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2022-05-07武永霞

生产力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完成率目标值宜居

武永霞

(甘肃政法大学 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反映了亿万农民的期盼[1]。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硬指标和硬性要求,是守住乡村农民劳动力、实现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乡村作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乡村基础建设、满足基本生活、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建设生态宜居的家园环境是广大农民最基本、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

一、文献综述

自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学术界开展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进而带动了乡村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贾晋等(2018)[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提出生态宜居“四率”评价指标,即乡村规划率、道路通达率、生活宜居率及医疗配套率,得出生态宜居最好的省份并非全部是传统的生态大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两因素更重要。程莉和文传浩(2018)[3]在对乡村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上,要保护治理好土壤、水体、大气环境,重点解决废料、垃圾、秸秆、养殖排放等问题,减少农村内源性污染。陈秧分等(2018)[4]从功能视角构建了化学物质投入强度、村庄绿化程度、农村用水安全、农村厕所卫生情况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等5 个指标评价乡村生态与闲暇功能。张挺等(2018)[5]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均值作为综合权重,从自然环境宜居、人工环境宜居、社会环境宜居等3 个方面评价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水平。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课题组(2018)[6]从生产生态环境和居住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构建8 个指标,评价河南省乡村振兴过程的生态环境。

以上学者的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针对具体评价乡村生态宜居的专门研究还不足。乡村生态宜居评价需要从系统性视角进行整体思考和分析,自然环境宜居和生产环境宜居是乡村生态宜居的“硬基础”,生活环境宜居和社会环境宜居是乡村生态宜居的“软基础”,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效统一协调,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目标值的确定

在评价指标选取和指标目标值确定时,遵循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首先,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一系列国家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法,梳理现有乡村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其次,根据文献梳理结果,构成预选指标集和目标值集,目标值的设置参考《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0 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并力求符合我国现阶段乡村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再次,构建出涵盖自然环境、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保障等领域,包括4 个二级指标、21 个三级指标及对应目标值的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德尔菲法以生态环境专家打分的方式筛选指标和目标值。

三、调查对象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21 年初进行的“2020 年中国乡村生态宜居现状追踪调查”结果,调查样本覆盖10个省区(直辖市),经过筛选之后的样本村共计113个,抽样样本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首先,从所选村的省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浙江省12 个,占11%;安徽省12 个,占11%;江苏省10 个,占8%;中部地区湖南省13 个,占12%;河南省15 个,占13%;西部地区甘肃省20 个,占18%;重庆市7 个,占6%;四川省7 个,占6%;内蒙古8 个,占7%;陕西省9个,占8%。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样本基本上涵盖了我国东、西、南、北、中部各个地区。最后,从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基本包括了富裕、中等和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按照拟定的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基础资料调查表,对样本村生态宜居现状进行评价。对设计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 22.0 分析的信度系数值为0.937,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针对“项已删除的α 系数”,分析项被删除后的信度系数值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说明根据21 个三级指标设计的21 个题项全部均应该保留;针对“CITC 值”,分析项对应的CITC 值全部均高于0.3,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克服跨地区不同省份乡村调研困难,主要采用计算机等辅助调查技术,结合实地访问调查,收集基础数据,保证数据质量真实可靠。通过对调查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模型运算,计算出体系中21 个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四、评价方法和评价步骤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适用于多目标决策分析,对本研究构建的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适合采用AHP 方法计算权重,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构造3 级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最上层是目标层乡村生态宜居指标,用A 表示;第二步构造准则层指标,即共同反映乡村生态宜居度的4 个二级指标,用C1-C4 表示,C1 代表自然环境宜居、C2 代表生产环境宜居、C3 代表生活环境宜居、C4 代表社会环境宜居;第三步为方案层构造21 个三级指标,P1-P4、P5-P8、P9-P16、P17-P21 分别是与二级指标自然环境宜居C1、生产环境宜居C2、生活环境宜居C3、社会环境宜居C4 相关的指标因素;第四步针对每一个指标层次构建判断矩阵,采用Saaty 提出的九标度法,由生态环境专家进行两两对比判断,计算出每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特征向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随机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1,验证专家对指标的对比判断完全满足一致性要求;最后计算出方案层到准则层,准则层到目标层的权重(见表1)。

表1 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

(二)判断矩阵构建和一致性检验

基于生态环境评估专家给出相对重要程度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规范性权重特征向量W=(W1,W2,W3,…,Wn)T,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内在逻辑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其一致性指标CI,将CI与样本容量为1 000 的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比较,确定随机一致性比例CR的值,只有当CR=CI/RI≤0.10 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样本容量为1 000 的4 阶、5 阶、8阶随机矩阵,对应的RI分别为0.90、1.12、1.41。

因此,判断矩阵1 乡村生态宜居A—C 的一致性检验CR=0.069<0.1(见表2),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按照此方法分别计算各二级指标和对应的三级指标的CR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2 自然环境宜居C1—P 的一致性检验CR=0.067(见表3),判断矩阵3 生产环境宜居C2—P 的一致性检验CR=0.064(见表4),判断矩阵4 生活环境宜居C3—P 的一致性检验CR=0.030(见表5),判断矩阵5 社会环境宜居C4—P 的一致性检验CR=0.054(见表6),均小于0.1,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2 判断矩阵1(A—C)

表3 判断矩阵2(C1—P)

表4 判断矩阵3(C2—P)

表5 判断矩阵4(C3—P)

表6 判断矩阵5(C4—P)

判断矩阵2 的一致性检验CR=0.067<0.1。

判断矩阵3 的一致性检验CR=0.064<0.1。

判断矩阵4 一致性检验CR=0.030<0.1。

判断矩阵5 的一致性检验CR=0.054<0.1。

五、实证评价与分析

(一)实证总体评价与分析

本研究按照一级指标和4 个二级指标分别进行了排名。从调查数据看,113 个样本村的综合得分为70.76。其中,自然环境宜居评分8.10,达到目标值的68.89%;生产环境宜居评分5.77,达到目标值的68.02%;生活环境宜居评分40.05,达到目标值的72.37%;社会环境宜居评分18.01,达到目标值的73.74%。

乡村生态宜居成效评价排名前5 的村庄分别是浙江桐乡河山村、重庆开州白水村、贵州桐梓尧龙山村、河南信阳郝堂村、甘肃庄浪刘湾村。其中浙江桐乡河山村综合得分为89.03,排名第一,自然环境宜居评分10.43,达到目标值的88.75%;生产环境宜居评分7.63,达到目标值的90.00%;生活环境宜居评分49.46,达到目标值的89.38%;社会环境宜居评分21.49,达到目标值88.00%。排名靠后的5个村分别是甘肃岷县兹那村、甘肃平凉柴寺村、陕西渭南紫阳村、甘肃静宁张堡村、甘肃靖远马寨村。其中,甘肃岷县兹那村综合得分为46.25,排名最后,自然环境宜居评分5.29,达到目标值的45.00%;生产环境宜居评分3.82,达到目标值的45.00%;生活环境宜居评分27.67,达到目标值的50.00%;社会环境宜居评分10.99,达到目标值45.00%。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甘肃岷县兹那村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有回族、藏族、东乡族及汉族等多个民族聚居,2017 年底乡政府才组织绿化环境、保护耕地,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活动,目前为止,该村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农业资源要素紧缺,尤其缺乏饮用和灌溉水资源,村民仍以小规模山地种植粮食和林果为生,收入结构很单一,收入水平较低。

(二)具体实证评价与分析

如果将目标完成率划分为五个等级:90%以上为优秀,80~89%之间为良好,70~79%之间为中等,60~69%之间为合格,60%以下为不达标。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乡村生态宜居二级指标,自然环境宜居评分排前五名的分别是浙江桐乡河山村、河南确山梅庄村、四川江油小溪坝村、湖南湘西白岩村、甘肃白银顾家善村,平均目标完成率82.75%。在113 个样本村中,没有一个样本村的自然环境宜居目标完成率达到90%以上,18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80~89%之间,占样本村总数的15.93%,35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70~79%之间,占比30.97%,41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60~69%之间,占比36.28%,19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45~59%之间,占比16.82%。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的样本村的水土流失治理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目标实现值明显高于其他省区,安徽省和河南省的样本村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清洁能源普及率目标实现值明显高于其他省区。

在113 个样本村中,生产环境宜居评分完成目标值90%以上的样本村有两个,分别是浙江桐乡河山村和安徽安庆长林村,19 个村庄目标完成率在80~89%之间,占样本村总数的16.81%,36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70~79%之间,占比31.86%,29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60~69%之间,占比25.66%,27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45~59%之间,占比23.89%。相比自然环境宜居指标,生产环境宜居条件不适宜的村庄比率更高,近50%的样本村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塑料膜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没有实现目标值约束性值,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比率也较低。

在113 个样本村中,生活环境宜居评分完成目标值尽管没有达到90%以上的,但整体目标完成率较高,30 个村庄目标完成率在80~89%之间,占样本村总数的26.55%,38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70~79%之间,占比33.63%,31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60~69%之间,占比27.43%,仅有14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50~59%之间,占比12.39%,主要影响指标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道路硬化率、家庭信息化覆盖率平均得分最高。

在113 个样本村中,社会环境宜居有35 个村庄目标完成率在80~89%之间,占样本村总数的30.97%,47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70~79%之间,占比41.59%,22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60~69%之间,占比19.47%,仅有9 个样本村目标完成率在45~59%之间,占比7.96%。表明90%以上的样本村在每千人口专职教师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等方面社会保障较好,基本能满足乡村整体医疗、教育、养老的需求。9 个不达标的样本村中内蒙古样本村1 个,甘肃省样本村8 个,社会环境宜居条件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区。

六、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乡村生态宜居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的乡村生态宜居度具有较科学的评价效用,为使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未来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发挥更大价值和作用,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服务,提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一)生态环境宜居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乡村生态宜居成效评价排名靠前的村庄,自然环境宜居、生产环境宜居、生活环境宜居、社会环境宜居排名也相对靠前。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东部省份得分最高,四川省生态环境宜居水平高于湖南省和河南省两中部地区省份,西部地区其他省市存在较大差异,评分依次是陕西省、内蒙古、重庆市和甘肃省,甘肃省生态环境宜居水平得分最低。究其原因,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的样本村经济最发达,目前已经进入了生态环境先发展、后治理的治理阶段,在农村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全国起着表率作用。另外,这些省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先天适宜,农业资源富足、农村人口密集,相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农业资源匮乏、人口密度较低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而言,其对农村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能力较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低,这些优势和特点都支撑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为实现美丽乡村目标,生态环境宜居方面还有大量建设工作有待完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阶段,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要求。而以上实证结果显示,113 个样本村的生态环境宜居综合得分为70.76,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四个二级指标中,目标值完成优良率排名分别是社会环境宜居、生活环境宜居、生产环境宜居和自然环境宜居,分别为30.97%、26.55%、18.58%、15.93%,按照以上顺序不达标率分别为7.96%、12.39%、23.89%、16.81%。由此可见,目前的生态环境宜居水平对实现美丽乡村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一是要加强乡村与政府、环境、农业、能源、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对接联系,找准乡村生态宜居和乡村自治的结合点,高效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优势,积极引进民间资本,争取各方建设资金支持;二是要依托专业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和工作团队,组建乡村生态环境宜居评价指标指导小组,科学度量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进展,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为各乡村和各部门精准地提供量化依据和管理咨询服务;三是要建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重点突出问题,形成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之,本研究构建的生态环境宜居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但由于这些微观数据难以收集,获得性很受影响,该指标体系对乡村河流水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农村社会治安等指标的考虑尚且不足,没有纳入指标体系。另外,车站辐射率的目标值的确定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斟酌修改完善。

猜你喜欢

完成率目标值宜居
国有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吗?——基于跨境并购完成率的分析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宜居大化
宜居星球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