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09梁明辉高玉广
梁明辉?高玉广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诊治时间为2020.2-2022.2,经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分得40例。对照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联合神经介入,对比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患者治疗前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无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量、最小血流速度和运动功能评分更高,神经功能评分更低(P<0.05)。 结论 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利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神经介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8--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此病时,应以控制脑缺血发展进程为原则。阿替普酶为静脉溶栓药物,可激活纤溶酶原,促进血栓溶解[1]。神经介入是微创术式的一种,可在靶向定位的同时靶向给药,可解除血管刺激,修复受损神经组织[2]。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予以急性缺血灶脑卒中患者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中纳入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0.2-2022.2就诊,经抽签法均分。对照组40例,22例男性,19例男性,48-80岁,均值(63.12±2.18)岁,发作至溶栓间隔0.5-6h,均值(3.78±0.44)h,卒中部位:25例基底节,9例脑桥,4例中脑,2例延髓;观察组40例,19例男性,21例男性,45-80岁,均值(62.54±2.32)岁,发作至溶栓间隔1-6h,均值(3.68±0.56)h,卒中部位:26例基底节,10例脑桥,3例中脑,1例延髓。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用阿替普酶(生产厂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0160054,规格:20mg/瓶),剂量为0.9mg/kg,总药量应在90mg内取其中10%与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团注,其余药物混入100mL生理盐水后,经静脉泵注,1h内注射完成。治疗后24h行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无出血情况后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每次500mg,每日1次,连续用药10d后,降至每日100mg,长期用药。观察组与神经介入联合,经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状态,患者均行局部麻醉,穿刺部位为股动脉,在路径图引导下,用微导丝泵入20mL氯化钠注射液(0.9%)和20mL尿激酶,以1mL/min的速度泵注,介入过程中注意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经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堵塞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判定疗效[3]:症状完全消失,得分降幅在90%以上为痊愈;各项症状改善明显,得分降幅在46%-90%之间为显效;症状与治疗前比较缓解,得分降幅在18%-45%这一区间为有效;症状无明显变化,得分降幅不到18%,或是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血流动力学
于治疗前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最小血流量、最小血流速度和脉搏波速。
1.3.3 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判定依据分别为NIHSS评分和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4],其中NIHSS在0-42分之间,得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MAS共为48分,分数增加提示运动功能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 22.O录入后处理数据,经百分数(%) 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经x±s和t表示检验,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见表1。
2.2 血流动力学
患者治疗前,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量、最小血流速度更高(P<0.05),患者脉搏速率无差异(P<0.05),见表2。
2.3 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两组治疗前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更高(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若不及时救治,可损伤脑组织,导致各种后遗症,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带给所在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帮助患者疏通血管,延缓疾病发展进程。
药物溶栓为常用治疗方案,阿替普酶为静脉溶栓药物,对患者病情和症状有改善作用,但溶栓治疗后的预后并不十分理想,难以有效恢复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5]。神经介入治疗微创特征明顯,可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下确定动脉狭窄或阻塞程度,靶向给药,改善或恢复血管通畅度修复患者受损神经,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进而提高运动功能[6]。不仅如此,与传统术式比较,神经介入几乎无创伤,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文中对比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和MAS评分更高,NHISS评分更低,可见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溶栓,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提高运动功能。
文中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可见观察组颈动脉最小血流量、最小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对患者血流动脉学改善作用明显,主要是因为阿替酶普可与纤维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与纤维原高度亲和,促进血栓溶解;神经介入以血管自身弹性为依托,可扩张血管内径,解决血管狭窄,改善血流动力学。
综上所述,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效果更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利于提高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哈玲梅,杨丽荣,张赛,等.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0,15(3):378-382.
[2]李世芳,王联军.血清球蛋白对神经介入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和神经激素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2994-2997,3001.
[3]田宇.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9):3282-3285.
[4]包元飞,杜朝品,顾玉玲,等.基于任务态fMRI的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9):23-29.
[5]高薇.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6):1-3.
[6]陈静,谢闯洲.神经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5):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