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食大拼盘

2022-05-07何新华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水饺汤汁红烧肉

何新华

“同学们,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的锣鼓喧天犹在耳畔,除夕夜那一道道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更是让我们回味无穷。如果让你向大家介绍你家年三十的菜肴,你打算介绍哪些菜品呢?”何老师的话顿时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何老师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为迎接冬奥会,寒假期间,我们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学做并向外国运动员介绍一道中国传统的菜肴,同学们大展身手,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

沙龙现场1 火眼金睛赏美食

何老师笑着问:“同学们,你最想将哪道菜介绍给外国运动员?”

“老师,我想介绍张雨带来的红烧肉!”丁聪率先举起了手。

“你能说说这道菜什么方面吸引了你吗?”

丁聪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最喜欢吃红烧肉,张雨的这道红烧肉让我一看就觉得味道不错,色泽金黄闪亮,我真想尝一尝。”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朱明也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也觉得张雨的红烧肉好,肉块大小匀称,看着弹性十足,惹人垂涎,让我想起了吃东坡肉时那鲜嫩爽口的感觉。”

“是的,我们欣赏一道美食往往是从它的颜值开始的,这道红烧肉看来颜值挺高,刚才小丁和小朱还分别从哪些角度介绍了红烧肉?”

张依言主动站起来:“丁聪是从色泽来说的,朱明则是从肉块大小和质地讲的。”

“说得很好。他们的话中有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何老师一脸微笑。

丁聪想了想:“是不是我们都谈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何老师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是的,你们不仅观其形,说出了美食的颜色和形状,而且说出了内心的感受,这让美食更加灵动诱人了。杨梓馨同学特别喜爱汤圆,我们来看看她的介绍。”

汤圆小巧玲珑,圆圆的,像十五的满月,如小核桃那么大,白白嫩嫩的,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猪油芝麻馅。刚出锅的汤圆热腾腾,胖乎乎,圆溜溜,晶莹透明,就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有时还会有几个调皮地咧着嘴巴,冲着我笑,笑得里面的馅都流淌出来。凑前闻一闻,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

“大家觉得这位同学介绍汤圆外形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何老师问。

“我来说吧,”唐紫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这段介绍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汤圆的大小和形态描写得很生动,还用了许多叠词,读起來更有节奏感,感觉汤圆更可爱了。”

何老师竖起大拇指:“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我们在介绍美食的时候,可以写出看到的美食的独特的形状、美丽的色泽,闻到的诱人的香味等特征,同时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美食写生动,让人一读就垂涎欲滴。”

沙龙现场2 回味无穷品美食

“看到怦然心动的美食,大家最想赶快尝尝,对吗?”何老师笑着说道,“不过老师要求,作为小小美食家,你要为这道菜代言,将你品尝出来的味道写在‘美食家卡片上。”

“下面开始上菜喽!”同学们开始品尝佳肴。

“哪位美食家先来介绍?”

刘易首先走到了清蒸鲈鱼的盘子旁,念出了自己的文字:我品尝的是清蒸鲈鱼。我吃鱼时喜欢吃鱼肚子,因为鱼肚子肉质又白又嫩,而且没有刺。夹一块鱼肉,蘸一点汤汁,放进嘴里细细品味,香!每一丝,每一寸都有咸而不腻的味道,鱼的鲜美夹杂着隐隐约约姜的气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嘴巴稍微一抿,软软的,嫩嫩的,鱼肉入口即化。顿时,鲜美的汤汁在口腔蔓延开来,汤汁“雨露均沾”,把每一寸鱼肉都滋润得嫩滑爽口。葱和蒜,辣椒和汤汁,鱼肉和鱼皮,慢慢滑向食管,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写作能手张红举起了手:“刘易不愧是我们班的写作高手,他先写嘴边,再写口中,最后写食管,一步一步品味出清蒸鲈鱼的滋味。食物在流动,味道也在变化。”

“这是一种‘食物运动变化法!谢谢你的点评。”何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张红再次举手想和刘易一较高下:捧来一碗牛肉面,从赤红色的汤汁里捞起一撮淡黄色的面条,来不及吹凉,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柔软而不失劲道,醇厚的牛肉汤的鲜香让人欲罢不能;再夹一块牛肉送入口中咀嚼,顿时一股浓郁的油辣子香味和着蒜香在口腔内蔓延,刺激着舌头上的味蕾,循着神经系统,传入大脑里,那种感觉就像是体内分泌了“多巴胺”一样使人愉悦;嚼着酥烂喷香的牛肉,吃着可口的面条,再嘟起嘴使劲吸一口碗里漂浮着青翠欲滴的菜叶的汤汁,闭上眼睛真有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错觉了。

“我来说吧,”杨阳站起来,“张红写了美食的三种食材的不同味道,每个食材都突出了特点,同时夸张的手法把她品尝时沉醉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是的,你真会点评!我们可以像刘易那样写一写食物在口中不同位置的味道变化,也可以像张红那样抓住主要食材,按照味道的浓郁到清淡等顺序,分层次地写。同时语言的风趣幽默夸张,既突出美食的味道特点,又赋予美食生活的情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外国朋友一定会爱上我们中国美食!”

沙龙现场3 情深意长赞美食

“同学们,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说‘舌尖尝遍四海鲜,最是难忘家乡味。在传统节日中,有些美食在你家的餐桌上出镜率特别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张雨站起来,红着眼睛说:“我们家每年除夕,一定会做红烧肉,而且里面要加两个鸡蛋,因为奶奶在世时,总是用这样的方式祝愿我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除夕夜,吃着红烧肉和鸡蛋,我仿佛觉得奶奶就在身边。”

“是的,美食可能凝聚着对亲人的爱和思念。”

“我们家是做生意的,所以每年除夕都会摆上卤水金钱肚,盼望来年财源滚滚来。”调皮的李沫使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

“有很多名家对美食也是饶有兴趣,我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美食有着怎样的风采。”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老舍《北京的春节》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琦君《粽子里的乡愁》

读完这两段话,何老师笑着说:“中国的美食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特殊符号,我们除了介绍美食的色、香、味、形外,还可以介绍什么?”

杨阳迅速举手:“可以写一写美食的做法和故事。”

“是的,但写的内容多了,我们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希望各国运动员听了你们的介绍,能味蕾全开,大快朵颐。加油哦!”

同学们开始写作并修改。

经过一番修改,同学们写出了让自己满意的美食作文,其中杨梓馨的《奶奶牌水饺》被评为“优秀”,请大家结合本次“作文沙龙”课上学到的方法,点评这篇作文吧!

奶奶牌水饺

◎杨梓馨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家的特色美食——水饺。

水饺看上去便让人垂涎欲滴,那一个个鼓囊囊的形似小元宝的水饺整齐地排列在盘中,仿佛一个个洁白的小天使在招手,怎能不让人想赶快来一口呢?再加上人们赋予它“吉祥如意”的寓意,更是让它成为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

瞧!雪白的水饺,翠绿的葱花儿,清澈的汤水与墨黑的陈醋交相辉映,水饺中独特的气质呼之欲出——清新恬淡,雅俗共赏。

水饺的味道也丝毫不逊色于样貌。夹起一只“小元宝”放入口中,香味顿时弥漫开来,饺子皮如丝绸一般顺滑,让人如沐春风;细细咀嚼,馅儿肉感十足,小葱蘑菇的鲜香、菠菜的甘甜融合着肉香的浓郁,钻入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再配上陈醋的酸爽,一切都直击你的味蕾,排山倒海般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这时,你一定会发自内心地感叹:“此餃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水饺看上去美,吃起来香,做法可不简单。我家的奶奶牌水饺可是获得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哦!看,奶奶把圆溜溜的面皮儿摊在手心,用筷子夹一些馅儿放到中间,右手将面皮对折,大拇指和食指飞速地揉捏,眨眼间,面皮边缘出现了完美的褶皱。接着,奶奶把捏好的“小元宝”一股脑儿倒入沸腾的热水中,只听锅里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水饺如鱼儿般在锅中上下翻腾,待它们全部舒舒服服地漂浮在水面,露出雪白的鼓鼓的“肚皮”时,我们便可以大饱口福了。这时奶奶总会站在桌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那眼角的皱纹就像饺子边缘的褶皱一样美丽。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会准备好一大盘的奶奶牌水饺等你来哦!

猜你喜欢

水饺汤汁红烧肉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人性化防倾斜碗
怎样让水饺口感更好?
绞尽脑汁
妈妈的水饺
冷冻水饺冷水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虾汤汁中的碱性橙Ⅱ
三勺凉水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