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2-05-08刘智欢范祖承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刘智欢,范祖承

(福建农林大学 国际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19年,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了题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主旨报告。所谓“新文科”,指的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促进文科各专业的深度融通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设要求高等外语教育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1]。大学英语是高等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规模大、受众广、责任重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大学英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在《纲要》的指导下,外语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3]、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外语教材思政元素的融入[5]、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提升[6]、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创新[7]等主题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他们多是从宏观的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做什么”),但在如何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学生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具体实施课程思政方面尚缺乏高质量的教学实践总结(“怎么做”)。有鉴于此,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落细,真正做到“全人教育”。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总体原则与实施框架

与《纲要》同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8]4。换言之,大学英语教学要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际上,由于语言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的载体,大学英语课程究其本质而言应是人文素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大学英语课程往往自我定位为语言技能培训课,大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驱动、以灌输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纠正,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总体原则上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工具性的倾向,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对不同价值观的辨别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体验文明互鉴”[9]。

文秋芳教授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把外语课程思政解读为“以外语教师为主导,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言行等方面,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致力于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10]。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必须覆盖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思政元素,更要将全面育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打造一个运转良好、富有成效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在借鉴和调整文秋芳构建的外语课程思政框架的基础上(1)文秋芳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个覆盖外语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框架,纵向上分为思政范围、主要任务和关键策略,横向上包括四条思政链——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和教师言行链。参见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框架(见表1)。

表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框架

如表1所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维度的思政链以时间顺序串起了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纵向维度的思政范围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活动空间,主要任务和关键策略则分别说明了教师在每个思政空间中要完成的职责以及采取的方法。四条思政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当每个链条的思政目标和任务都顺利实现时,才有可能同频共振,打通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结的“最后一公里”。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笔者所在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1~4级,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本科生,每学期授课16周,每周4课时,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到四册(以下简称《新视野》)。本文聚焦的是笔者在三个大二班级中开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授课单元为《新视野》第三册第1、3、5、8单元。此外,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在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此教学内容还包括了四级考试相关题型的讲解与练习。

(一)教材准备

就备课这一思政链而言,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元素必须内蕴于教学材料之中,与教学内容是有机衔接的关系,而非由教师生硬地添加上去。为了避免课程思政“标签化”“两张皮”的现象,教师要进行科学取舍,突出重点,在深度上下功夫。[11]

1.以史为鉴,形塑三观教师可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感受著名人物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融入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比如,《新视野》第一单元的课文“永不言弃”(Never, ever give up!)以政治家丘吉尔和林肯、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大法官奥康纳等名人的成长故事为例,揭示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主题对相关人物生平进行补充介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永不言弃”的内涵。比如,丘吉尔不仅在演讲中反复强调“永不言弃”,更是身体力行:他在1940年初当上英国首相后力排众议,说服议会和内阁向法西斯宣战。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既是丘吉尔作为政治领袖的个人魅力所在,也是同盟国最终赢得二战的关键。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点出永不言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持续八年的不屈抗战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鼓励学生继承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第三单元的课文与第一单元在主题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讲述了20世纪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如何与贫寒的出身和战争的阴霾抗争,在影坛上取得辉煌成就后投身公益事业,为改善世界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条件而奋斗。教师可以就“偶像”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启发学生思考并总结古今中外受人喜爱或敬佩之人物的共同品性,如不惧困难、自强不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等,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展开品格教育,激励学生见贤思齐,努力成为爱国敬业、心系天下的新青年。

2.结合时事,慎思明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探讨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在促进学生操练语言的同时,帮助他们通过对相关话题的思考来提升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五单元的课文“你想做工作者还是劳役者?”(Will you be a worker or a laborer?)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为了薪水而工作和因为热爱而工作。教师可以结合“996是‘福报’吗”、过度竞争带来的社会“内卷”以及年轻人自嘲为“社畜”等新闻报道,请学生分组讨论加班文化是否等同于爱岗敬业。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使讨论不流于主观印象式的个人宣言,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马克思的《资本论》两本书,让他们知晓以节制消费和自愿劳动为核心内容的新教伦理在历史上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但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遗余力地剥削剩余劳动力。在学生对加班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利弊有所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来畅谈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鼓励他们把兴趣、能力和工作结合起来,树立奋斗而非“躺平”的人生态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中,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同样地,在讲解第8单元东西方育儿方式之差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华裔美籍“虎妈”蔡美儿宣扬的中式育儿理念在中外媒体引起的争论,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中列举的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有哪些?(2) 这些差异折射出哪些文化价值观的不同?(3)东西方教育理念是否存在共通之处?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和共性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价。

3.以考助学,传承文化《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以往过于侧重在课堂上介绍欧美国家文化价值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在文化交流互鉴的思路下“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2]。除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教师还可以考助学,结合四级考试的题型讲解提升学生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认知。比如,四级的中翻英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汉语段落翻译成英语,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等,如2021年6月的四级翻译以铁观音、普洱和龙井三种茶叶为例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汉语和英文在句子结构、文法表达和修辞格律上的不同,以及为了应对这些语言差异而需要的基本翻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的中华经典英译丛书(如许渊冲翻译的《论语》《诗经》和《唐诗三百首》等)和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及悠久文化传统的英语纪录片(如《美丽中国》《探索中国:美食之旅》等),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多学习,在积累相关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堂授课

在课堂授课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都要紧密围绕着课程思政来进行,确保“教书”和“育人”的有机协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前者是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以及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后者则与全面育人相关,包括加强综合文化素养,培养融通中西、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两个目标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彼此融合:思政教学目标“要基于语言素材的深度挖掘提炼而成”,“应当与语言教学目标有机衔接”[7]。比如第一单元的语言教学目标包括:(1)掌握并熟练使用若干单词及短语(词汇);(2) 理解举例论证观点的文章结构(阅读);(3)学会写观点句+举例论证的段落(写作);(4)谈论“成功之道”这一话题(口语)。思政育人目标则是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以言行事,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品性,把永不言弃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为了确保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共同实现,教师要统筹规划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精心选择与课文主题对接又富含思政元素的补充教学材料,以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模态的呈现方式,循序渐进地将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训练、人文素养提升和价值观念引导融会贯通在一起,增加英语课堂的吸引力。这里仍以第一单元课文“永不言弃”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在课前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播放影片《至暗时刻》中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的片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铿锵有力的语言中蕴含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接着分小组(4~5人一组)进行讨论:如果丘吉尔像张伯伦一样奉行绥靖政策,这将会如何影响二战的进程?即便意见相左,但学生经由思考都自主得出了结论——永不言弃的精神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更对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样,导入环节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让他们体认到永不言弃精神之可贵。

接下来,由于学生在课前已按要求完成了课文的预习,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回答与课文中的生词、长难句、段落理解、篇章结构和思想争鸣相关的问题。随后,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和总结。所谓的思想争鸣是要求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会思辨性地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评价。在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观点即永不言弃是成功的关键后,教师可以提供补充阅读材料,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永不言弃和‘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何区别?”“永不言弃就一定会成功吗?”“如果一个人坚持到最后也没有成功,那么绝不放弃是否还有意义?”等问题。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意识到永不言弃的前提是拥有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可行的和有意义的目标。还有小组以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认为永不言弃并非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它关乎人的尊严与存在的意义。虽然小说中出海捕鱼的老人没能战胜一群贪婪的鲨鱼,最终带回家的只有一副大马林鱼的骨架,但他虽败犹荣,因为正如海明威所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13]。以问题为导向的活动设计不同于传统满堂灌的语言教学。学生在集思广益、组织答案和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个人能动性来习得语言和技能,同时也自然内化了思政教学内容,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提炼出来的思政元素。

再次,在语言应用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效仿课文的写作模式,以自己认识的名人或偶像为例,构思一段话来论证“Never giving up is the key to success”这个观点。写作练习既是为了让学生以输出为驱动,熟练掌握输入的相关词汇、短语、句型和段落结构,也旨在提升他们表达复杂观点和思想的能力,并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把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写了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专家林占熺教授的故事,认为林教授正是凭借着持之以恒的韧劲克服了菌草扶贫之路上的种种困难曲折,为中国的乡村振兴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语言操练和讲述中国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锻炼了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和国家的认同感,培养了家国情怀。

(三)课外任务

之所以将学生的课外作业称为“任务”而非“练习”,是因为就语言教学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练习”往往是机械的训练,而“任务”的本质是通过做事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完成“任务”需要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或创新性[5]。换言之,教师在布置课外任务时也要紧扣显性和隐性的教学目标,利用好辅助教学的网络平台和资源,渐进式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来做事,兼顾语言习得、能力养成和价值形塑。

课外任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与课文学习相关的任务把阅读输入和写作翻译产出均衡搭配在一起,以课文为依托实现学用一体。比如,第一单元的输入性任务包括(课前)通读全文及标注疑难点,(课后)课本自带的词汇短语填空,和配套练习《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训练》中的阅读理解;输出性任务是课本的段落翻译和以“永不言弃是成功的关键”为观点的段落写作。词汇、阅读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并巩固课文知识点,而写作任务则让他们及时地运用新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把“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转化为产出能力[14]。此外,无论是输入性任务还是产出性任务都密切围绕着“永不言弃”这一主题展开,在促进学生学中用、用中学的同时也使之受到永不言弃精神的感召,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与备考四级相关的任务也分为输入性和输出性两类。前者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在外研社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U校园上学习讲授四级语法、听力、阅读和写作技巧的课程,并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此外,教师每周在英语阅读的微信小程序“灯塔阅读”中挑选五篇四级考试难度的文章要求学生完成,并通过设置任务的完成时间来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学英语的习惯。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语言水平来“量体裁衣”,兼顾他们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输出性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汇报,在课前轮流向班上同学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财新传媒(Caixin Global)、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英语新闻网站及相关英语学习公众号上的文章,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性材料。这一任务不仅鞭策学生在课后积极阅读,为四级翻译积累词汇和表达,更贯彻了《纲要》中“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要求[2],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好知识储备。

以上所说的课外任务均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此外,学生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期内完成一次集体任务。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设定并描述任务,指定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课堂上做汇报。比如在第五单元“职场之道”的学习中,教师提前一到两周分配三个小组就“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期待”这一话题设计问卷调查(约50份),从行业偏好、薪酬预期、工作时长、职场目标、经验积累等方面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并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汇报他们调查的过程、结果以及得出的结论。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分工配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引导他们初步掌握实证研究中收集数据资料时常用的问卷法,使之对基本的学术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四)学习评价

大学英语课程要建立以全面育人为核心旨归的科学评价系统,发挥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本课程采用的是兼顾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平时表现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总评的50%)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进行监控和反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确保语言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的共同达成,教师要把课程思政评价和语言技能评价整合到一起,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三方面发挥学习评价体系的思政功能。

就评价内容而言,由于课堂活动和课外任务中都包含了不少富含思政元素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在对学生的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时,除了对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评估外,也要加入价值取向的衡量,及时纠正有些学生偏激或片面的看法,引导他们坚持中国立场、提高政治意识和人文素养。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在学期初要明确告知学生总评成绩的构成,鼓励他们通过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认真完成课外任务、不迟到不旷课等方式来提高平时成绩。与之相应地,教师在观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时,“可将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速度与学习成绩共同作为评价依据”[10]。教师可以利用U校园APP上的签到及提问功能来记录学生每一堂课上的表现;对学生课内外任务和平时小测的情况予以及时反馈,肯定他们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建立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渠道(班级QQ群和定期的线下答疑),在答疑解惑的同时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办法。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较为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还必须包括学生;个体和小组产出任务的评价都可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了解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向表现良好的同学看齐,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互相帮助,落实评价的促学作用。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反馈与教学反思

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馈意见有助于教师改进今后的思政教育。在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上,教师利用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向3个教学班共188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收回162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心得、收获及建议等。如图1所示,大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持积极评价,认为他们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还增强了人文素养,加深了对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之异同的认识,提升了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30.9%的学生希望教师能更为系统地介绍英美文化;23.5%的学生希望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这些反馈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基本实现了语言能力、知识素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发挥出大学英语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首先,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特别是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对某些问题的讨论难免流于表面,得出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除了即时给学生提供语言上的帮助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双语教学,把某些思辨性强的复杂问题讲解透彻,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其次,理科生和文科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构成来设计教学活动,实现通用英语与专业学习的对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共同提升,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正如《纲要》所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2]。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要实现课程思政与语言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教师要深入领会国家的教育政策,持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升外语学科素养,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5]。

新文科建设要求大学英语转变思路,改变以往一味强调语言技能培训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8]5。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框架,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授课中把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精心设计课外任务作为课堂思政教育的补充和深化,形成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的学习评价体系。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起步的阶段,需要全体英语教师的不懈探索和深入实践,使大学英语和思政课程协同前进,共同构筑“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