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有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
2022-05-09许琳莉
许琳莉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其效应作用也在逐渐发挥。回顾过去,学生课业负担重最重要的原因是课外辅导负担大,作业量过大。“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优化有其自身的实践机理和逻辑架构,初中数学作业改革应当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教学效率为核心,立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切实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依据学情,以生为本
作业设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的作业状态,把握学生对作业类型的认可程度、感兴趣程度,以及完成的可行性程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使作业库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作业问题,推动作业改革的实施。
2.依据目标,难易适中
作业题目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精选作业内容,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层次,符合教学进度;作业设计要易于评价,操作性强;作业题量要适度,难易程度上要有坡度。
3.注重分层,题型多元
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做到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有所选择,做到因材布置,如设置选做题、必做题、基础题、拓展题等题型,来体现作业设置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以新课标为基准,以时间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设计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开拓思维的目的。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和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特点,我们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可重点体现如下理念:
1.作业设计要源于生活,展现作业的趣味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因此本次的作业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形式新颖。不管是课前作业还是课中作业都以生活和数学史为背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2. 作业设计要百花齐放,呈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布置多以笔答题为主,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恶作业。因此,我们现在做作业设计,要有想象型作业,比如,让学生体会折纸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比;要有试验型作业,比如,自己动手折纸,感受“幂”的威力;而且有阅读型作业,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数学史以及趣味数学故事,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依照如下设计思路循序推进:
1.立足“双基”,重视设计基础性作业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简单的基础性的作业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进行强化,让学生其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学生失去“双基”其他便无从谈起,同时简单作业又能兼顾后进生。让更多宁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立足“差异”,重视设计多层次作业
教师要面向全体,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经验和数学思维能力,作业设计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因此,作业要分层,由易到难设计不同的梯度和数量。根据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就会避免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局面,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3. 立足“生活”,重視设计应用性作业
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设计应用性作业能让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和实物模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提出,猜想并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机械的被动学习,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立足“动手”,重视设计操作性作业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实际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通过自己亲白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悟,积累了数学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自身的建构路径和逻辑机理,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细心揣摩、精准把握、科学实施,真正让作业变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平台、快乐学习的载体。9885F23B-6D7E-47AB-B894-04C86496F1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