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2022-05-0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活菌双歧黄疸

骆 城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儿科,江西 赣州 341400)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异常增高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目黄及皮肤黏膜发黄为特点,产后1 周内,足月儿黄疸发生率约为60%,早产儿则高达80%,有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之分,准确区分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防止核黄疸与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1,2]。新生儿黄疸临床常用的蓝光照射疗法可有效促进黄疸的消退,但极易引发腹泻、水肿、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3]。新生儿黄疸归属中医学“胎黄”或“胎胆”范畴,采用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加快患儿胃肠蠕动,缓解黄疸症状,中医特色优势确切[4];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促进胃肠蠕动与增强肝内转氨酶活性,有利于排泄体内胆红素,提高临床疗效[5]。鉴于此,本文探讨了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儿科自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58 例黄疸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3 例;平均孕龄(38.89± 1.12)周,平均日龄(13.08± 3.96)d,平均体质量(3.32± 0.24)kg。观察组:男14 例,女15 例;平均孕龄(39.05± 1.03)周;平均日龄(12.95± 3.87)d;平均体质量(3.31± 0.25)kg。2 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2 组患儿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6]中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7]之黄疸(湿热蕴结型)诊断标准(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脘腹痞满,恶心欲吐,舌质红、苔黄腻,指纹滞);均为足月且无内脏等器质性疾病的新生患儿;对中草药无过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告知书;本研究通过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伦理会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内脏疾病患儿或血液遗传疾病或遗传肝炎患儿等;或对中草药过敏患儿等。

1.3 治疗方法 2 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保温、母乳喂养、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蓝光照射治疗,持续5 d为1 个疗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中药外洗方:黄柏30 g,艾叶15 g,茵陈20 g,苦参10 g 及金银花20 g,将以上中药用清水浸泡后洗净,加3000 mL 清水煎煮,取汁2000 mL,待中药汁温度在36 ℃左右,然后倒入盆中,将患儿颈部以下身体完全浸没于药汁中20 min,日1 次)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含活菌数分别应不低于1.0× 107CFU,国药准字S10970105,用适量温水冲服,每次半包,每日2~3 次)治疗,连续治疗5 d 为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 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退黄时间。(2)比较2 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8]如下。治愈: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黄疸症状完全消退;显效:血清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黄疸症状基本消退;有效: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恢复,黄疸症状有所消退;无效: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症状无改变,或更加严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3)比较2 组患儿皮疹、腹泻、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х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2 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

表1 2 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55%(28/29)高于对照组79.31%(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黄疸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

2.3 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1/29)低于对照组10.34%(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黄疸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学将其称为“胎黄”“胎疸”,是指目黄、身黄及小便黄为特征的病症,与孕胎关系密切,可分成阳黄与阴黄2类[9]。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清代沈金鳌《幼科释谜》云:“胎黄者,小儿生下,遍身、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此胎黄之候”。胎黄的病因病机为孕母内蕴湿热,传于胎儿;小儿脏腑娇,形气未充,感受湿热邪毒,蕴结脾胃,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致发黄,以清热、利湿、退黄为治则。儿科临床目前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及病因对症治疗等,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可能出现耐药,并发紫癜、腹泻、发热、水肿等不良反应。

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蓝光持续或间隙照射后,胆红素发生异构作用,变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多被患儿家属接受选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皮疹,维生素B2缺乏或青铜症等,所以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疗法以减轻不良反应发生。《景岳全书》指出中药外洗治疗黄疸具有中医独特优势。本研究采用的中药外洗方中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解毒退黄;茵陈归脾胃肝胆经,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艾叶外用祛湿止痒,可防止皮疹的发生;苦参清热燥湿、利尿,在促进胆红素排泄的同时可有效治疗患儿湿疹、皮疹及皮肤瘙痒等不适;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以上中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退黄功效,同时还可有效预防皮疹、水肿、发热等不良反应[10]。新生儿皮肤娇嫩,中草药容易透皮进入毛细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利湿退黄作用;同时中药外洗还可加快患儿胃肠蠕动,有效抑制血清红胆素在体内的肝肠循环效应从而减轻黄疸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经适当配合而成的活菌制剂,可维持患儿肠道pH 值,阻止致病菌对患儿肠道的侵袭,抑制有害菌产生内毒素,促进体内胆红素的分解与排泄[1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增强肝酶效能,加快肝肠循环,加速胆红素的排解,发挥护肝及降低神经损伤的功能[12]。

本研究得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55%(28/29)高于对照组79.31%(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1/29)低于对照组10.34%(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可知,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联合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活菌双歧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