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旧到新 从乏到趣

2022-05-09胥洋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

摘 要: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实践途径之一,在信息化时代,家长会依旧保留,说明家长会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传统家长会的实施模式往往缺乏创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并未得到很好的显现,家长会的价值体现不足。文章从理念认知、流程创新、后续提升三大方面将传统家长会进行“升级换挡”,以达到更好的家园共育成效。

关键词:班级家长会;角色定位;流程创新;延续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3-0094-03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应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推进家园共育的实施。家长会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理念认知、流程创新、后续提升三大方面对家长会进行“升级改版”,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

一、找准角色定位,把握理念方向

(一)家长在家长会中的角色定位

按照传统的家长会理念,家长在会议中的角色往往是听众,偶尔会围绕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交流,但大多数时间仍是以听和记为主。这样的形式,家长作为教育者之一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教育中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家长最主要的角色应是校园的合作伙伴。在该理念的引领下,家长会中家长的角色所呈现的状态应是积极、主动的,其角色定位具体有支持者、参与者、决策者、协商者和评估者等[1]。当然,家长在家长会中所呈现的角色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主导地位和高控形式的组织让家长没有参与和自主表达的机会。当前,家长对家长会的认知固化,没有自主参与和表达的想法,习惯于倾听,甚至是不参与,对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缺乏认识。因此,幼儿园和教师需要对家长进行引導,以使家长在家长会中呈现积极的状态。

(二)教师在家长会中的角色定位

以往常规的家长会中,教师常常作为组织者和主要决策者,主控家长会中的每一环节。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者,其在会议中对家长的引领和理念方向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形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将传统讲师的角色转换为讨论者、倾听者和支持者,甚至是咨询者和学习者。教师应将会议中的决策权和主导权多给予家长一些,让家长成为家园共育的合作者。

(三)幼儿园在家长会中的角色定位

幼儿园作为一个实施保育与教育的职能机构,应努力创设更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为师生和家长进行服务。同时作为班级家长会开展的支持者,幼儿园应赋予教师更多自主组织家长会的权利,还要加强对教师家园合作理念和家长会议题的专业性的指导,确保新时代下幼儿教育理念的合理性[2]。例如,很多时候家长会的组织是幼儿园统一安排时间,而不是基于每个班幼儿和家长的具体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允许班级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的微调整,给班级教师提供开展家长会所必要的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创新、升级家长会的开展形式,还可组织全园教师开展家长会分享交流会,给予大家展示和学习的平台,促进班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二、改变固有模式,创新会议流程

(一)家长会主题的确立

在传统的家长会模式中,家长会的内容大多源于教师主观的抉择,缺乏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家长会主题较随意、宽泛,家长兴趣不强,对解决班级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家长会价值较低。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家长会主题尤为重要。

升级版的家长会主题可以结合多种方式确定,开展家长会前期教师可以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想法,如可询问幼儿:“你最近有什么烦恼?”“你最想和爸爸妈妈说的话是什么?”“你想老师和爸爸妈妈聊些什么呢?”根据幼儿的真实回答,教师可以发现很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据此进行批量对比和筛选,选出最适宜的家长会主题。如可询问家长:“您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困惑?”“您想了解幼儿在园的哪些情况?”“您想参与的家长会话题是什么?”以此来确立最适宜的家长会主题。当然,教师也可结合当代的教育话题热点让家长选择,如小班开学初的入园焦虑和情绪疏导问题,中班幼儿的学习品质和沟通交流问题,大班幼儿的幼小衔接问题等。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确立最具有价值的主题或系列话题。

(二)家长会信息的发布

确立好家长会主题后,便可以筹备家长会信息通知的发布。此环节主要是教师在做好前期工作后,将具体时间、形式和相关事宜告知家长,以便家长做好参会的准备,因此在信息的发布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的展现形式

在形式上,相对于简单的文字信息,教师可以设立纸质的邀请函,这样家长翻看邀请函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受邀的仪式感,此类邀请函可以作为特色的班本课程来实施,引导幼儿进行设计制作,让幼儿也参与到家长会的筹备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制作电子类的邀请函,在邀请函中设置背景音乐,放入平时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在音乐、文字和图片的衬托下,家长的情绪更能受到熏染,参加家长会的积极性会更高。

2.信息的编撰方式

在文字的编撰上,教师需注意语调、语气和文字的使用,如“家长您好!我班准备于下周三上午开展家长会,请您准时参加,谢谢配合!”此类信息的语气过于强硬,用词“配合”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家园的平等性,可以改为“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共育,更好地陪伴幼儿的成长”等语句,同时还需将具体时间、交流会的地点、活动的具体环节安排、参与活动的注意事项等都体现在邀请函中。纸质或电子邀请函需要提前发送给家长,以便家长提前做好准备,这也是保障会议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家长会环境的创设

家长会的环境布置可根据当天的讨论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呈现,如小班开设的是关于入园焦虑类的讨论主题,在环境的布置上就可以偏温馨、愉快,有玩偶、玩具、温馨的提示标语、可爱的签到桌、干净的茶水桌,而围圈式的桌椅摆放方式更易令人感到惊喜、愉悦。细节的设置可以让家长快速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从内心开始接受和期待家长会的到来。联想到幼儿初入园时,也是在这样温馨、愉悦的环境中,家长的焦虑情绪也能得到缓解。

中大班家长会的环境布置,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设计、商量。如班级门口的欢迎牌、签到牌、班级桌椅的摆放方式、座位的姓名标贴等细节,都可以展示幼儿的痕迹,让家长感受到幼儿的参与过程和设计的作品。从教育理念角度出发,这是儿童本位的体现,同时也可作为家长会的一个小议题——发现幼儿的能力,放手给幼儿应有的权利,让家长切实体会到在家庭教育中的包揽问题会抑制幼儿的能力发展。

(四)家长会形式的组织

家长会中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必不可少,以往家长会多采用教师一人作讲座、家长集体听课的形式,就如同上课的模式。这种高控模式下的家长会显然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家长的主体性并没有显现,合作伙伴的角色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组织家长会时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1.小组化活动

在确定家长会主题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目标和内容,设置相应的环节来达成本次家长会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活动、小组讨论或个体轮流发言等形式,让每一位家长都充分参与到家长会中,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学习他人经验、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如教师在前期收集家长和幼儿想法确定主题内容后,先抛出几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家长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再利用海报的方式呈现每组的讨论结果。相比以往教师提问,回答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人愿意表述,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3]。

2.多媒体辅助

在家长会正式开始的前期,大家会有陆续进场等待的时间,此时早到的家长会感到无所适从,或看手机,或发呆来打发时间,此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背景音乐,放入一些平时幼儿在园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供家长观看欣赏,让家长快速融入本次的讨论会,感受幼儿在园的点点滴滴,建立起家园沟通信任的第一步。

3.体验性游戏

家长会中的游戏环节也是不错的组织升级方法。游戏能够起到吸引大家的注意、调节气氛的作用,但教师在选择游戏时最好选择带有教育意义的游戏,为接下来的讨论主题作铺垫。如在开场时的角色互换类的游戏中,教师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幼儿,教师学习家长日常中的说话方式和指令,家长进行回答和执行,游戏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入主题——家庭教育中我们如何和幼儿进行交谈。此类体验式游戏更能够让家长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发其深层次的共鸣。

4.热点辩论赛

辩论小组赛的形式适用于对教育热点上特别有争议的话题,如“关于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发生冲突,该不该还手的问题”“该不该给幼儿报名兴趣班的问题”等。根据大家的意见,教师可以将家长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教师进行记录和归纳,最后共同分析和总结。此辩论赛的目的并不在于输赢,而是让家长通过这个载体对当代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反思,引发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唤醒对幼儿成长教育中主体性地位认知,提高家园共育的效率。

三、抓好提升机遇,促进家园共育

(一)总结、归纳会议中延续的话题

以往在每次的家长会结束后,便没有了讨论和下文,有的家长因为一次会议的触发,对家庭教育、家园合作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想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想要和教师进行联系,但由于时间的推移、专业知识的缺乏,中断了此次的触发,错失了家园共育的机会。因此对于升级后的家长会,在每次会议结束后,教师要将会中的话题讨论情况进行梳理和分类,即哪些话题是已解决的,哪些是家长的认同点多、所实践运用的方法多,对于此类话题可以后续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在实施中的效果反馈;对于还未解决或者又生成了新话题的教育内容,可进行记录,并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收集后供后续讨论参考。

(二)利用家委会进行二次分享和讨论

家委会在家园共育中也很重要。家委会是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桥梁。对于家长会中所留存的话题和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可以与家委会的委员们进行讨论,商量和制订后续家园共育中最适宜的策略。家委会成员可以收集家长建议和想法反馈给教师,同时将教师的经验分享给家长,也可基于家长们的现实情况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会,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

(三)关注日常沟通,拓展交流渠道

教师要关注并记录和家长日常的沟通,了解现阶段家园共育的重点。随着幼儿的成长及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家长想要获取的家园共育信息是不一致的。有的家长重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的家长则想掌握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方法,还有的家长想了解幼儿在园學习品质的情况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家园之间日常的沟通,分析和收集家园共育间的信息变化,随机采取多种多样的家园沟通形式。如通过举行小型的家长讨论会、制订家长10分钟微型聊天项目、制订家庭教育问题反馈表、建立经验分享宝库、爷爷奶奶有话说栏目、颁发教育之星等措施来促进家园共育。

结  语

家园共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家长会是实现这一理想教育的载体。幼儿园应通过升级的家长会,凸显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发挥家长会的价值,达成家园共育的最终教育目标,即一切为了幼儿的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汪秋萍.家园沟通实用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胥洋(1992.10-),女,江苏南京人,任教于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
由“媒介审判”困境带来的思考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电视台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变研究
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人民法院普法定位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