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尔斯符号学视角下的图文艺术作品接受模型研究

2022-05-09罗鹏

艺术评鉴 2022年4期
关键词:皮尔斯符号学丰子恺

罗鹏

摘要:国内在现阶段对艺术品的图文关系研究中,有关“诗艺画”与“题画诗”的研究最为集中。其中诗画关系的源流探索占了相当比例,使用传统诗画理论分析图与文的个案亦是多数。在众多图文关系的研究中,从读者出发的艺术接受环节研究似乎有所缺席。另一方面,在使用符号学方法探究艺术作品规律的文献中,对单一门类艺术特征的研究或对某一作品做艺术史的研究占多数,缺乏跨艺术门类的方法论研究。因此,本文尝试采用符号学方法,从艺术接受角度切入图文艺术作品,尝试对图文艺术作品的接受环节做方法论分析,并建立分析模型。

关键词:皮尔斯  艺术接受  符号学  丰子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4-0174-04

一、艺术品在符号学视角下的研究概况与艺术品的定义

黑格尔在《美学》中讨论象征性艺术,并把艺术品看作是承载精神的符号,或许可以看做将符号理论应用于解释艺术原理的滥觞。但真正把符号开辟为一门学科,还是要追溯到皮尔斯与索绪尔。虽然他们都未曾专门讨论艺术,但二者建立的三元与二元模型影响深远,为后继学者提供了方法与工具。

符号学毕竟还是泊来之学,西方以符号学方法作为手段探究艺术理论已有诸多建树。有从文化符号学角度讨论文学的巴赫金(Mihail Bakhtin)与洛特曼(Juri Lotman)……建立了詩歌符号学的理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电影……例如麦茨(Christian Metz)、米特里(Jean Mitry)①等。其中有相当多的学者采用并发展了索绪尔的方法,如麦茨等人。但遗憾的是,除前列学者之外,许多学者专注的还是单一绘画艺术的符号分析。

在国内,自李幼蒸先生著书《理论符号学导论》将现代符号学介绍到国内后,目前国内符号学领军人物主要以四川大学为阵地,有赵毅衡、陆正兰为代表的资深学者,也有胡易容、赵星植为代表的青年学者。其中,赵毅衡著有《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版)》,书中专门给艺术符号学开辟一章,从符号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特征、艺术的符号学性质进行表述。赵星植则是侧重对皮尔斯符号学手稿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著有《皮尔斯与传播符号学》,该书建设性的诠释了皮尔斯符号学中诸多传播原理,并且赵星植还翻译了《皮尔斯:论符号》,这是国内第一部皮尔斯手稿译著,并附有李斯卡尔对皮尔斯符号学的梳理。该书为国内研究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奠定了文献基础,而本文思路也多来自这几位国内学者。

关于艺术品的定义,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难有定论的话题。本文采用陈岸瑛对艺术的定义方法:艺术=工艺+文化价值{A,B,C,…Z};艺术品=产品+文化价值{A,B,C,…Z}②。其中A,B等代指各种风格属性,这是一种开放的定义形式。该定义方式的优势在于,它以文化价值作为衡量标尺,贯通了不同文化对艺术的理解,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对“图文关系”的讨论方面,“图文关系”仅指同一图文作品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图文作品仅指以静态图像和静态文字为主要构成形式的艺术作品。

二、探究:皮尔斯符号学与艺术接受的内在关联

首先,皮尔斯在他的学科构建理论中,把符号学理论分为三个板块:普遍修辞学、符号语法学、批判逻辑学。他认为普遍修辞学探究的是“通过符号从心灵到心灵传递意义的必要条件”(CP 1.444)③,重点关注的是符号意义的传播与接受。符号语法学关注的是“动态表意机制”④。而批判逻辑学关注的则是如何使用符号进行正确的思考。这三点特征作为一种符号学创立的内在规定性,与艺术品被视为人类思想凝练而又独特的表达,这种看法具有同质性。

其次,皮尔斯建构了“再现体(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tiant)”的三元关系。这种三元关系打破了过往索绪尔理论中“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对立。在面对能指指向不精确的问题时,也无须再引入“漂移说”。并且三元关系中增强了关于“人”的维度的讨论。皮尔斯一再强调,符号的过程是一种“目的过程”“三元关系是一种心智关系”……这使得符号过程区别于机械的二元过程。⑤相较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皮尔斯这种突出“人”的理论特征,使皮尔斯的符号理论在艺术品研究方面更具有解释力。

皮尔斯对三元符号关系的阐述所传达出的逻辑指向性,同时符合多种门类作品创作的真实场景。皮尔斯强调在符号系统中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决定关系。他写到“我将符号定义为任何一种事物,它一方面由一个对象所决定,另一方面又在人们的心灵(mind)中决定一个观念(idea)……”(CP 8.343)简单来说,就是符号对象“决定”着符号。符号又“决定”着一个解释项,由此符号间接的“决定”了解释项。⑥(示意图1)皮尔斯对此“决定”逻辑阐述,指明了人在使用符号时并非无所限制,也解释了艺术作品为何有着大致共同的理解。并且这里对符号定义强调了“任何一种事物”,这意味着再现体并非必须是实在物。这种对符号的定义方式打破了同为符号的图画与文字的界限,甚至使各门类艺术形式都可以再现体概括之。所以,采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构建图文作品的接受模型值得探索,对其他门类作品的接受环节研究也有普遍意义。

三、分析:皮尔斯符号理论在图文分析上的应用

(一)相同的“语境”结构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信息对能否深刻解读艺术作品而言十分重要。这种欣赏艺术作品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做艺术作品存在于其中的一种广义的“语境”。这种语境既包含现实世界中影响艺术接受的一切信息,同时也包括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叙事作品中具体的人物、事件所处的环境。这种对文本内部和文本外部背景信息知晓要求所表现出结构形式和皮尔斯符号学中解释项的“无限衍义”结构形式相契合。

皮尔斯在自己的符号学理论构建中,非常强调符号传播程的动态性。皮尔斯认为:解释项总是新的符号,并由此延伸下去,这似乎构成了一种无线衍义。而我们似乎可以总是将新的符号系统看做是前者的语境。(示意如图2)但很明显,在艺术欣赏活动的实践中,单一欣赏者不会出现无限多的解读,“无限衍义”也是同样,关于解释项最终的归宿是“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有关该事物的全部意义⑦”。所以,所谓无限只是延展形式上的无限、内容丰富上的无限,内容的广度上其实是有限的,这类似于黑格尔所说的“真无限”。

因此,艺术接受环节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就集中在了对艺术作品丰富意蕴的解读上。依据赵星植对皮尔斯手稿的解读,皮尔斯认为解释项是符号对符号接受者所产生的一种效力,并且强调这是“符号过程对解释者产生了某种至关重要的效力……”(CP 5.484)⑧那么在作为符号的艺术作品中,这种效力正是艺术作品给欣赏者带来的独特审美经验。

(二)艺术与符号三层关系的对应与举例

皮尔斯从符号自身的性质(α)、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β)、符号与解释项之间的关系(γ)等三个角度划分了三个层次(下文以α、β、γ分别代指每层),对应一元、二元、三元的递进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果使其与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相对应,就会出现阅读不同的文本层次,产生不同的理解效果现象。以丰子恺作品集中的《新旧破补四阿子》为例,举例分析可见表1。其中内容元素来自采访整理⑨,该采访仅作为一般素材来源。这里需要强调,本文中的“艺术语言”特指艺术品可被感知到的直观形式。“艺术形象”特指艺术语言经过读者的一般阅读经验还原的对象。“艺术意蕴”特指面对艺术形象以全部人生经验做出的解释。

四、简单表意与复杂表意构成了图文艺术品的多义性

(一)简单表意:图、文独立构成两套符号系统

从作品内部角度来看,无论是图画部分还是文字部分,在作品内部自身,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可以分别构成符号三元结构的构件。即:艺术语言作为符号、艺术形象作为对象、艺术意蕴作为解释项,进而完成作品整体的信息传递。依旧以《新旧破补四阿子》作品中图画部分左三孩童为例:再现体——笔触色彩;对象——如画中所示的艺术形象;解释项——读图经验(获得一个的孩童的卡通形象);以文字举例为:再现体——字形;对象——字意、解释项——读字经验(获得“新阿大……”的语义);这种结构构成了浅层表意的符号闭环,完成了基本内容的信息识别与传递工作。

从作品外部角度来看,作品、可能传达出的信息、个人的经验又成为一个新的符号结构,前叙三者分别对应:符号、对象、解释项。同样以图画部分中左三孩童为例:“再现体——如孩童的卡通形象;对象——现实中一个孩童正在因衣着表达不满的情况;解释项——生活经验(孩童成长,但未成熟,不能理解为何衣着破旧)”。文字部分:例如“再现体——文字‘新阿大……’;对象——现实中孩童衣服轮穿的情况;解释项——生活经验:直接或间接了解孩子衣服轮流穿”。这种结构构成了深层表意,是强调基于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的信息补充的符号闭环。

浅层表意与深层表意共同组成了简单表意,阐明了接受环节逐渐上升的两个欣赏层次,但此时艺术作品(图文作品)的多义性还未凸显。

(二)复杂表意:图、文的纵向二次解读与图文间的横向交叉解读

首先,在图或文的艺术作品中,α、β、γ三个层面可分别视作再现体,进行二次解读。例如,在图文作品的图画部分探索α层面:“为何作者会频繁使用这样的线条与色彩?”β层面:“作者树立这样的卡通形象意味着什么?”γ层面:“作者传达这样‘穿衣’事件的含义是什么?”在文字部分探索α层面:“作者的用墨枯槁意味着什么?”β层面:“作者以这样的文字表达什么?”γ层面:“作者傳达的‘新’‘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至此,读者进入了复杂解读的环节,作品也进入了复杂表意。

其次,在图文之间,α、β、γ层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可以横向交叉解读。以α1、β1、γ1表示图画部分的三层信息,α2、β2、γ2分别表示文字部分的三层信息,对两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可得:满足图文同时存在条件情况的共有43种组合关系(C13 *C13 +C13 *C23 *2+C23 *C23+C33 *C13 *2+C33 *C33),也就是说有43种阅读成分的组合形式。这种组合仅考虑每一层内容的全部成为整体进行计算,尚不考虑每一层次由诸多文本成分组成还可以再分,若考虑其中,这几乎构成了趋近无限的阅读组合,解释了艺术作品多义性的由来。

此外,作品图与文两部分的信息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信息相互作用后,会新增、减少、重组整体作品,作为符号所携带的语义信息。将作品的简单表义信息看做集合,把图画部与文字部分所携带的信息对照,因为艺术形式的不同,不会出现两部分的信息“完全相同”与“绝对包含”的关系,但会出现“不相干”“完全矛盾”以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部分相同、部分矛盾”“部分不同、部分矛盾”的关系组合。例如作品《新旧破补四阿子》正属于图文部分相同关系。“阿大”“新”单看文字可能难断符号要表现的对象,但结合图画部分便会明了“阿大指人;新指衣服磨损程度”。而矛盾关系的代表可参照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图文作品《这不是一支烟斗》。该作品的图画部分与文字部分别作为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对象)呈现明显的矛盾关系,让读者产生了新的对于符号关系的思考,也改变了图文两部分符号原本所要传达的信息。

二次解读与交叉解读共同组成了复杂表意。复杂表意与简单表意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图文作品的多义性,并解释了图文作品内部的复杂性、阅读作品的一般逻辑。其中交叉解读从符号组合和信息的两个方面阐述了图文相互作用的原理。

五、结语

本文论述虽然仅针对图文作品,但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适用却是广泛的。特别是可使用该理论分析具有交叉门类特点的艺术作品。另外,本文虽然从三层分类的角度解释了艺术作品的多义性与阅读规律的特征,但依旧缺乏对皮尔斯符号学中的重要概念“动态对象”“意向解释项”“效力解释项”在艺术欣赏环节的解释,以及对“像似符、指示符、规约符”等多种符号如何在艺术欣赏中发挥作用的探索。

猜你喜欢

皮尔斯符号学丰子恺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真理重生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光明尽头的终极挑战
保罗·皮尔斯:钢刀刺不倒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