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隆台潜山基岩油藏储层分类评价

2022-05-09郭子南

特种油气藏 2022年2期
关键词:兴隆潜山岩性

郭子南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成藏理论的完善以及钻采技术水平的提高,基岩油气藏逐渐成为油田开发热门领域[1-3]。研究表明,除南极洲情况不明外,各大陆的基底结晶岩石中均有油气藏发现,基岩油气藏储量约占全球已发现油气储量的15%,逐渐受到重视,其产量已成为全球原油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4]。基岩油气藏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因此,准确刻画裂缝展布形态、厘清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是基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核心和难题[5-12],储层分类评价是实现基岩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前提,其实质是对裂缝发育段的半定量识别,预测优质储层,指导生产。

目前,储层分类评价的主要手段多以测井资料为基础,在油、水层一次解释的基础上按照试油、试采资料重新界定油、水层四性关系,进而识别有效厚度并进行针对性开发。但基岩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影响裂缝发育的因素多,单纯应用测井资料无法准确识别有利储层。为此,此次研究以辽河油田兴隆台潜山为例,综合应用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等多种资料,多参数、多手段开展潜山内幕储层分类评价,明确裂缝三维展布形态,有利储层预测符合率提升至85%以上,为兴隆台潜山高效建产提供技术保障。

1 研究区概况

兴隆台潜山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南部、兴隆台构造带的北端,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被清水洼陷、盘山洼陷和陈家洼陷包围,生烃成藏条件极为优越[13-15]。东侧以台安-大洼断裂为边界,西侧则为兴西断层,内部发育多组近东西向断层,自南向北可划分为马古潜山、兴古潜山以及陈古潜山3个部分,整体为以兴古7块为核部向两翼倾没的背斜构造(图1)。

图1 兴隆台潜山太古界顶面构造图Fig.1 The tectonic diagram of Archaeozoic caprock in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兴隆台潜山是中生界和太古界构成的复合型潜山,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披覆于中生界之上,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形成披覆构造,而潜山带属于复合式残留山,中生代后,构造运动趋于停止,地层近似填平,而新生界地层沉积幅度基本一致。

兴隆台潜山中生界和太古界均有油气显示,但其储量主要集中在太古界地层,中生界仅在潜山两翼地层较厚部位局部发育油层。太古界地层岩性主要为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以及晚期侵入的酸性、中性和基性岩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破碎粒间孔及溶解缝、溶孔等,孔隙度主要为2.0%~8.0%,平均孔隙度为4.6%,渗透率为0.06~4.00 mD,平均渗透率为4.10 mD,油品性质为稀油。受构造、岩性组合差异影响,各断块油层发育有一定差异,主体兴古潜山呈现块状油藏特点(图2),两翼低潜山则具有一定层状特征,具有统一油水界面,油水界面的深度为-4 670 m[16]。

图2 兴隆台潜山带地层综合剖面(南北向)Fig.2 The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profile of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zone (in NS direction)

兴隆台潜山油藏主要特点:①地层古老,单颗粒锆石LA-ICP-MS原位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变质岩基底地层年代达2 388~2 586 Ma,为太古代地层,后期侵入的岩浆岩地层年代为202~229 Ma,为中生代侵入;②岩性组成多样,依据岩石薄片鉴定结果可分为变质岩和岩浆岩2大类7亚类25种岩石类型;③内幕构造复杂,兴隆台潜山整体发育4条边界断层和15条内部分块断层,其中潜山内幕发育2组反向逆冲断层,新老地层交叠;④含油幅度大,自-2 335~-4 670 m(统一油水界面)均有油气显示,含油幅度最大可达2 335 m。兴隆台潜山内幕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断层识别与组合难度大、裂缝发育和充填情况差别大、含油井段长且埋深较大、地震资料品质差,导致裂缝预测难度极大,而且区块地处城区,钻井环境受限,实现少井高产的关键就是准确刻画有利储层展布形态。因此,有必要开展储层分类评价,识别不同类别储层响应特征,才能针对性的指导钻井,实现巨厚油藏的整体动用。

2 储层分类评价

2.1 岩性识别与划分

岩性的准确识别与划分是储层精细评价的必要前提[17-18],变质岩潜山油藏大多岩性组成复杂,不同岩性发育裂缝的能力各不相同,甚至同种岩性在不同构造位置发育裂缝的能力亦有不同。因此,建立准确而精细的岩性模型是开展潜山内幕储层精细表征的基础。以钻井取心资料为基础,统计兴隆台太古界潜山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开展岩心刻度测井,将岩性鉴定结果与测井电性资料有机结合,总结各类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由于矿物的组成元素不同,因而各自的电性响应也不相同,基于此原理,选择测井资料中对元素组成敏感的密度、中子、自然伽马和光电截面指数来进行岩性判别。

由于暗色矿物如黑云母、橄榄石等岩石中镁、铁、钙等离子较多,对应的岩石密度较高,而受结构水影响,普遍具有羟基,因此,对氢离子浓度敏感的补偿中子曲线值亦较高;浅色矿物的阳离子主要为钾、钠离子,密度值较低,普遍不含氢离子,补偿中子值较低;自然伽玛与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有关,对于含钾离子的矿物如正长石、微斜长石、黑云母等,其自然伽马值较高。综上所述,兴隆台潜山岩石中浅色矿物的主要电性表现是“两低一高”,即相对低岩石密度、低补偿中子、高自然伽马的特征;而暗色矿物的主要表现为“两高一低”,即相对高密度、高中子、低自然伽马特征,但暗色矿物中的黑云母由于钾离子含量较高,而表现出自然伽马高值的特点。

在各矿物对应的电性特征值分析清楚后,即可根据不同的矿物组成来判断对应岩性所表现的测井曲线形态。如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的石英含量为10%~25%、斜长石含量为40%~70%、黑云母含量为10%~30%,表现为高密度、高中子、中低伽马特征,补偿密度测井响应值为2.7~2.9 g/cm3、补偿中子测井响应值为6%~12%、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大于50 API(表1)。

表1 兴隆台潜山太古界岩性测井定量识别划分标准Table 1 The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Archaeozoic lithology logging in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利用岩心分析结果计算各种岩性的岩石骨架理论测井值,结合测井曲线的组合形态,即可对矿物组成相近的岩石类型进行分类识别。利用该方法将兴隆台潜山岩石薄片鉴定的25种岩石类型转化为测井可识别的7类岩石类型,即变质岩中的混合花岗岩类、混合片麻岩类、片麻岩类、角闪岩类,岩浆岩中的酸性岩浆岩类、中性岩浆岩类、基性岩浆岩类。各类岩性特征见表2、图3。

图3 兴隆台潜山岩性划分示意图Fig.3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lithologic division of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表2 兴隆台潜山测井岩性分类及典型的响应特征Table 2 The li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typ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logging in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在完成岩性识别与划分后,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明确岩性与储层的配置关系,建立优势岩性序列,对后续的储层综合评价至关重要。表3为不同岩性的岩石力学实验结果,由表3可以看出,混合花岗岩和斜长浅粒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超过100.0 MPa,斜长浅粒岩的抗拉强度达到9.0 MPa,角闪质岩类的泊松比较高,混合花岗岩的弹性模量值最高(表3)。

表3 兴隆台潜山不同岩石力学参数统计Table 3 The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rock mechanics parameters of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随着暗色矿物含量的增加,岩石的塑性变强,脆性减弱,同等条件下发育裂缝的能力降低。根据不同岩性的矿物组成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潜山内幕的优势岩性序列由高到低依次为:酸性侵入岩、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与中性侵入岩、片麻岩、基性侵入岩、角闪岩;以裂缝发育能力来衡量,酸性侵入岩最好,混合花岗岩次之,基性侵入岩和角闪岩最差。

2.2 裂缝识别技术

在储层评价过程中,可利用岩心描述、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4种手段描述裂缝发育特征,岩心描述和成像测井可对裂缝表征的各项参数进行定量描述,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需要其他数据的辅助才能进行定性刻画。岩心的宏观参数表征是基础,通过精细的岩心描述可以准确得知每条裂缝的倾角、走向、开度、密度、间距、切深、形态和充填情况,这些表征裂缝的关键参数不仅可用于裂缝预测和建模,也对研究裂缝的导流能力、岩石力学参数的定量测定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以岩心刻度成像测井,也可帮助成像测井解释建立FMI图像识别裂缝标准。

井壁微电阻率图像会受到钻井、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通过岩心、录井等资料进行刻度和标定。从岩心描述的结果来看,兴隆台潜山主要发育中高角度斜交缝和网状缝,其图像特征为正弦波或余弦波以及相互切割的网状形态。统计研究区成像测井解释资料可知,裂缝集中分布在中、高角度范围,倾向为北西—南东向,走向为近东—西方向,这也与现今地应力场方向一致(图4)。

图4 兴隆台潜山部分成像测井解释裂缝倾向与走向玫瑰图Fig.4 The rose diagram of imaging logging interpretation on fracture tendency and strike in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相比成像测井,常规3700测井系列资料识别裂缝效果差,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开发经验,总结出裂缝发育段的测井响应特征为:双侧向电阻率升高,且深、浅侧向电阻率之间出现较大的幅度差,声波时差升高且呈现周波跳跃特征,补偿中子升高,补偿密度局部降低,裂缝发育较好且集中井段出现明显井径增大,甚至出现“大肚井”现象。

综合分析成果,兴隆台潜山有利储层具有以下特征:岩性为酸性侵入岩、混合花岗岩以及混合片麻岩;电阻率值为30~2 000 Ω·m,曲线形态为“高阻背景下的相对低阻”;时差值为180 μs/m以上,曲线形态呈现明显周波跳跃;中子和密度降低。如xg7-10井,该井在4 586~4 634 m井段酸性侵入岩段进行压裂试油,日产油为60 m3/d,日产气为31 245 m3/d,取得良好效果,证实油层识别准确可靠。

地震数据无法精确反应裂缝三维形态,借助地震波横向分辨率远优于纵向分辨率的特性,结合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可准确刻画有利储集体的展布。依据裂缝评价成果对地震响应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应用地质地震统计法并综合钻、录、测多种资料预测井间有利储层展布形态。

根据弹性波理论,当纵波入射到波阻界面时会发生发射,反射波振幅与反射系数呈正比,在致密岩层内部,物性差异小,反射振幅一般很低,当岩层中发育裂缝时,由于波阻抗降低,岩石块体与裂缝体系之间波阻抗差增加,反射振幅明显增大。因此,致密岩层中振幅突然增大是存在裂缝的直观显示,如图5、6所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频随率的增大被吸收,高频部分被吸收导致能量衰减,而地震波衰减与含油气存在一定的关系,含油气后对地震波能量产生更强烈的吸收作用,能量吸收衰减的程度更高。岩性变化会直接影响振幅属性发生变化,结合单井岩性划分成果,即可对优势岩性段的展布进行刻画,进而预测裂缝发育情况。

图5 宏观裂缝正演模型(无裂缝情况)Fig.5 The forward modeling of macroscopic fractures (without fractures)

2.3 储层分类评价

综合多种资料量化有利储层段特征,建立储层分类识别标准。兴隆台潜山储层可细分为3类。一类储层岩性为酸性侵入岩、混合花岗岩,储集空间以宏观裂缝为主,油气显示级别为油斑以上,电阻率为30~500 Ω·m,声波时差在190 μs/m以上,成像测井反映裂缝多为中高角度网状缝,均方根振幅属性阈值为15 000~22 000、形态为强振幅的连续反射,xg7-10-16、cg1、mg12等井投产效果证实一类储层日产油可达20~80 t/d,水平井甚至可达到日产百吨以上;二类储层岩性为混合片麻岩、中性侵入岩,储集空间以微裂缝、微孔隙为主,油气显示级别为油迹以上,电阻率为300~1 000 Ω·m,声波时差为183~203 μs/m,成像测井反映裂缝多为中高角度斜交缝,均方根振幅属性阈值为8 000~12 000、形态为中强振幅的较连续反射,以xg7-H231、cg3等井的投产效果分析,二类储层日产油可达15~40 t/d;三类储层岩性为片麻岩,储集空间类型为显微裂缝和微孔型,油气显示级别荧光以上,电阻率为800~2 000 Ω·m,声波时差为180~187 μs/m,发育中低角度缝,均方根振幅属性阈值为6 000以下或26 000以上、形态为弱振幅的较连续反射或空白反射,三类储层投产效果较差,日产油均低于10 t/d(表4)。基性侵入岩和角闪岩由于塑性强,对于地层形变导致的应力释放难以形成裂缝,划分为非储层,不予研究。

表4 兴隆台潜山储层分类特征统计Table 4 The statistics of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s in Xinglongtai buried hill

图6 宏观裂缝正演模型(顶面裂隙间距50m)Fig.6 The forward modeling of macroscopic fractures (the top fracture spacing is 50m)

应用以上划分标准对研究区开展储层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兴隆台潜山内幕整体一、二类储层均有发育,不同部位储层发育程度有一定差异,其中一类储层以兴古潜山最为发育,陈古潜山次之,马古潜山仅局部发育,二类储层则广泛发育。各断块储层展布形态有所不同,平面上陈古潜山以逆断层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发育,成层性较为明显,体现了岩浆主要沿先期断层向应力释放区侵入,兴古潜山储层发育受兴古7逆断层影响,整体为块状,纵向上各段均有发育,马古潜山由于埋藏较深,裂缝发育程度较差,一类储层仅在马古1块局部发育。

以储层综合评价成果为基础,相继在兴古9、马古6、兴古7-10、马古3、兴古12等区块部署各类开发井50余口,完钻投产34口,初期日产油均在30 t/d以上,最高单井日产油达85 t/d,建产能38.76×104t,阶段累产油88.18×104t。同时依据储层划分成果,优选一批老井调层,均取得较好效果,如兴古9-5井上返一类储层发育段射孔,投产初期日产油达80 t/d,目前日产油为60 t/d,阶段累产油16.00×104t。

3 结 论

(1)利用岩心分析结果计算各种岩性的岩石骨架理论测井值,结合测井曲线的组合形态,进行岩石类型的识别,将兴隆台潜山岩石薄片鉴定的25种岩石类型转化为测井可识别的7类岩石类型,即变质岩中的混合花岗岩类、混合片麻岩类、片麻岩类、角闪岩类,岩浆岩中的酸性岩浆岩类、中性岩浆岩类、基性岩浆岩类。

(2)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兴隆台潜山储层可划分为3类:一类储层优势岩性为酸性侵入岩、混合花岗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性能;二类储层岩性为混合片麻岩、中性侵入岩,储集性能稍差;三类储层岩性为片麻岩,储集性能最差。基性侵入岩和角闪岩由于塑性强,对于地层形变导致的应力释放难以形成裂缝,划分为非储层。

(3)以储层分类评价为基础,识别刻画有利储层展布特征为潜山高效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指导后续开发方式转换调整,有力支撑兴隆台潜山带持续稳产。

猜你喜欢

兴隆潜山岩性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特别的生日礼物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我要飞翔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
基于核Fisher判别的致密碎屑岩岩性识别
Separation of Eu3+ Using a Novel Dispersion Combined LiquidMembrane with P507 in Kerosene as the Ca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