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培育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例
2022-05-09湖北谭立婷赵勇
湖北 谭立婷 赵勇
(作者单位:湖北省夷陵中学)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高阶思维的培育应体现在议题式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在议题中贯彻、在情境中渗透、在任务中蕴含、在活动中体现。关于高阶思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刻阐述。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并将后三类作为高阶思维对应的认知目标,这三类目标涉及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国内学者钟志贤认为,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造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四大能力。这四种能力涉及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阶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如何落实高阶思维的培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其指明了方向,作为活动型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包括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大要素,本文将从这四大要素入手分析学生高阶思维的培育策略。
一、在议题的设置中贯彻高阶思维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纽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掌控着议题式教学的方向,处于核心地位。议题的来源多种多样,比如来自教学重难点的议题、源于群众性与普遍性的热点问题和公共话题、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议题等。由于中心议题在新课标中被给予了很明确的规定和建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就要在子议题中动脑筋,启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课题的教学中,笔者设置议题如下(见表1)。
表1
这三个侧重点不同且层层推进的子议题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让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获得对中国共产党的立体感知。笔者设置这三个子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
学生对课堂的整体感知最直接最显性的信息就是议题,精心设置议题是议题式教学培育高阶思维的关键,因而教师在设置议题时,要坚持深刻性、准确性、层次性、进阶性等原则(见图1)。深刻性是指议题设置要促进深度学习,在拟定议题时既要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这意味着议题设置要兼顾学科性和价值性,突破知识本位,强调高阶思维;准确性要求设置议题时要准确地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符合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存在错误和漏洞;层次性指的是中心议题和子议题之间或者各子议题之间构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总而言之,要以议题的层次性引领教学的层次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图1
二、在情境的构建中渗透高阶思维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风景线和载体。情境的设置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包括主题情境和非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指的是所有情境都围绕同一个话题对象展开,非主题情境指的是情境之间的话题对象不同。不管是何种情境,在构建的时候都要注重高阶思维的渗透。
笔者在执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专题时,构建了一系列非主题情境(见表2)。
表2
表3
这四则情境包括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充分体现思维的张力。在情境1 和2 中,让学生在视频和文字中领略百年大党的飒爽英姿,同时让学生直面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面临的污蔑、指责。通过这一复杂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让学生整体全面感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绩以及面临的舆论攻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情境3 中,通过呈现“历史周期律”和“进京赶考”两个典故,让学生运用历史性思维分析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情境4 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主题和篇章构思纪录片及其细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境是课堂最为吸睛的部分,当学生面临高质量情境时,会浸润式地感受高阶思维的魅力。构建高质量情境要遵循结构化、真实性、复杂性等原则(见图2)。结构化指的是情境的逻辑清晰,在主题情境中表现为情境和情境之间、情境内部之间贯通顺畅,在非主题情境中主要表现为情境内部之间的不同层次之间讲究逻辑关系,上下过渡流畅自然。结构化情境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培育,而劣质化情境是散碎的,不利于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育。真实性要求情境的构建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生活场景,分析和解决真实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问题和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杂性要求情境要蕴含思维的张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维层次多元、认识层级提升的魅力,过于简单和单一的情境则会滋生学生思维的惰性。
图2
三、在任务的设置中蕴含科学思维
新课标明确规定思想政治学科任务包括分类与描述、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依次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这一系列的学科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逐步实现认识层次的深化和提升。
笔者在执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围绕相关情境设置了三大任务(见表4):
表4
本框教学中涉及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三大学科任务。其中,任务1 是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让学生直面冲突,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在“破”(破的是西方政客不实言论)与“立”(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中论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任务2 和3 都是预测与选择的学科任务,让学生在解读信息、分析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是教学开展的压舱石,也是高阶思维的最终落实路径,教师通过任务促使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达成。任务的设置要遵循多样化、进阶性的原则(见图3)。多样化原则指的是一节课的任务不能过于单调,否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之感,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也单调平庸。只有多样化的任务才能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承载立体多样的高阶思维,彰显思维的魅力,提升学生思维培育方面的获得感。进阶性原则指的是任务的设置要逐步实现认识层级的提升,最好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图3
四、在活动的推进中体现科学思维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动力之源。传统型课程注重以教师为主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单向的讲授中学生的思维大都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无法有效培育高阶思维。议题式教学提倡的活动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学习理解的内化活动、实践应用的外化活动、创新应用的迁移活动。
笔者在执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时,围绕相关子议题、情境和任务设置了三大活动(见表5)。
表5
活动是课堂为培育高阶思维提供的主战场,活动的设置需遵循学生的主体性、思维的参与性、形式的多样性等原则(见图4)。主体性原则指的是活动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成为“剧中人”而非“听戏人”,在学生的自我分析、质疑辩论和教师的连续追问中提升学习力。适切性原则指的是活动的难度要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难度太低无法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难度太高则又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课堂的活动应包括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打造精彩纷呈的课堂。
图4
《深度学习》和《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中都谈到,最令人痛心之事莫过于我们本着一片良苦用心,到头来发现我们精心培养的竟是昨日之人,而非未来公民。未来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高阶思维是可以在议题式教学中培育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