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基地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和对策建议

2022-05-07周建昌褚剑峰马秋玲卢春霞郭瑞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叶菜类毒死菊酯

周建昌, 褚剑峰, 马秋玲, 卢春霞, 郭瑞

(绍兴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蔬菜是重要农产品[1],确保基地蔬菜产品的安全有效供应,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绍兴作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城市,区域经济发达,在步入“十四五”发展的新阶段,绍兴市坚持把蔬菜生产保供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基础工程大力推进,市民对自己的菜篮子质量安全更加重视和关注。根据绍兴市农业农村部门信息,截至2019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超过5 500 hm2,其中绿叶菜类播种面积超过1万hm2,既有市区平原设施蔬菜,又有以新昌、嵊州为重点的高山蔬菜,以及其他农区季节性蔬菜生产基地,因此,抓好基地蔬菜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近几年绍兴基地蔬菜质量安全抽检情况统计分析,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来源

2015—2020年,依《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2]对绍兴市39个市级“菜篮子”的规模型蔬菜基地和部分种植散户的蔬菜进行监测,抽检样品共2 902批,其中以基地合作社、公司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有2 407批,散户495批。样品按GB 2763进行分类,主要有叶菜类(青菜、芹菜、小白菜、生菜、大白菜、空心菜、菠菜等)1 152批、瓜类(黄瓜、瓠瓜、葫芦、丝瓜等)715批、茄果类(茄子、番茄、辣椒等)307批、芸薹类(花椰菜、结球甘蓝、菜薹等)177批、豆类(长豇豆、四季豆、毛豆等)113批、水生类(茭白、莲子)97批、茎类(芦笋、莴苣等)95批、鳞茎类(葱、韭菜、大蒜等)77批、根茎类(萝卜、生姜等)75批、薯芋类(芋艿、马铃薯、番薯等)72批、其他类22批。

1.2 检测项目和方法

检测项目包括甲胺磷、氧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水胺硫磷、乐果、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杀螟硫磷、二嗪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硫磷、辛硫磷、硫丹、六六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异菌脲、涕灭威、灭多威、克百威、甲萘威、三氯杀螨醇、腐霉利、五氯硝基苯、乙烯菌核利、多菌灵、吡虫啉、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苯醚甲环唑、嘧霉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酰吗啉、虫螨腈、咪鲜胺、嘧菌酯、二甲戊灵、噻虫嗪、氟啶脲、甲霜灵、腈菌唑、阿维菌素、除虫脲、甲基硫菌灵等禁限用及常规农药。

检测方法按《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4]、《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

1.3 主要检测仪器

TQ-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美国Waters公司);TSQ8000气相色谱串联二级质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GC-2010 PLUS 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2015—2020年对2 902批蔬菜样品进行农残定量检测,结果按GB 2763[6]适时版本标准判定,总体平均合格率为97.2%,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合格率基本维持在2019年水平(表1)。表2显示,芸薹类、水生类、薯芋类和其他类全部合格,除此之外的其他种类的合格率高低依次为叶菜类<根茎类<鳞茎类<茎类<茄果类<豆类<瓜类,其中叶菜类为最低,合格率只有94.2%,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81.7%,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表1 2015—2020年蔬菜抽检合格率情况

2.1.1 农药检出情况

2902批蔬菜样品中共检出58种农药2 155项次,平均每批检出0.74项次,其中大部分叶菜类均有农药检出,且项次最多,平均每批1.26项次(表2~3)。超标1项的有72批,超标2项的有8批,超标3项的有2批。

表2 各类蔬菜不合格情况

表3 各蔬菜种类不同类别农药检出项次

检出的农药种类中以杀虫剂最多,共检出1 172项次,平均每批检出0.40项次,主要有吡虫啉、毒死蜱、啶虫脒、联苯菊酯、虫螨腈、甲维盐等杀虫剂,也是蔬菜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超标次数较多的包括毒死蜱32次、啶虫脒11次、甲胺磷9次、氟虫腈8次、乙酰甲胺磷5次。以限用农药毒死蜱为例,2015—2020年共检出81次,超标32次,另有4批检出但未超过限量标准,其中2015年毒死蜱检出最多,达49次,超标19次。2016—2020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032号文件,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上使用。毒死蜱检出率和超标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杀菌剂农药检出也较多,平均每批检出0.27项次,主要有腐霉利、多菌灵、烯酰吗啉、百菌清等农药。杀菌剂农药残留超标次数较少,仅有2项次,为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杀螨剂农药中哒螨灵使用较多,但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这可能跟国家限量标准中关于蔬菜品种限量指标较少、无法判定有关。

2.1.2 样品超标情况

由表4可知,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青菜、快胶、芹菜等叶菜类,不合格率为81.7%。其他超标的有萝卜、辣椒、芦笋、青瓜、韭菜、豇豆等。超标农药主要有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氟虫腈、克百威等禁用药物,常规农药有啶虫脒、阿维菌素、二甲戊灵、氯氰菊酯、多菌灵等。

表4 不合格蔬菜品种超标情况

从抽检主体上看,表5显示,蔬菜抽检合格率高于合作社、公司和家庭农场等规模型主体,散户,两者抽检批次比例为4.86∶1,超标数量差不多,但规模型主体的合格率高于散户型6.8百分点,说明规模型主体蔬菜质量安全情况明显高于散户型。其中,散户种植的叶菜是农残超标的重点,有36批叶菜不合格,占散户不合格总数的85.7%,超标蔬菜中多次检出毒死蜱、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氟虫腈、克百威等禁限用农药。

表5 蔬菜各种植主体合格率情况

2.2 原因分析

2.2.1 安全规范用药意识不强

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发现,农残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菜农安全意识不强,受病虫侵害、价格利益驱动等影响而习惯性缩短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或用药不当引起的。特别是基地第一批上市蔬菜,因市场供小于求,菜农为追求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存在多打药、乱打药的现象。同时,菜农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外地来的种植叶菜的一些散户,有虫有病就喷药[7],对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超标使用农药后果的法律意识不强,抱有侥幸心理[8]。另外,规模型蔬菜基地虽然以合作社等整体形式存在,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没有真正做到统防统治,种植户更多地以自我经验代替规范操作,导致不合格蔬菜样品不断出现。

2.2.2 技术指导和监管队伍不足或缺失

市、县两级农业技术部门平时下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时存在重业务轻质量安全的现象,特别是当地乡镇府工作的重点更多是关注工商业发展,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不少乡镇设有与农业相关的职能部门,但工作人员的精力分散在其他事务中,真正管农业的农技人员少或无,特别是乡镇农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存在后备人员不足的局面。

2.2.3 不同作物套种、交替存安全隐患

为提高作物经济效益,菜农会在同一区块菜地开展不同品种蔬菜套种,提高空间利用率,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交叉感染,一种蔬菜作物农药的使用会影响另一种作物的质量安全。另外,在开展“稻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和退林还田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先前其他作物可用的农药与蔬菜并不一致,往往在苗木和粮食中可用的常规农药在蔬菜中变成了禁限用农药,且存在使用浓度高、用药多等情况,容易对后期种植的蔬菜产生超标现象。如本地某蔬菜基地上半年种稻谷,下半年改种蔬菜,稻谷种植过程中使用过的毒死蜱农药一直在土壤中残留,致使后期种植蔬菜产生吸附,并有残留检出,对蔬菜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危害。

3 建议

3.1 优化基地布局,加强政策保障

将叶菜类作为蔬菜质量安全的风险重点,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按本地区常年叶菜消费量,扩大易腐烂不易远距离运输的青菜、小白菜、生菜等叶菜应急保供规模型基地建设,并将外地叶菜种植散户纳入其中[9],并加强财政补助和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完善价格保险机制,降低菜农市场风险,扩大全市叶菜成本价格保险的覆盖面,保障绍兴市民吃上安全优质的叶菜类蔬菜。在基地管理上,农业部门对生产标准化、安全意识强、联结农民多、市场前景好的蔬菜生产主体要大力扶持其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对其政策倾斜和经费补助奖励,通过以点促面,提高周边蔬菜种植户的质量安全意识和上市产品的合格率。

3.2 加强宣传指导,加大执法查处

市县、乡镇农业部门要加强蔬菜安全用药宣传,通过在农兽药经营门店、蔬菜种植基地等场所张贴禁限用药物清单、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图等宣传资料,让种植户牢固树立“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10],纠正常规农药可以随意使用的错误认识,摒弃大肥大水大药的传统种植习惯。指导菜农以非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为核心,通过天敌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方式有机结合,将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农药购买来源、农药规范使用、农药和蔬菜产品执法检查和抽查的力度,对于不合格农药产品和蔬菜产品依法严厉打击。

3.3 严格市场准入,完善治理机制

农业农村部门要大力推进蔬菜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叶菜类种植主体上市时开展检测并开具合格证。加强日常巡查,实施信用化、精准化管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对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查验蔬菜可追溯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无证蔬菜禁止入场销售。加强市场不合格蔬菜信息双向通报查处机制、双向追踪溯源,共同核查处置。

猜你喜欢

叶菜类毒死菊酯
叶菜类蔬菜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科迪华宣布停产毒死蜱
叶菜类蔬菜中的农残防控体系
叶菜类蔬菜多品种多茬口高效栽培技术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
毒死蜱原药价格止跌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