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丰昌 加强环境中生物性污染物的风险防控

2022-05-08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物性公共卫生管控

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来看,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下一个影响人类社会的病毒将会是什么?将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事实上,比较肯定地说,新冠病毒只是地球上人类面临的生物性污染的冰山一角。”吴丰昌认为,自然界中有很多类型的污染物,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它们之间的影响和作用都是复合和相互交织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生物性污染研究的重要性。”

吴丰昌团队大胆提出了“生物性污染物”的概念。生物性污染物是指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等,它往往产生大规模的或是具有较强破坏性的后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可带来不可逆的重要影响。目前,生物性污染物的环境检测、溯源、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污染防空都存在研究空白,亟需开展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

生物性污染物具有可繁殖、致病性、变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为应对生物性污染物带来的强大冲击,吴丰昌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加强环境污染、环境健康与工程科技领域的交叉和融合研究。这是环境地球学科涉及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健康交叉领域前沿课题。吴丰昌研究团队提出了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一体防控的理念,强调跨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作交流,旨在平衡和优化人类活动,加强健康工程科技統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以生物性污染物为核心的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运用。以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物性污染的全过程、多层级、全生命周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运用。包括环境的监控与溯源、行为与调控、传播和防控、风险评估和管控等理论、技术、工程的研发,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加强环境中生物性污染物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创新研究。摸清我国整体环境尤其是重要地区、重要介质中生物性污染物的污染现状,搞清生物性污染物的来源、暴露途径、危害、风险水平和管控标准,研发相应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实现新冠疫情的科学管控、精准管控和依法管控。

发挥环境保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环境保护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过程、全要素、多层级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事前要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减少或禁止捕猎野生动物,加强环境、生物和热点区域病毒的检测,完善早期预警系统;事中要深化环境要素对病毒存活和传播能力的科学认知,加强对城市和农村水体病原体灭活技术的研究;事后要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技储备。

猜你喜欢

生物性公共卫生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的亲生物性指标研究:基于气候响应视角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试论淡水养殖常见生物性病害与防治技术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失控还是管控?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