0.59,处于勉强协调阶段,说明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且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越来越高。从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到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政策支持,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部分省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而且自身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导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整体上不高。同时,各省份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其中,耦合协调度最高的是江苏与浙江,最高值分别达0.82与0.83,处于良性协调的阶段;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省份为位于中上游地区的贵州、云南,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较薄弱的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为更好地分析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空间分布状况,对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所属阶段进行划分,并利用ArcGis 10.2 对2011 年、2015 年和2019 年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分异呈现,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 可以看出,2011—2019 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均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多数省份已经迈入协调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在样本期间始终处于协调阶段,仅有江西、贵州和重庆三省在样本期间内未达到协调阶段,更多的还是受限于自身薄弱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另外,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随着时序变化这种分布特征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2011年处于协调的省份全部位于长江下游区域,长江中上游区域全部省份均处于失调的状态;2015年和2011年的情况大致相同;2019年除重庆、贵州和江西外全部属于协调的状态,但高水平的协调还是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

图3 2011年、2015年和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图

(二)文旅产业融合水平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分析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利用ArcGis 10.2并辅以GeoDa 1.20空间计量软件对耦合协调度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4 可以看出,2011—2019 年长江经济带文游产业融合的全局Moran’sI指数介于0.420 8 与0.652 5之间,说明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内各省份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周边省份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样本研究期间耦合协调度的全局Moran’sI指数标准化Z值在2.083 2与3.033 4之间,均大于0.0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1.96,并在95%的置信区间上高度显著,说明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另外,2011—2019年全局Moran’sI指数不断下降,说明长江经济带文游产业融合的空间集聚性与空间异质性在省域之间不断缩小,这种结果与区域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的初衷是吻合的。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沿江省份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的独特功能与优势,不断加强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与旅游规划、市场、产业的对接与协同,以区域内核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区域文化旅游带、文化旅游廊道和文化旅游岸线的建设,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向协同高质量方向发展,从而文旅产业融合的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减弱,空间均衡程度进一步加强。

表4 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全局空间自相关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为了清晰地反映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别选取2011年、2015年和2019年的LISA集聚图进行局部空间关联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2011年、2015年和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LISA集聚图

通过图4 可以看出,2011—2019 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的空间关联特征相似,并且地域上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2011年H-H集聚型区域分布在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这些省份均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自身与周边省份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均相对较高;L-L均质型区域为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该类型下自身与周边省份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均相对较弱。2015 年安徽由H-H 集聚型转变为L-H 塌陷型,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周边省份存在一定的落差,四川由L-L均质型转型为H-L极化型,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开始显著高于周边地区。究其原因,安徽文化产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粗放式发展后回归正常,管理模式与发展方式开始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发展相较于旅游产业有了进一步提升,但因为临近江苏和浙江等文旅强省,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提升幅度不及区域间的差距变化;四川省近年来深挖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与旅游强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文旅产业融合水平相对于周边省份有了明显提高。此外,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LISA集聚图与2015年相似,各省份局部空间关联特征较为稳定,空间集聚类型不显著的省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如江西、湖南、湖北等省,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仍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整体上文旅产业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构建文旅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演化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呈现稳定向上的发展态势,但两大产业发展状况却存在明显差异性,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均优于文化产业。第二,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处于一种良性的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目前处于中游偏上的水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数省份文旅产业融合处于良性的耦合状态,并在空间上多数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三,文旅产业融合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集聚性与空间异质性在省域之间不断缩小;空间关联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格局,地域上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一是要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来推动文旅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相对落后成为影响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提升的产业因素,必须要足够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二是要注重区域间的协同配合。发挥江苏、浙江和四川产业发展的示范效应,树立“大长江”整体可持续发展观,采取对口支援的办法给予江西、贵州等省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三是要增强科技赋能。长江经济带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等同文旅产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大文化旅游设施设备研发力度,提高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含量。四是要重视文旅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推动文旅企业与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来加强文旅人才的培育,建立长江经济带文化旅游高“智”人才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长江经济带高“智”人才的整体合力。

猜你喜欢

文旅经济带长江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文旅照明的兴起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