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在培智各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09艾喜勤
艾喜勤
国家0-6残疾预防及抢救性项目的实施,要求新生儿必须有听力筛查、干预和康复,这就基本阻断了聋儿的产生。在由聋教育转型为培智教育后,我们学校进行深入实践探索,把感觉统合训练与培智各科教学有效整合取得显著效果,这是近三年我校教学研究的突破和亮点。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必要性
智障儿童身体各个器官的先天性不足,导致智障儿童身体各个部位协调能力比较差。根据培智教育新课标的要求。特殊教育要遵循残障学生的残障类型及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实施有效的、合适的教育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真正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抽出大量的时间认真研究培智教育中的“有效”和“合适”。
在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中,通过研究与实践证明,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特殊孩子因为身心发展的缺陷,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通过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他们身心发展的缺陷,同时可以满足他们学习,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教育与康复结合的手段对于特殊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感觉统合训练是教育与康复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于参与感统训练的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感统训练有利于他们个性、身心等全面发展,因此,感觉统合训练是在培智教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育康复方式。
二、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感觉统合训练对训练场地、训练器材的要求缺乏灵活性。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需要场地和器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经常在训练场地和器材的选择上要求比较死板。认为训练时需要专业的、标准的感觉统合训练教室和标准的或者是高档的训练器材才能进行教学训练。这对县级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条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执教教师在课前准备当中多动脑筋,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灵活利用现有的空间和场地,通过设置场景,把生活中能够达到该项训练目的的生活用品或者是生活工具,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对孩子进行训练,这样也会同样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样起到训练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打破观念,灵活运用现有条件进行教学,是目前感同训练实施的关键所在。
感觉训练形式单调。无论在医院、康复机构或者是在特殊教育学校都存在着同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训练的形式枯燥无味。一般都是训练者与被训练者的关系,康复过程也是反复重复,强化训练。这样既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不予配合,导致训练进行不下去,训练结果失败。不仅严重影响了训练的效果还会让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败感。教育康复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阶段性瓶颈。这就需要特教教师转变观念,快速提高感统训练活动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掌控能力,以学生为本,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大胆创新,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感觉统合训练在培智各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我们学校把感觉统合训练整合到各个学科教学中、每个课堂中去,,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感统训练的同时顺利、轻松完成各科教学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感觉统合训练与生活语文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评估结果,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把感觉统合训练与生活语文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随机进行有關规则教育与活动步骤引导,通过合理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训练的同时完成生活语文教学目标。比如在《花草树木》这节课中,教学总目标是学习“小花、小草、大树”会书写“大”字。在这节课中,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孩子放上一段直观的场景视频:妈妈带小朋友去郊游,前面一条河,河上有个独木桥,桥的对面有许多漂亮的小花、小草和大树。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顺利地通过独木桥,踩到了小花、小草,来到大树下乘凉。孩子们看完视频以后,老师就在教室或者也可以带学生到教室外,设置和视频上一样的场景,由老师带同学们一一通过独木桥,去采小花、小草,并一起在大树下分享快乐。并在分享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再设计画一画、写一写、贴一贴等精细动作的训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增强。
其次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比如生活数学《比大小》这节课,在教室四周墙边或者是室外某一区域里设置五个大房子、五个小房子,大小房子交替摆放,围成一个圆。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判断大房子是袋鼠的家,小房子是小青蛙的家。让每个孩子各自扮演袋鼠或者是小青蛙,各自找各自的家。要求小动物找家的时候要做出正确(跳)的动作,才能寻找自己的家。然后,互换角色,多次进行。通过角色扮演小动物找家,让孩子完成了跳的动作,锻炼了孩子们腿部运动、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和重心,同时认识理解“大”与“小”,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也得到了培养。另外,在数字教学中设计跳数字格、拍高空数字等等,都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与课程的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活适应教学中,感觉统合训练融入课程效果更加凸显。比如说刷牙、洗脸、吃饭、刷碗,这些是感觉统合训练中精细动作的训练,在平时上课时,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上肢的协调灵活性,让孩子也掌握了生活技能。
在体音美教学中,整合感觉统合训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更能激发他们在愉悦的、放松的、欢快的情景中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比如:在体育课上教三大步投篮,我们的老师就会在篮筐上挂一个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东西,谁按要求能拍到悬挂物,就把悬挂物奖励给谁,孩子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目标在预设时间内顺利完成。
在其他科教学中都可与感觉统合训练有机结合。量一量、装一装、拼一拼、等,孩子在实践中、训练中、互动中合作沟通,课堂教学实现良好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培智各科教学中通过把感觉统合训练与游戏、情境、生活、多媒体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元化教学,有利于培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和能力的有效提高。难点的突破,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感统训练和培智两促进,充分说明感统训练与培智教学的整合有十分积极的意义。4984D6CC-F9B3-4244-ACAA-C141C23BBA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