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成了看病专业户”
2022-05-09罗艺苹
罗艺苹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疼痛医学中心住院医师。临床医学学士,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于2017年从事心身医学临床工作,曾于苏州大学广济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及科技核心论文数篇。擅长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
60岁的张大妈退休后与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由于女儿、女婿平时工作忙,家里的大小事务全由平素精明能干的张大妈一手张罗。然而,去年开始张大妈感觉身体不舒服,起初以为是颈椎病犯了,自行休息了一段时间,但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后来疼痛感像“长腿”了一样,在她全身到处跑,张大妈一会儿感觉肩膀疼,一会儿感觉手臂疼,有时候是腰疼痛,有时候腿难受,连抬腿走路都不利索,于是逐渐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后来又逐渐发展为在家什么事都不想做了,总觉得身体稍微一动就浑身难受,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疼痛难忍。于是,她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但是并没查出什么问题。检查回来后,张大妈仍然感觉自己稍微一动就浑身不舒服,之后还反复出现腹泻,胃口变差,人消瘦得厉害,精神也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消极言语,觉得自己拖累家人,让家人放弃自己。家里人越发着急,又先后几次将张大妈带去不同的医院检查,结果仍显示一切正常。“束手无策”的内外科医生建议张大妈到精神科就诊,缓解紧张焦虑的精神。
看了张大妈的事例,您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明明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反复检查却查不出任何问题;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比医生还了解各大医院的位置,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被病痛折磨得相当痛苦。有人会疑惑:他们是不是在装病?不是,他们其实是患了一种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患者存在一种或者多种身体不适,并对自身不适或者健康过分担心,造成明显身心痛苦的疾病,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在各大医院的每个科室都能见到患有此类疾病患者的身影。
患有躯体形式障碍,症状多以复杂多变的身体不适为主,包括:
消化系统: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反复打嗝等;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胸闷、胸痛、血压不稳等;
呼吸系统:咽喉异物感、烧灼感、梗阻感、气促等;
全身多处疼痛: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跳痛僵硬等;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干口苦、忽冷忽热、潮热多汗、尿频等。
通常,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躯体形式障碍呢?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有以下特点:
1.描述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和身体不适,但是检查结果却只有轻度的异常甚至没有异常。
2.反复找医生做全身检查,但对专业医生的解释和检查结果始终不相信。
3.过度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和身体微小的变化,往往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提示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如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表达方式不良等,但患者可能会弱化这方面的原因或者不愿加以探讨。我们可以尝试从情绪表达的模型来理解这个病:通常,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来表达,心理层面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行为、动作等方式将情绪表达出来;生理表达是以身体感受为主,比如心慌、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疼痛、头晕、发冷发热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往往难以识别情绪或者长期过分压抑负性情绪,心理表达不足,身体表达代偿性增加,身体成了患者情绪表达的主要载体,由此出现各种身体不适。
部分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础躯体疾病,但躯体疾病往往难以完全解释患者泛化和严重的不适感。因此,针对性的躯体检查也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排除躯体病因,避免漏诊误诊造成病情延误,但应避免过度检查。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少躯体不适,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检查及治疗,减少对生活、工作等的影响,一般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患者自身调节三大部分。
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请注意,此类药物必须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务必谨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否则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病情的加重。
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症状,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学习合理发泄情绪和放松自身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身调节: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患的疾病,可以识别、察觉自己的情绪,并调节情绪。患者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倾诉,或运动、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减少对自己身体症状的关注。
尽管查不出躯体疾病,但患者的不适感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比躯体疾病患者的不适感更强烈和持久,这种感觉既不是“装病”,也不是“矫情”。此时,需要家人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这也是患者得以康复的重要力量。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