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哲学主观题解题模型
2022-05-09广东凌伟略
广东 凌伟略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
学生在学习哲学主观题解题思路时,已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教材知识是同化解题逻辑的“脚手架”。全国卷高考试题中,大量哲学主观题都是以经济、政治、文化教材知识为素材,以经济、政治、文化教材逻辑为参考答案的材析逻辑。因此,经济、政治和文化教材逻辑是哲学主观题解题的关键。
在传统哲学主观题解题模型中,我们常常割裂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内在联系。具体科学是某个领域(如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生物领域)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哲学是一般的、共性的规律。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将二者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楚,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然而,不少学生在解答哲学主观题时孤立了二者关系,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此文希望通过对理论知识和高考题的回顾,整合出可行的哲学主观题解题逻辑。
一、理论探索
学习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学习的特征,学习即知识建构的隐喻在20 世纪中后期广泛流行,迄今仍然是学术主流理论。如果从学习即知识建构的角度举例子,那么可以从弗雷德里克·巴特莱特的图式同化的解读开始。巴特莱特主张意义学习,其涉及将获取的新信息和既有的图式进行同化的过程。依照巴特莱特的观点,当学习者缺少恰当的原有知识时,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学习效果取决于呈现的信息和学习者可以用于同化的原有知识。简言之,知识建构学派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用原有知识内化新信息、新知识的过程。
根据上述理论,在哲学学习和解题中,学习者其实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如经济生活知识、政治生活知识、文化生活知识,这些都可作为整合新知识、新信息(哲学知识)的基础。与此同时,大量全国卷哲学主观题,都是需要考生先把材料中具体领域事物固有的规律阐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再用哲学观点论证,根据笔者对全国卷哲学主观题的跟踪,这些具体领域事物的规律,往往就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或文化领域事物的规律。大部分的哲学主观题,都是披着“哲学”外衣的“经济”“政治”或“文化”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擅用经济、政治、文化知识讲哲学知识,擅用经济、政治、文化主观题讲哲学主观题,这更有利于开展意义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哲学主观题的得分率。
二、“披着哲学外衣”的经济题
2020年全国Ⅱ卷第40题第(1)问,要求考生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材料如下: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 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农副产品400 多万千克,产值超过2 300 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 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 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 400 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我们完全可以用经济生活的逻辑去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可知,四位青年尽管名字各异,但都利用了同一种手段助农——科技。而科技赋能类题目在经济生活主观题中很常见,该题型有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型与逻辑:科技赋能—市场主体行为调整—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经济战略。那么此题答案的构成,可以整合如下:
【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
【市场主体】实现农户销售渠道拓宽,农民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民增收等
【经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经济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构建答案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为答案套上一个哲学的帽子:创新意识要求人们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将哲学原理同上述经济分析进行整合,即可完成这道“披着哲学外衣”的经济题。
我们再看另一道典型试题,2018 年全国Ⅰ卷第40 题(1)问,要求考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了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材料如下:
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 年冬,小岗村的18 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 万斤,一举结束20 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 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 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 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 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 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 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 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这是另一类经济主观题——宏观调控类,其解题模型和科技类大致相同: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行为调整—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经济战略。那么此题答案的构成,可以整合如下:
【宏观调控】推行大包干改革,股份制改革,三权分置改革
【市场主体】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收入增加
【经济升级】农产品产量规模扩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经济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同样,在构建答案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为答案套上一个哲学的帽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哲学新授课中,教师可大胆挖掘经济素材,促进学生调动经济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经济知识内化哲学知识;在哲学主观题解题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主观题中是否有经济学的身影,如果有,可以尝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剖析此类哲学题目。
三、“披着哲学外衣”的政治题
2017 年全国Ⅲ卷第39 题第2 问要求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加以阐述,很明显,这是一道“政治”题,只是披了一个哲学的外衣,材料如下: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 年2 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完全可以用政治生活的逻辑去分析材料,国际政治是政治主观题的高频考点,该题型有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型和逻辑:国际关系(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各国共享利益—解决国际矛盾。那么此题答案的构成,可以整合如下:
【国际关系(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维护共同利益
【中国智慧】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利益】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国际矛盾】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增进全人类利益
最后,为答案套上一个哲学的帽子: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四、“披着哲学外衣”的文化题
在历次考试中,以哲学题形式考文化生活学科逻辑的题目最多。原因很可能是,哲学模块和文化模块常常是共用材料。对此笔者也尝试对一些全国卷的例题进行分析。
2019 年全国Ⅰ卷第40 题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说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材料如下: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 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看设问和材料,我们可以尝试以文化生活的学科逻辑解题和分析材料,而文化生活的学科逻辑,实则就是五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之魂”“文化载体”“人(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文化管理者)”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以此,本题的答案可以整合如下:
【文化之魂】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与魅力
【人(人民群众)】人是文化的传承者,能自觉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村落),避免破坏
其中,fsw为钢筋的极限强度;sr为抗剪钢筋的间距;Asw为抗剪加固区域;fyw为钢筋的屈服强度;Vc为无抗剪钢筋板柱节点抗剪承载力。
【文化载体】有利于对传统村落进行创新性发展
【社会实践】利用传统村落,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最后,别忘了为答案套一个哲学的帽子: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再展现一道典型试题,2017 年全国Ⅰ卷第40 题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材料如下: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这道题的设问和材料所透露出的文化生活气息非常明显,同样,我们用前文提及的文化生活知识逻辑解题:
【文化之魂】深挖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文化载体】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手段
【人(人民群众)】人是文化的享用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人是文化的创造者,调动人民群众在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同样,别忘了给答案套一个哲学的帽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只要细心就会发现,此类题目占据了全国卷的大多数,究其原因,就在于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而思想政治学科研究的具体科学无非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因此,命题人乐于以哲学考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就不足为奇。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提供哲学主观题解题的新模型,同广大同仁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