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的国有资本多维异构运营模式

2022-05-06刘海涛张荣权

江西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异构资产

刘海涛,张 晶,张荣权

(1.广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530201,南宁;2.武汉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心,430072,武汉;3.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530008,南宁)

0 引言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力量,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资本担当和经济使命,沉淀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新发展时期,国有经济和国资国企更加需要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发展结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思维、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新发展策略、推动新发展进程、形成新发展产业、产生新发展效益,优化布局高质量产业发展板块,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全面发展。在推进国资国企全面改革过程中,改革和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是推动国资国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和重点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提出,要在现有国资国企基础上,通过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构建新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科学区分,推动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全面体现国有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带动作用。该实施意见对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思路,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方法,对国资国企改革说明了类别,也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要求,为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现有的国资国企改革试点企业类别界定,国有资本层面的国企改革主体主要被划分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产业公司3类,其中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注重资本投资布局功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注重资本市场化运营功能,产业公司聚焦行业产业能力创建功能,在此其中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更加凸显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本文将予以重点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资国企在优化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化运营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不少专家、学者、企业从业人员等均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且围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与商业公司的区分、内控机制的建立等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和讨论,如李端生[1]从现代企业制度视角和委托代理视角对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讨论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成立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等;李晶[2]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多层级授权经营体系的搭建与实施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以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详细剖析;董华路[3]主要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职能定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公司治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王辉[4]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投资、运营两方面出发,采用与商业公司不同的视角,讨论了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控机制原理;楚序平等[5]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彭燕[6]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具体探讨,并针对新时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财务状况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从与国有资本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可见,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织形式、授权体制机制、主营业务等,对于单独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分析和体系化研究还留有空白,未见有可供参考的学术论文,更鲜见有可供参考的系统化材料。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我国国有资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的市场化国有资本运营试点验证主体,对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进行成体系、谈功能、论运营、创模式、举实例、析数据的研究,以期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运营实际出发,创新提出新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为国有资本运营试点提供可借鉴思路。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央企业层面,国务院国资委率先确定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资本运营试点公司,开展中央企业层面的国有资本运营试点。“试验试点大胆试,勇于担当敢作为”,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相继出台区域性两类公司系列改革组建试点办法,规划改革组建方案,制定授权管理制度,通过改组和新设等方式,分别组建相应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一批批国有资本运营试点拉开帷幕,一个个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相继成立。截至目前,在各有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层面已经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有: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国有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金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疆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内蒙古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覆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本实现了有条件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组建成立了各自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而且有的如湖南、河南等省更是组建了2家及以上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开展比对性国有资本运营探索,以求在最小时间范围内多尺度最大化开展国有资本运营试点。

由于地市区县层面的国有资本总量相对省级层面偏少,国有资本质量相对较弱,国有资本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可盘活的国有资本也相对较小,按照自上而下的国有资本改革试点思路,目前国有资本运营试点主要在省级层面开展,但也有部分地市区县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功能性国有资本改革试点。当前在地市区县层面的国有资本运营试点大多是投资与运营一体化、投资与运营并进,但也有少数明确为国有资本运营功能的试点公司,其中以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拥有较大国有资产规模的地级市为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华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通商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绍兴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台州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巴中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菏泽市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荣成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吴忠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乳山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

结合国有资本经营改革方向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分层次试点推进计划,从以上的试点情况可以看到,除海南、西藏、青海外,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层面均组建了专门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明确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定位,形成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授权机制,提供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的资本来源,提出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目标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或运营管控举措,正在逐步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国有资本运营试点的路径。但在地级市层面由于客观的原因,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并未全面铺开,而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与投资功能相结合的少量综合性试点。

在实践探索中,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均为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授权范围内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是以信用为基座、以资本为纽带、以资产为基础、以产权为手段、以资金为标的综合开展市场化国有资本运营业务,较少涉及实体经营活动和产业运营管理,这也决定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基本上均具有以下“五维一体”的画像特征。

1)组织结构特征(Organization)。组织结构可表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体系状况。当前在组织结构方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常具有“运营本部-工具平台-股权单位”的多维度分层次鲜明特点,其中运营本部主要负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战略、风险、合规、内控、财务、审计、法务等职能,工具平台主要开展基金管运、产业投资、股权管运等工作,股权单位主要为成本和利润中心,是对工具平台经过基金投资、直接投资、股权持有等方式形成的股权运作主体,承担着国有资本运营的“价值管理、运营增值”职能,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可缺少的资本中间环节。

2)资产构成特征(Assets)。资产构成可表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存量资产状况和资产结构。在资产构成方面,当前,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产主要由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功用、不同主体和不同价值的各类资产经划拨后堆叠组合而成,资产体量总体较大,种类较为多样,资产关联度相对不高,资产质量总体偏低,资产可运营度相对较强,资产原有归属较为复杂,资产增值空间总体较大,这些特征也使得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产完全整合难度较大。

3)专业能力特征(Professional)。专业能力可呈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专业化运营程度和运营人才资源。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机制限制、人员编制条件要求和风险业务审慎局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市场化资本运营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资本运营人才较为欠缺,市场化资本运营能力相对较弱,这也限制了一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或创新较为保守主体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效果。

4)股权连接特征(Equity)。最能表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特色,表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股权连接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股权管理模式。纵观当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际,大多主要侧重于股权本身所对应的主体价值体量,而非股权对应的事权价值大小,对股权的价值关注度较高,对股权的事权关注度较小,由此形成以单纯股权连接为主要抓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合并报表实际,也可形成具有股权连接特征的国有资本运营生态圈和国有资本运营联盟。

5)风险管控特征(Risk Management)。可说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布局,表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强弱。由于现有的大多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集中于快速流转的资本运作、聚焦于落实当地党委政府产业决策,较少涉及实体经营,鲜有重资产布局,少有高资本运营收益,在专业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尚未形成时,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以上“五维一体”的国有资本运营画像特征构成了现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总体结构画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五维一体”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营特征图

通过图1,结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五维一体”画像特征的具体数据,可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组织结构、资产构成、专业能力、股权连接、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数据画像和综合评判,能够框架化建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结构模型,可体系化表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综合能力。

1 现有运营模式

1.1 现有的主要运营结构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平台作用,在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扶持重要产业布局,发挥孵化培育功能,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有资本积极投向,提升国有资本整体质量,使国有资本向战略经济、重点行业、新兴技术、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机制活力,引领带动更多更大更优更强的社会资本参与关键行业和重点产业运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在全面推行国有资本运营改革试点后,各地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运营探索和试点运行,逐渐形成了“总体统一,细节差异”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和显著特色,具体如下。

1.1.1 总体统一 主要体现在均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试点,均具有国有资本运营试点的政策支撑,均建立在管资本的基础上,均确立了国有资本运营的主业务,均获得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的专项授权等方面,“总体统一”主要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试点必须在保持国有资本运营这个总脉络的前提下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有着明确的战略要求和初心使命。

1.1.2 细节差异 主要体现在主体名称、发展定位、授权范围、资产构成、组织架构、治理结构、主营业务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均存在一定差异,当然也体现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职能,力求通过“总体统一,细节差异”的运营模式探索出千姿百态的富有各自特色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路径。

经详细梳理后的全国主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在结构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主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在结构要素表

由表1可见,当前全国主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发展定位是探索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提升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形成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专项授权方面。除山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外,其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是各级政府或国资监管部门等的专项授权,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大胆试、创新试、实践试”特点。

2)在资产构成方面。无一例外,均采取了通过并表托管或并表代持股权、资产等方式做大存量、自控自营持有资产方式做强增量的运营模式,通过此种资产安排方式实现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初始资产构成形态,同时也从内部形成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增加资产的发展途径。

3)在主营业务方面。均体现了股权管理、资本运作和基金运营等业务,突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聚焦资本运营主业,挖掘国有资本运营潜力,创新国有资本运营方法,探索新形势下资本运营途径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

4)在资产要素方面。基本上以经营性资产、物业性资产等服务业资产和托管企业股权资产为主,这也说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凸显“资本”“运营”二字,在资本的筹措方面,更加考虑资产的经营性和收益性,也就产生了非“重”投资的沉淀资产注入,而是具备“轻”特点的经营性资产要素。

5)在运营方式方面。注重以阶段性持股和财务性投资为主,表征了国有资本运营的“进退流转”特性,也即以资本的“退”为“进”的目的,通过持股和投资实现“轻”资本的进进出出、循环发展,在资本运营的“进”和“退”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价值管运,通过资本的“退”实现资本运作的增值,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

在开展国有资本运营试点时,各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试点公司、相关国有企业等大胆作为、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经验的国有资本运营举措,形成了多个富有国有资本特色的建设性运营方法,产生了数个可推广复制的国有资本运作经验,具体如下。

1)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中央企业外部董事统一集中服务业务为契机,提供对中央企业外部董事的统一服务、统一办公、统一保障等,将中央企业外部董事的经费和工作注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增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平台聚集效应赋能其他中央企业的能力,探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授权管理的“能放则放”机制。同时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还发起设立总规模700亿元的综合改革试验基金群,推动首批在上海、青岛、深圳、杭州、西安、沈阳6个综改试验区设立子基金的方式开展运作,并与现有的国改双百发展基金、国改科技基金形成协同格局,立足“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资本运营优势与地方国资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基金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调整,其发起设立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和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两大国家级基金,形成了以国家级基金为主,债转股基金、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等专业基金为辅,总规模约6 600亿元的集群化基金构架,通过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方式在国有企业的债转股、不良资产运作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力量。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持续探索建立中央企业小币种外币串换机制,积极培育具有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特色的可复制推广的金融服务能力。

2)与国内大多数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作路径相同,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接收了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划转的股权,通过股权持有和投资并购等方式形成了具有强烈金融属性的示范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产归集模式;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通过联合浙江全省23家地级市和重点县(市、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浙江省市国资运营联盟,充分发挥省市国资运营联盟作用,强力推动联盟成员通过合设基金管理平台、联合参与战略配售基金、共同参与重大重点项目等构建紧密联系的国有资本运营合作体,合力推动联盟成员运营平台、运营模式、运营能力升级,形成批量化的国资运营平台主体;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基金+园区+研究院+龙头企业”的方式先后推动组建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等多个产业引导基金,撬动600多亿元社会资本,通过专业化的投资使资源要素向四川省现代产业集聚,其积极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稳定器”作用,为四川省内重点国企、重大项目提供股权性、债权性资金近1 800亿元,有效解决了四川省内重点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来源;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运作和价值管理成为多家上海市属国企及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参与上海市属国企市场化重组和资本运作,助推其并表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引领力和影响力,逐渐形成了国有资本运营功能、重大产业投资功能、基金战略配置功能的“三大基础功能”,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合作、构建大通道的“四大战略取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产业基金、平稳基金等主营业务,形成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市值管理四大业务板块,主管了支持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总规模1 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构建了深圳市属国有资本拓展产业链的重要主体、以新兴产业和金融类金融为主的产业布局;2020年3月,重庆市委深改委审定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方案,确定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以金融股权为主的持股平台、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投资平台、以国有资本运营为核心的市场化专业化平台;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发起设立了青钢搬迁基金、海湾搬迁基金,扶助两家青岛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的二次升级。

3)类似于新加坡淡马锡集团(Temasek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的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模式,山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的省级国有资本“大授权、大并表、大运营”模式为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的积极探索迈出了较大的一步。按照规划,新组建设立的山西省省级层面统一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全面履行省级国有资本出资人管资本职责,开展专业化资本运营,在更高层面、更宽范围、更大限度强化省级层面国有资本的统筹力度和运营强度,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产业整合和战略性重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营,山西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工具类公司的功能发挥,国有资本的整合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化布局,在探索国有资本运营试点上形成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实践方法;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国有资本运营和股权管理为重点,以国有资本证券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受托管理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基金、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和京国益基金等多个重大重点基金,通过主体划转和股权持有等方式,整合形成了合并报表总资产3.2万亿元的特大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具有了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A+”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执行者。

1.2 现有的运营模式逻辑

从现有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情况来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股权管理、融资投资、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等。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存量资产主要为划拨的各国有企业股权、各类物业资产、基金、投资项目形成的股权和特色资源等;各资本运营公司增加营业收入的手段主要为合并财务报表,也即利用法定的股权持有关系形成的控股并表地位,通过财务并表手段合并被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形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的整体营业收入,如此形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存量资产和运营动量。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再通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资本运营等方式培育其自控自营产业,也即通过长期或阶段性股权投资带来的投资性资产及损益,通过基金进行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投资或定向增发投资带来的损益,通过物业资产的经营管理及租金收缴带来的损益,通过对区域性物业地产的各类股权或债权投资带来的损益,通过特定功能性投资或指令性投资带来的损益,形成其增量资产和运营冲量,两者相互作用逐渐构成模块闭环,如此形成一套如图2所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并报表、资信融资、资金运作、经营反哺”国有资本运营逻辑,具体如下。

1)在合并报表层面,通过归并持有股权的公司财务报表带来资产增大和信用评级提升,做大规模,培育信用能力和融资能力。

2)在资信融资层面,通过发挥信用优势,释放融资能力,形成债务性资金流入。

3)在资金运作层面,通过债务性资金、经营性资金、资本金等开展市场化投资、功能性投资、基金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做优增量,目的在于:一方面覆盖债务性资金财务成本和经营性资金机会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开展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培育自控自营产业,以期获得稳定收益。

4)在经营反哺层面,通过投资资产获得的稳定收益反向增强其信用功能,做强动量,再次放大信用能力和融资能力。

5)以上步骤逐一循环,滚动迭代。

图2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逻辑图

1.3 现有的运营管控模式

通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和运营数据比对,可初步总结出现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管控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现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均具有股权管理职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属于近年来才规模性试点的资本运营形态,故大多均在确立运营试点之初就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现代企业制度中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科学管理方法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具体来说即在公司章程的约定条款内履行职责,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规定范围内行使职权,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不干涉并表代持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和人事权,这也是被并表代持企业股权由原来国有资产持有等部门划转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前置机会条件,同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通过其资源能力对并表代持企业进行综合性赋能以提升其企业价值,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形成对国有资本的综合运营能力,对被并表代持企业产生非经营性的资本赋能实力。

2)现有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均具有资本运作、资金融通和投资等功能,因此也都相应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其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有,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债券投资、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公司(主要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定向增发和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获取收益,承接各类划拨基金的资产管理和资金投资增加收益,持有金融牌照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取得收益,通过购买标准化金融产品进行直接投资获取直接投资收益,通过股权投资培育孵化拟上市公司获取投资收益。

3)现有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方式主要以财务性投资和阶段性持股为主,主要集中于一定生命周期的投资和国有资本管理,因此均明确了国有资本的“进退流转”运营方式,即以资金为重要纽带,以项目为关键抓手,以股权为对应标的,以收益为检验标准,以高质量运营为最终目的,通过资金和项目互动共生,提升资金的资本价值和项目的产业再生能力,开展国有资本的合理规划、市场化运作、优化提质和规范转让等,实现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超额收益、保值增值和有序进退。同时也应该看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进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时也兼顾了功能性投资(或政策性投资、指令性投资)任务,功能性投资主要侧重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国有企业职能,凸显了国有企业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柱作用和担当使命,但在短期收益或者长期直接收益方面却不会很明显,难以实现单体项目投资获益。

4)现有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基本上都布局了基金板块,无论是政策性基金还是市场化基金,都已然成为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和主要运营手段,有的更是通过完善的资金运作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基金群,实现了管理基金规模超百亿元,面向全市场开展各类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和投资运营等业务。

5)现有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营模式与管理模式紧密相连,运营模式可为管理模式提供物理基础,管理模式也决定了运营模式创新的大小和深浅。现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开展国有资本运营试点的同时,也都在借鉴吸纳和消化创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负面清单”、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一臂之距”和国企监管“管资本”等新型管理模式,综合开展管理模式的创新试点,以期推动国有资本运营试点走向深处、闯出新路、试出成效、富集经验。

虽然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初期,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均通过股权划转方式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形成并表代持资产,并形成放大信用、投资布局、产生收益、推高信用、反复循环的运营逻辑。但究其根本,还是传统的股权注入做大资产,信用释放做强资金,滚动投资做优收益方式,也即“融资-投资-融资”方式的重复使用。如果由于政策、市场、技术和效益等原因导致其中某一环节中断,则运营风险就会立即暴露,导致企业承受较大风险,也会对已投资的资产运营带来灾难。故急需对此种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进行风险可控创新,有效去除依赖融资的传统平台运营思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风险抵抗能力,增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稳健性,增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高质量运营水平。

2 创新运营模式

2.1 多维异构模式

为突破现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单一的“融资-投资-融资”运营模式,防范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金运营集中化风险,提升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试点质量,预先设置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轻量化运营防火墙,探索具有领先带动示范作用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运用数字经济的理念和人工智能学科中的架构适配、模型构建、模型训练、参数调优、模型测试、模型应用等理论和方法,借鉴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财务流程中的应用经验,本文创新性提出一种具有“投资引领(I)、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迭代新投(T)”特征的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其“多维”体现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具有的“投资引领(I)、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迭代新投(T)”5个特征维度方面,该5个特征维度分别表征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管运退”的详细举措和关键抓手,其“异构”表现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5个特征维度“投资引领(I)、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迭代新投(T)”在整体运作时的运营逻辑和运营数值的异构融合,该“异构”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进退流转”机制将5个维度特征链接形成内部循环递进的勾稽关系。其详细原理如图3所示,其具体循环逻辑为:1)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投资布局具有一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储备增量项目,形成未来收益来源;2)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股权为纽带,对自控自营的资产、政府通过股权注入和资产划拨等进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股权的枢纽作用,提升股权的管理价值;3)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提升现有存量资产的管理手段,叠加资产的增值放大作用,稳步推进存量资产的价值提升;4)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对政策性资金的释放和市场化运营的循环,有力推进资金价值和资金资源的运营增值;5)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新增的资金和投资回收的资金推动新投资项目的迭代新投,形成再次投资引领的原生良性循环。

图3 国有资本运营的多维异构运营模式

2.2 多维异构模式的特点

国有资本的多维异构运营模式具有以下3个方面显著特点。

1)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模式的运用,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存量资产价值,使其运营效力得到较大程度发挥,形成存量基石合力,简要来说是重点发挥E+V+O的合成效力。

2)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多维异构模式可使不同业务紧密耦合,产生耦合应力I+E+V+O+T,自下而上作用于运营模式,以有效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维度和运营能力。

3)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模式的应用可使国有资本的投资引领和迭代新投互为共生,相互转化,助推国有资本的运营模式创新,加速国有资本的良性循环,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使国有资本的资本流动性更为畅通。

隐马尔可夫模型可用于分析时序状态的迁移性及稳定性,在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中,假设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多维异构运营模式呈现值I,E,V,O,T分别对应不同的状态值,Q={q1=I,q2=E,q3=V,q4=O,q5=T}是所有可能状态的集合,V={V1,V2,V3,V4,V5}是对应于Q的所有可能观测值的集合,X是长度为N的状态序列,Y是对应于X的长度为N的观测序列,则

X={x1,x2,…,xN),Y=(y1,y2,…,yN)

(1)

状态转移矩阵为

S=⎣Sij」N×N,

4)管材装运:装箱时不能采用钢丝绳吊装,不得抛、摔、滚、拖,装箱高度不宜超过2m,并且集装箱箱两端应该有填充物填充密实。

(2)

其中:Sij=P(xt+1=qj|xt=qx),x=1,2,…,N;j=1,2,…,N表示t时刻处于qx条件下在t+1时刻状态转移到qj的状态转移概率,B为观测概率矩阵,

B=⎣bj(k)」N×N

(3)

其中:bj(k)=P(yt=vk|xt=qj),k=1,2,…,M;j=1,2,…,N表示t时刻处于状态qj条件下生成观测vk的概率,π为初始状态的概率向量,

∏=(πi),

(4)

其中,πi=P(x1=qi),i=1,2,…,N。

隐马尔科夫模型可表示为:

λ=(A,B,∏),

(5)

2.3 多维异构模式的实践

为从实践上实证以上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运营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运营模式的有效性,评价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运营模式的价值度,测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运营模式的步进迁移特性,以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为实例,按人民币计,其在某一时点的总资产约为1 700亿元,净资产约为500亿元,上年营业收入约为1 320亿元,利润约为60亿元。经过其自成立一直以来的运营,发现其存在原有业务存量生产价值较低、国有资产布局极不合理、产业引领性较弱、政策导向性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附加值较小和增长动力不足等缺点;其主营业务主要为股权投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其中股权投资由于投资期一般在3 a以上,且不一定能获利或大幅获利退出,但对于房地产等项目的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却可以形成稳定收益和循环滚动收入;资产经营一般为存量物业资产的出租收益,相对比较稳定,但现金流量小、利润率低、增量空间有限、附加值不高;资本运作主要包括通过基金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重组、自身或对其他主体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或重大资产重组的配资业务等。纵观其业务结构,从长远来看,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初心本质有较大偏差,无法进行有效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探索,不符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市场化资本运营定位,不利于国有资本长久可持续运营发展,急需引入新的运营模式从根本上变革原有粗放的运营模式,推动国有资本运营试点试出成效。在对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原有业务进行详细梳理、重点调研、系统分析、综合研讨、仔细论证后,通过对其业务组织优化内生关系、业务板块协同调整、业务资源重新固化、业务模式穿插叠加和业务机制流程再造等系列操作,优化其整体管控流程,引入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使其调整成为真实股权引领带动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培育孵化现代产业,现代产业赋能给予强大收益,强大收益推动优化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推动现象级增值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维护性价值,使股权持有价值和国有资本的价值实现运营级动态循环增值,最终形成资产、股权和资本良性循环的国有资本多维异构运营模式。

按照实践验证测试设计,对建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分别构造原有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和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2组不同的输入变量QO,QN,其中QO表示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下的可能状态,QN表示运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后的可能状态。在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全面采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持续运营4个关键节点,即0.5 a、1 a、1.5 a、2 a后,通过已构造的2个状态序列QO,QN作为输入参数变量对建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λM=(AM,BM,∏M)在Python3.9.6版本下编写计算机程序经调试通过后进行模型训练、参数调优、模型测试、算法评价等过程,得出了对应的状态转移矩阵SM和观测概率矩阵BM,并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下获得的数据相比较,在投资、股权、价值、运营和资本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并应用常见的资产、收入、利润等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指标进行多维度综合性测试比对,形成了运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详细的比对运营数据,具体情况如下。

2.3.1 在资产方面 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具体实践的4个关键时间点上,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下的资产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比对数据矩阵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在此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其资产总量不仅在每一时间节点上均高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相应数值,同时由于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投资到退出的闭环过程和“滚动循环”机制,其资产总量也逐时间点形成合理增长。

表2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原有运营模式与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的资产数据比对

2.3.2 在收入方面 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具体实践的4个关键时间点上,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下的收入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比对数据矩阵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在此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其营业收入不仅在每一时间节点上均高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相应数值,同时由于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等投资管理的中间过程,实现了国有资本运营中最重要的资本增值目标,其营业收入也理所当然地随时间点进行持续增长。

表3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原有运营模式与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的营业收入数据比对

2.3.3 在利润方面 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具体实践的4个关键时间点上,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下的利润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比对数据矩阵如表4所示。由表4可见,在此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其利润总量不仅在每一时间节点上均高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相应数值,同时由于其“投资引领(I)、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迭代新投(T)”的投资结构形成了健康可持续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其利润也将逐时间点进行合理增长。

表4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原有运营模式与运用多维异构运营模式之后的利润数据比对

运用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与原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详细的比对运营数据如图4所示。通过图4中资产、收入、利润的详细数据和发展走向,并结合表2、表3、表4中的详实数据,经过同类目、类目间比对可以清晰地说明,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相对于原有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其企业经营基本面向好、结构更为优化、资本运营价值更为清晰、业务板块协同更为流畅,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从这一应用实例可见,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引入,可有效加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管资本模式的创新探索,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市场化运营能力,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效能,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迭代升级,助力国有资本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鉴于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在典型实践中的成功表现,其可进一步在本文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应用示范,进而进行规模化的“中试”推广应用。

T表示未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前的投资额;I表示未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前的营业收入;A表示未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前的资产总额;MHT表示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后的投资额;MHI表示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后的营业收入;MHA表示采用多维异构模式之后的资产总额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运营模式进行深刻研究,围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股权、产权和运营权等,以国有资本的“进退流转”为根本出发点,运用人工智能学科中的模型推理思维,创新发展出具有多维异构特点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巧妙推理出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5个运营状态的步进迁移特性和内在运行规律,并运用于某大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之实践,通过一段时期的业务重构和运营验证,与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原有运营模式对比,对2种不同运营模式在国有资本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营数据进行综合比照分析,在资产总额、投资额和营业收入3个企业经营的重要维度的数据均有力证明了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创新性、先进性和鲁棒性,亦实证了本文提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投资引领(I)、股权管理(E)、价值提升(V)、运营增值(O)、迭代新投(T)多维异构理论中5个运营维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通过实验数据充分支撑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多维异构模式在进一步规模性验证应用的可行性,为国有资本云隐公司多维异构运营模式在更大规模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实证所提国有资本多维异构运营模式有效性的同时,也对人工智能理论和数字经济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中产生的协同作用进行了旁证,也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多维异构运营模式有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原理基石。多维异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可拓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本运营空间,延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本运营价值,提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本运营质量,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多模态融合发展,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资产结构深度优化和投资布局新突破,有利于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迁,赋能产业集群式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数字经济与国有资本的良性互动效应,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异构资产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主要项目构成
两个异构复杂网络的广义同步与参数识别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