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
2022-05-07吴晓波
吴晓波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政策的严格执行下,全国各个城市的人口流动大幅缩减,各地的旅游、餐饮、百货零售等等行业,很多地方都处在冰点状态。
根据西部证券的预测,本轮疫情预计将拖累2022年一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64个百分点,拖累一季度GDP增速0.94个百分点。
新冠疫情暴发到今天,现在恐怕是两年多以来投资和消费最低迷、就业环境最艰难、企业效益最低的时刻之一。
所以两会的时候,总理提出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目标是5.5%。
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是8.1%,2022年的数字是不是低了一点呢?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个数字恐怕是要跳一跳才能达到的。
这么说的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今天的GDP总量已经很大了,保持高速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是外部原因。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并不乐观,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最近的俄乌冲突又让全球能源价格进一步动荡,也给国际局势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金融环境上,美联储等海外央行近期启动了加息进程,这会促使外资回流,进而影响中国利用外资的能力。
第三个原因在于我们内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一点可以从传统的“三驾马车”来说明。
在出口方面,2021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是3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4%,对2021年的GDP增速是绝对的拉动项。但要注意的是,2021年的出口额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口商品涨价带来的价格效应,而非外需的景气。而且21%的增速实在很高,今年还能够保持吗?恐怕很难。
从消费来看,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速为3.9%,低于预期。
从投资来看,受到房地产行业形势低迷的影响,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5%,特别是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接近于0。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说5.5%的经济增速不是一个容易的目标。而且经过这两年疫情的反复,我们也意识到,一个社会的投资和消费热情被压抑很容易,而要把它重新提升起來却是困难的。
但我还是想给自己和大家打打气,因为越是危机之下,我们每个人越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面对疫情给经济造成的巨大压力,国家的行动是有力和坚定的,在今年的政策选择上也表现得更为主动和积极,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也大大加强了保民生的举措。
包括对企业加大退税减税力度,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同时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支持中小城市商圈建设,鼓励绿色消费;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政策体现了一种实现目标的决心,它和我们每个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咬紧牙关坚持、彼此帮助支持所展现出来的乐观还有韧劲是一致的。
疫情反复了两年,一切似乎都变得和过去不太一样,但我们每个人都依然在努力生活,每个人都在等一个云开日现的日子,希望这一天会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