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研究

2022-05-07黄光球毛家庆

生产力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莫兰泰尔建筑业

黄光球,毛家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一、引言

根据统计局官网数据,2019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248 445.77 亿元,占比全国GDP 的比重为25.07%。从面板数据来看,我国建筑业已经实现了高速发展。然而,建筑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生产方式低下、高品质供给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碳排放与GDP 占比不匹配等问题仍然十分显著,表明了建筑业还是传统的粗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正是处于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最好时机。

目前有不少学者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研究、路径研究和发展水平研究。在内涵这一块,不少学者从经济增长[1-2]和发展质量[3]能够进行分析,认为这两个是高质量发展基础;也有学者从五大发展理念[4]出发并以此提出内涵。在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中,装配式建筑[5]、绿色建筑[6]、科技创新[7-9]、新基建[10]是当前最热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人对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如管丹丹和朱建君(2021)[11]通过DPSIR 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评价;王莉和李慧民(2020)[12]利用全局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给出了提升路径;傅为忠和黄帅(2021)[13]基于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发展规模、创新发展、发展潜力等是影响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面。

针对以上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对于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构建评价指标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上,对于区域差异的分析缺乏。本文在基于他人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8 年的省级数据进行发展水平研究,以各省发展水平作为基础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和各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二、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借鉴了程晶晶和夏永祥(2021)[14]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方法,运用新发展理念来建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在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本着数据的可获取性的条件下,在借鉴了他人的研究和当前实际情况下共筛选出21 个指标,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熵权TOPSIS 法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本质是利用原始数据的差异性对于所选取指标进行赋权,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的干扰。TOPSIS 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利用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目标值与最优最劣解之间的距离来排序,从而反映出各对象之间的差距。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为了消除各指标之间的不同量纲之间的差异,本文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Xij是表1 所列的第j个指标Xj映射到第i个省份所收集的原始数据;Yij表示第i个省份第j个指标值的标准化值。

(2)测算指标Xj的信息熵Ej:

其中,n表示省份数,n=31;m表示表1 所列的指标数,m=21。

(3)计算测量指标Xj的权重Wj:

(4)构建所有指标的加权矩阵R:

(7)求解省份i各指标的相对贴近度Di作为最后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数:

2.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泰尔指数及其分解

目前针对区域差异的衡量方法有许多,比如核密度、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在衡量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我国整体上的差异,同时也要考虑到各区域间的差异。泰尔指数在分析各类差异上运用广泛,它可以在研究总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公式进行分解从而得出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相较于其他方法更好处理差异细节。故本文采取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区域差异的衡量方法,在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时,将我国分为华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7 大区域。泰尔指数分解形式为T=Tb+Tw,具体计算如公式(8)所示:

其中,n代表省份个数,T表示总体泰尔指数;Tw代表组间差异;Tb代表组内差异;代表所有省份综合指数均值;K代表7个区域组数;Dk代表第k区域组的综合指数值;nk代表第k区域组省份数,gk代表第k区域组包含的省份。

表7 通过显著性检验省份

3.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探索性空间相关性分析

(1)全局莫兰指数

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各个区域系统都是存在相互联系的,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会存在空间自相关的特性。地理学有这么一种说法,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关联系,但是临近的事物相比远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15]。计算空间自相关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莫兰指数,全局莫兰指数Moran'sI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i和Dj均为省份i和省份j的评价指数且Di≠Dj,wij表示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权重矩阵表示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邻接矩阵,即省份i和省份j相邻则wij为1,否则为0。

(2)局部莫兰指数

公式变量符号含义与全局莫兰指数一致。

4.数据选择与处理

本文选择中国31 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2019 年和2020 年部分指标数据缺失严重,故选取2011—2018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指标数据均通过国家统计局、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公报所得。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的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指标描述性统计汇总

三、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分析

(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通过各指标所获取的数据,利用上述式(1)~式(7)测算了中国31 个省2011—2018 年各年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均值指数,并根据大小进行了排序,如表3 所示,同时将我国分为华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7 大区,根据各地区各年度发展水平指数绘制成如图1 所示的折线图。

图1 七大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

从各省份2011—2018 年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来看,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位于首位的北京市的指数范围与居于末位的贵州的指数范围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省份之间整体差距较大。从划分的行政区域来看,华北,华东地区较高,中南、华中稍落后,西部地区整体较低。

(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式(8),测算我国2011—2018 年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将得到的结果汇总整理后如表4 所示。表中泰尔指数数值有一定波动,2012 年达到最大,之后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继续扩大的现象。2011 年年底,住建部出台了《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围绕“十二五”蓝图进行了建筑业的改革,并大力推进江浙一带建筑业的发展,这使得2012 年各地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贡献率来看,组内贡献率始终远高于组间贡献率,表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是区域内差异,且组内贡献率逐年扩大,表明我国区域内差异还在短扩大,这使得我国在今后在建筑业的改革发展上要重视协调各大区域内的平衡。

表4 泰尔指数及分解结果

图1 展示了我国7 大区域内2011—2018 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东北地区、华中和西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整体泰尔指数数值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低且保持稳定,表明这些区域所包含省份之间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差异不是十分明显;西南地区上下浮动较大,表明其内部省份之间发展情况复杂;华南、华东与华北地区整体泰尔指数较高,且整体上有变大趋势,表明这些区域内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差异较为明显,空间异质性增强。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省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例如长三角对比福建、江西和北京、天津对比内蒙古等;另一方面是资源的差异,目前我国自建筑业的发展上虽然逐步向西部靠近,但是许多资源依旧是东部地区占据主导,这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四、建筑业发展空间布局格局研究

(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集聚程度与趋势

根据式(9)计算得到2011—2018 年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的全局莫兰指数,并进行相应的显著性检验,计算结果如表5 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11—2018 年的莫兰指数的范围>0,Z值范围在4.078~5.483,并且P值均为0<0.05,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水平相似的地方是趋于空间集聚的,即水平高的省份易形成强强集聚,而发展较低的省份易形成弱弱集聚。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局莫兰指数呈现出先降再涨再逐渐降低,表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

表5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的全局莫兰指数

(二)集聚形式与类型

通过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绘制了我国各省份之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空间滞后之间的关系,由于篇幅有限,故此给出其中几个年份的莫兰指数散点图,如图2 所示。以下散点图的四个不同象限可以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关联状态:第一象限为高高(H-H)聚集区,表示本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被临近水平较高的省份包围,在空间上表现为扩散效应;第二象限为低高(L-H)集聚区,表示本省的发展水平较低,位于周边的省份较高,本省处于一个追赶过程;第三象限是低低(L-L)集聚区,表示本省与相邻省均处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其空间关联表现为低效区域;第四象限是高低(H-L)集聚区,表示本省相较于其他相邻省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对于临近省份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

从图2 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正相关,绝大部分省份集中在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这表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并且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其中,“H-H”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省份,这些省份由于本身的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在质量发展上必然走得更快;同时集聚在“L-L”和“L-H”象限的省份占我国省份比重的2/3,占据绝大多数中西部城市。

图2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莫兰散点图

用不同时段各省份集聚效应包含省份的变动情况来反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其主要特征与区域分布如下:

1.高—高集型。2011—2018 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这7 个省市一直处于高—高集聚;西藏、河北波动较大,于2018 年进入高—高集聚。西藏于2014 年从低—低转入低—高,又于2016 年进入高—低集聚型,最终于2018 年进入高—高集聚型;河北于2015 年进入低—高集聚型,在2018 年进入高—高集聚型。根据表2 可以知道,上述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处在全国靠前,能够对周边省份产生正向的辐射作用。

2.高-低集聚型。这一类型区域省份变动较大。辽宁2011—2015 年均处于高—低型集聚,于2016 年跃迁至低—低,又于2017 年再次跃迁至低—高型,截至2018 年无省份处于高—低型。辽宁本身排名位于全国第9,但其周边的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显示出明显的两极化效应。

3.低-高集聚型。安徽、福建两省自2011—2018年一直位于低—高集聚型。安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于临近省份的江苏、山东、浙江等地较低;福建则是相较于广东、浙江偏低。对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周边高水平省份的带动下有可能发展为高—高集聚型。

4.低—低集聚型。这一类型是目前我国集聚省份最多的一个区域。其中大多数省份一直位于低—低型,甘肃于2013 年由低—高向下跃迁至低—低集聚型;陕西于2013 年跃迁至低—高集聚型后又于2014 年重新进入低—低集聚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西藏和河北,两省在经历几次跃迁后成功高—高集聚型。位于这一类型的省份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上的发展空间较大。

表6 局部莫兰散点图对应省份

(三)辐射效应

利用上述的局部莫兰指数进行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并将其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省份与所在类型进行整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分别表示在1%、5%和10%上的显著性水平。依据下表,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上海、江苏2011—2018 年间显著性水平均处在1%,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上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周边省份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辐射作用,以上3 个省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具有较强的外部资源及人才引进能力,许多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优先考虑这些省份,对于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天津和浙江2011 年和2012 年通过显著性检验以外,其余年份显著性水平均不显著,表明属于高—高集聚的浙江和天津没有充分发挥对于周边省份的带动作用。西南的四川、贵州主要年份显著性水平处在10%以下,表明正在形成低—低集聚,并对周边省份产生一定的影响。还有辽宁、吉林、陕西、山西等17 个省份在2011—2018 年间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在空间的区域分布上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表明各省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速度较慢,这种两极化的空间布局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改变。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 法得到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结合泰尔指数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利用莫兰指数,从全局和局部两方面分析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降低的特征;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发展速度没有达到相应的经济水平;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低依次为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由于各大区域内省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一定的集中特征;根据全局莫兰指数,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减弱趋势;局部莫兰散点图表明了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集聚在高—高区域和低—低区,两极化趋势十分明显,从总体上看这种趋势短时间内不易改变,这种两极化格局还将继续保持。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布局的变化较为缓慢,基本没有改变,地区不均衡现象显著。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与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等密不可分,因而在针对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不平衡问题上,我国首先需要的是在保持原有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通过加大政策力度,继续打破地区壁垒,利用长三角一体化、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决策加大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充分融合建筑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减区域两极化趋势。其次,我国政府在进行资源分配和政策引导时要充分关注区域内部的差异和空间集聚状态,对于区域内差异较大的薄弱省份加大支持力度,拒绝继续保持区域内“强的更强、弱的更弱”这一现象,要注重以强带弱,加强中心省份、中心城市的正向辐射作用的引导,引导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健康发展。持原有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通过加大政策力度,拒绝继续保持区域内“强的更强、弱的更弱”这一现象,要注重以强带弱,加强中心省份、中心城市的正向辐射作用的引导,引导我国建筑业高质量的合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莫兰泰尔建筑业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百忍寺
百忍寺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反思欧洲》的书评
总有斜阳照晚树
幽默救命
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