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数数学概念教学的认知与思考
——以假分数意义的教学为例
2022-05-07天津外国语学校南普小学
■天津外国语学校南普小学 张 欣
对于分数的教学,“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启蒙。三年级学习内容中有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什么叫“初步认识”呢?因为学生要完整地构建分数概念,需要从量和率两个维度完成。而三年级只是从“率”的维度认识分数,从在一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到在多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再到认识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率”的维度,没有涉及用分数表示量。所以叫作分数的初步认识。而五年级的分数教学站在量和率两个层级上,通过对量和率的转化,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假分数”的认知基础是: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第一小节“分数意义”及第二小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五年级学生能够达到的思维水平,本节课“假分数”的教学主线为:从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三个人的问题引入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假分数;再助推学生迁移到分母是3和4的假分数,辅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假分数的内涵的理解。
下面,我就以“假分数”的教学为例,简要叙述对小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一、问题引入,初步感知
本节课开篇提出生活问题:“四块月饼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人分到多少?”用这个问题引入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已有关于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相关经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走近假分数。
课堂上,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给出的第一种回答是:“可以每个人先分一整块月饼,然后每个人再分块月饼”。
这样思考的学生,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后可得到它的几分之一印象深刻。他们头脑中的分数经验是不完整的。对单位“1”的认识仍然停留——一个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当4个月饼做单位“1”时,且单位“1”所包含的数量大于平均分的份数时(也就是4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所得结果又不是整数),从这个角度分析,也让我再一次思考:单位“1”的概念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没有相关经验支撑,他们做不到把4块平均分成3份,也想不起来可以借助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表示结果。所以说,这样表达的学生对分数意义、单位1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些与“假分数”密切相关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理想。
学生给出的第二种回答,是:“把每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把第一块月饼分成的3份平均分给三个人,第二块月饼分成的3份平均分给三个人,第三块月饼和第四块完成同样的步骤。最终每个人获得4个块月饼”。如图1所示:
这样思考的学生比第一种思考的学生进步点在:他们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是牢固的。分数与除法教学中,这样数形结合的形式,帮助部分学生记住了“分数单位累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二、自主迁移,体悟内涵
以上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说出“再来一个”“再加一个”这样的关键字眼,帮助学生理解累加单位“1”的内涵,也就理解了假分数这一概念的本质。
在认识假分数之后,我们完成了一个数学学习单(如图3),“写出一个分母是4的假分数,并用一幅图表示它的意思。”从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100%的学生能够写出假分数,有94%的学生能够达到用图去解释他所写的假分数。说明学生对假分数概念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图3
三、教后反思
从分数意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假分数的实质是对真分数的拓展。在回忆熟知的真分数之后,唤起学生对所熟悉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回忆。同时通过教学情境,类推出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这种分数的出现,为教学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引起了认知矛盾冲突,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纵观整节课,通过图形语言揭示概念的意义和特征,将图与分数的特征相对照进行解释、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感悟概念的意义和特征,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帮助学生感知如何用圆中阴影表示分数,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有效突破单位的“1”的限制。让学生明白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其表示的具体数量已经超过了单位“1”所包含的数量时,需要再增加、再累加这样的一个单位“1”。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单位“1”的大小、平均分成的份数与分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次强化了分数意义的重要性。之后,通过设问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帮助学生探求认知上的误区,让学生感悟到同样的图形,单位“1”的不同,得到的分数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强调单位“1”的重要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假分数的理解存在不牢固的现象。学生对于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是认可的,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保持怀疑态度。在教学中,我一边鼓励学生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一边通过各种形式如几何直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去解释假分数的含义,当看到学生点头示意后,我心里由衷地高兴。教学永无止境,只有师生共同探索,才能得到乐此不疲的学习效果,我们一起努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