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地理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2022-05-09吉茹陈仿珍刘贵清

地理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式教学双减

吉茹 陈仿珍 刘贵清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补给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双减”

一、引言

“双减”是在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减负”政策,其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双减”的目的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从某种层面上讲,就是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这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中学一线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做到“减负增效”,笔者认为应务必抓住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教师以何种方式、方法、手段、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高效实现、教学质量能否显著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能否真实落地。高效课堂的实现要建立在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因此,在“双减”和“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设计怎样的教学方案,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成为一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

“问题式教学”是在符合一般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基础上强调地理学思维,以“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它将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既是教学手段,也是课程本身。[1]问题式教学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根据所需的真实、复杂情境,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以及与实现教学目标匹配的问题或问题链。问题链的设计要具有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中学生围绕预设的问题(链)或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探究,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交流表达等方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素养的提升。[2]基于“问题式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在交流与探讨中不断促进思维的综合发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与教学任务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核心素养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中落地。本文选取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为教学内容,以“探寻长江的补给水源”为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双减”背景下,问题式教学对核心素养落实与“减负增效”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1.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对本节的要求是:“绘制示意图,解释陆地各类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课标中“陆地各类水体”,主要指有明显补给关系的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类型;“相互关系”主要是指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而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绘制示意图”意在让学生通过文—图、图—文转化以及借图说理的学习方式,明晰各类陆地水体间存在的相互补给与转化的关系。

2.教材分析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一课是“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节为湘教版(2019年版)地理選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的内容,该内容既是对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内容的衔接,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陆地水”是孕育生命的重要物质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水体的重要载体,只有正确认识各类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开发利用水体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命之源”,才能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一第四章中已经对地球水体的概念、分类有所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从“河流补给”的视角去思考,学生仍处于初学状态。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真实情境问题的创设实现学生高效且深度的学习。

4.设计思路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为探究主体,以“探寻长江的补给水源”为探究主题,并以空间为维度,从长江上游到下游,选取四个地区即“长江之源”→“山水之都”→“荆江之上”→“鄱阳之畔”,根据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探究各类陆地水体与长江河水的补给关系。每个地区设计两个探究性问题(共8个问题),并针对探究性问题的难易程度,再设计不同的“思考类”问题及问题链,为学生进行探究搭建“脚手架”,以实现学生对探寻项目的深度学习。

5.教学目标

①以长江流域为例,探寻不同地区典型补给方式的特点、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及其不同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在探寻过程中,既能实现学生对该河流流域某些要素的区域认知,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间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各类陆地水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不断运动、转化与补给的,希望学生能以综合的、整体的思维去开发、利用水资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6.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学案导学。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析归纳、相互评价。

7.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 所示。

三、结语

地理学科的“减负”要从向课堂要效率开始。抓住地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考得优异。对于一线地理教师来说,必须要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高效学习方案,使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课堂中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才能轻松应对作业与考试,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式教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