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认同的模糊评价
2022-05-07黄海燕吕奇徐嫣妮
黄海燕 吕奇 徐嫣妮
摘要 基于G大学614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以传统招生模式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比分析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的专业认同,结果显示: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认同模糊评价值为0.612,高于传统招生学生0.521的水平,实行大类招生总体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从专业认同的5个维度看,实施大类招生对学生的专业情感、专业适切、专业行为和专业意愿的提升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专业认知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大类招生;专业认同;模糊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4.002
Fuzzy Evalu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under the Mode of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Distributary Training”in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Undergraduates from G University
HUANG Haiyan[1],LV Qi[2],XU Yanni[1]
(1.School of Economics,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 550025;2.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 55002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614 undergraduates in G University,taking the students in the traditional enrollment mode as the control group,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the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 mode were analyzed by fuzzy evalu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 mode generally improv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professional emotion,professional appropriateness,professional behavior and professional willingness,and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gnition.
Keywords 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professional identity;fuzzy evaluation
自19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开始探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以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相继实施该模式。“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简称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后,先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让学生在低年级接受1~2年基础通识课程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基准,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旨在提升学生与专业的匹配度,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专业认同是学生对自己专业所持的正面评价,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专业认同高的学生专业兴趣浓厚、学习态度积极,未来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诸多学者对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了探讨,这一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1 学生专业认同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相关文献[1-4]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适切、专业行为和专业意愿5个维度构建包含26个具体指标的学生专业认同指标体系。
1.1 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X1)指学生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包括:专业了解程度(x11)、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程度(x12)。
1.2 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X2)指學生对专业及相关职业的认可程度,包括:对本专业课程的感受(x21)、即使对所学专业没那么满意是否也要维护自己的专业(x22)、通过专业学习是否加深了对本专业的喜爱(x23)、本专业在所有专业中的地位评价(x24)、对专业学习条件的满意程度(x25)、对专业前景的满意程度(x26)、面对专业诋毁的辩解情况(x27)、有人称赞自己专业是否感觉像称赞自己(x28)。
1.3 专业适切
专业适切(X3)指专业与学生个性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包括:性格与专业符合程度(x31)、专业是否符合预想(x32)、专业课程符合期望程度(x33)、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x34)、专业是否可以实现人生价值(x35)。
1.4 专业行为
专业行为(X4)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行为反应,包括:专业作业完成情况(x41)、参加专业讲座情况(x42)、课余阅读专业资料频率(x43)、按照专业要求规划自己的程度(x44)、与专业老师交流的情况(x45)、是否参与专业有关活动(x46)、对所学专业的态度(x47)、是否注意言行以防止抹黑专业(x48)。
1.5 专业意愿
专业意愿(X5)指学生对专业的喜好和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等,包括:大类招生能否找到喜欢的专业(x51)、是否乐意谈论自己的专业(x52)、是否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x53)。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选取2016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的G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开展调查,共回收问卷632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6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5%。调查样本男女占比分别为32.28%、67.72%,2015级、2016级、2017级、2018级样本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4.05%、62.97%、8.54%和4.43%;大类招生和传统招生的样本分别占71.99%、28.01%,传统招生调查样本中2015级学生占比87.79%,2016年以来G大学有少数专业仍然实行传统招生。
2.2 模糊评价法
2.2.1 模糊函数
假设学生专业认同的第i个维度表示为Xi,则其专业认同集为X={Xi}={Xij}(i=1,2,…,m;j=1,2,…,k),即学生专业认同有m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k个具体指标xij。
学生专业认同的第i个维度的第j项指标xij的模糊函数为:
式中:μq(xij)为第q个学生xij指标的隶属度(用隶属函数求出),n为调查样本数量。
学生专业认同的第i个维度模糊函数为:
式中:ωij为xij在第i个维度中的权重值,采用熵权法计算。
学生专业认同的模糊函数为:
式中:ωij′为学生专业认同的xij指标在专业认同评价系统中的权重值,采用熵权法计算。
2.2.2 隶属函数
学生专业认同的具体指标xij分为虚拟二分变量和虚拟定性变量。虚拟二分变量是非模糊的,如“是”和“否”,隶属函数表示为:
式中:如果xij为“是”,则隶属度为1;xij为“否”则隶属度为0。
虚拟定性变量是对同一定性指标不同程度的主观评价。例如在调查学生性格与专业符合程度时,设置的5个递进选项“非常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呈等距分布规律,假设如下:当某个变量存在s种可能的状态,对s种状态依次赋值,xij(1)=0,xij(2)=1,…,xij(s)=5-1。数值越大说明状况越好,隶属函数如下:
式中:xmax和xmin表示虚拟定性变量的最大和最小取值。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专业认同总体评价
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认同模糊评价值为0.612,高于传统招生学生0.521的水平(表1,p6),从总体上看大类招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
大类招生对学生专业认同的5个维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学生的专业情感、专业适切、专业行为和专业意愿的提升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对专业认知的影響不大。大类招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适切水平,该维度的模糊评价值为0.526,比传统招生的学生高出49.348%,可见实施大类招生使学生自身的性格与专业更贴合,专业及专业课程更符合学生预期,同时学生也更认同专业对社会发展及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认知模糊评价值为0.585,仅比传统招生学生低1.183%,两者基本持平,主要是因为此次调查的大类招生样本均为一、二、三年级学生,有部分学生尚未开启专业课程的学习或刚刚开始学习,对专业认知还不够,因此大类招生学生专业认知的提升还需要假以时日;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情感模糊评价值为0.672,比传统招生学生高出14.405%,专业情感更浓厚;大类招生改进了学生的专业行为,其模糊评价值为0.617,比传统招生学生高出9.535%,可见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行为更加积极主动,愿意更主动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及进行相关专业活动,并朝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从而与大类招生模式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意愿较传统招生学生强烈,其模糊评价值为0.615,比传统招生学生高出7.2%。
3.2 学生专业认同维度评价
3.2.1 专业认知评价
大类招生学生“专业了解程度”的模糊评价值为0.581,比传统招生的学生低5.948%,究其原因是此次调查的传统招生模式的样本以大四学生居多,他们对本专业投入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更深。大类招生模式的调查样本却以低年级学生居多,由于其进入专业的时间较短甚至尚未分流,低年级新生是先学习通识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在调查时点并未接触专业知识的学习,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大类招生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在分流培养之前有充分的时间和畅通的渠道去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并作出理性选择,分流培养后专业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明确程度”的模糊评价值比传统招生学生高出3.241%,但是该值为0.58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2.2 专业情感评价
大类招生对专业情感维度的8个指标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通过专业学习是否加深了对本专业的喜爱”影响程度最大,该指标的模糊评价值为0.581,高出传统招生学生25.011%;其次,大类招生学生”对专业前景的满意程度”和“对本专业课程的感受”的模糊评价值分别为0.611、0.525,分别高出传统招生学生19.735%、19.577%;大类招生学生“有人称赞自己专业是否感觉像称赞自己”的模糊评价值也较传统招生学生高出12.343%。大类招生赋予了学生对专业选择更多的主动权,因此相较于传统招生学生,其专业情感也更浓厚。
3.2.3 专业适切评价
大类招生对专业适切维度的5个指标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专业是否符合预想”的模糊评价值为0.502,比传统招生的学生高出91.976%,此维度中两者该指标的差距最大。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课程符合期望程度”“专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专业是否可以实现人生价值”3个指标的模糊评价值均比传统招生的学生高出10%以上。结果说明大类招生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关注专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和人生价值相契合,避免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因而对专业及专业课程符合预期程度的主观感受也更好。而传统招生学生在进校以前主要是凭自己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或家人的建议选择专业,或在选择专业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他们在进校前对专业的期待较高,但进校后对专业的热情度降低,进而对专业适切各指标的评价较低。
3.2.4 专业行为评价
在专业行为维度的8个指标中,大类招生学生除了“专业作业完成情况”“与专业老师交流的情况”这两个指标的模糊评价值略低于传统招生学生外,其余指标的模糊评价值均高于传统招生学生,原因是大类招生学生中低年级的学生还在学习通识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没有太多专业作业和与专业老师接触的机会。大类招生学生“是否参与专业有关活动”的模糊评价值为0.701,比传统招生的学生高出26.983%,两者该指标的差距最大。大类招生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的模糊评价值为0.787,在8个指标中最高,说明大类招生让大部分学生能选择自己喜爱且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态度更端正;同时,大类招生改进了考核标准和培养目标等,要求学生学好学精专业知识,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专业讲座和阅读专业资料上,可见大类招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5 专业意愿评价
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意愿较传统招生学生更强烈,“是否乐意谈论自己的专业”“是否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两项指标的模糊评价值分别为0.748、0.707,分别比传统招生学生高20.197%、22.835%。但是大类招生学生对“大类招生能否找到喜欢的专业”这一指标的模糊评价值却比传统招生学生低3.125%,究其原因是专业供需不平衡,因为每个专业吸收学生的名额有限,但学生对某些热门专业的需求却很大,有部分学生在分流培养时并未选到自己意愿中的专业,因此对该指标评价值较低。
参考文献
[1]侯欣洁,吴永凯.数字出版专业认知体系构建模式——一种情境认知的视角[J].现代出版,2019(02):83-85.
[2]朱祖林,汤诗华,毕磊,等.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的测评研究[J].中国远程育,2015(07):13-18,79.
[3]赵政鑫,卢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同的形成要素及提升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75-78.
[4]朱书强,刘明祥.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學生专业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以M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2):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