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情境的单元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
——以“产业区位因素”为例
2022-05-06安徽
安徽 张 威
单元教学思想在培养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价值上具有较大优势。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在方崎等老师的基本思路上略作修改,如下:一是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二是明晰单元学习目标,三是创设贯穿单元学习始终的情境,四是分解课时学习的内容与任务,五是设计学习评价方式。在创设贯穿单元学习始终的情境过程中,因遵循情境具有开放性这一特点,产生了不同的方案,因此确定的单元教学设计也有差别。本文以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产业的区位因素”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单元教学的优缺点,不断反思和优化单元教学策略。
一、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的确定简介
“区位”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该概念后,可将其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新的情境中,灵活解决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交通站点或线路的选址规划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本单元以“区位因素”为大概念,说明“区位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不断发现、论证“区位因素”大概念的作用。合理的区位选择是建立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做出因地制宜的选择,其过程是地理实践力的落地,目标是追求人地协调。因此,本单元可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上发挥巨大作用。基于以上考虑,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产业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情及本单元地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明确单元教学意图。“产业区位因素”的学习不仅仅要服务于产业的发展,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运用区位理论总结城市建设的相关学习内容,又可以服务于后期的交通规划的学习,最终形成初步的人地协调观,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更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以上考虑,本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为:
1.运用资料,理解“区位”和“区位因素”的概念,能结合案例对常见区位作出辩证性思考,明确合理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初步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提升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构建区位分析模型;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同时,认识农业生产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3.结合具体案例,从时空综合的角度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4.通过对服务业的调查研究,说明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原因,能够用综合思维、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理现象。
二、不同单元教学情境的产生
传统的课时教学设计是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单独设计,创设碎片化的教学情境,以“点”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单元教学设计则打破传统课时的束缚,从整体的角度对多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设计,倡导选取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的大情境,该情境更接近真实研究课题,要求情境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和可探究性。教学情境的选择具有开放性。结合学情和国家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笔者准备了两个待选学习情境:一是在国家的产业扶贫脱困、建设主体功能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结合蚌埠市怀远县特色农业——石榴产业的发展,将情境一命名为:“小石榴,大产业”。二是结合蚌埠市正处于从“工业老城”向“产业新城”转变的过程,将情境二命名为:“蚌埠地区产业的发展”。
从两个情境出发,分别设计单元教学内容。
情境一“小石榴,大产业”:蚌埠市怀远县石榴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不仅“颜值高”,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可探究的内容有:怀远县石榴种植区的选址、产量与种植规模大小、石榴品种的选择与品质的控制、石榴产品的市场等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分析;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可探究内容有:怀远县石榴加工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从服务业区位因素角度可探究内容有:与石榴种植相关的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分析。蚌埠市如何以石榴种植为核心,依赖“小石榴”发展“大产业”。为家乡石榴产业做大做强献计献策。据此情境形成的单元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情境一单元整体设计
情境二“蚌埠地区产业的发展”:2021年5月,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范围划定,占地面积19.91平方千米,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蚌埠市从“工业老城”向“产业新城”转变,蚌埠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据此情境形成的单元整体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情境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不同情境下单元教学的对比
情境一“小石榴,大产业”是在产业扶贫脱困、建设主体功能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以产业融合的形式统筹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情境二“蚌埠地区产业的发展”是在蚌埠市正处于从“工业老城”向“产业新城”转变的区域发展背景下,以区域内三大产业中的优势产业为例,说明影响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通过对比,两个不同情境产生的教学主题各有优势和不足,现从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程度、探究内容的充实程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对比分析。
首先,情境贯穿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程度。情景一“小石榴,大产业”主线鲜明,能紧密地将分课时探究内容贯穿起来,更利于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关注家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境二“蚌埠地区产业的发展”较情境一相比,课时之间探究内容衔接相对较弱,各课时围绕蚌埠市当前的发展策略,以“石榴种植产业”“玻璃产业”“蚌埠地区不同商圈的发展”等优势产业对蚌埠农业、工业、服务业中的区位因素展开探究。
其次,探究内容的充实程度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情境一的第一课时:“怀远县石榴”种植历史悠久,从宏观尺度上看,怀远县石榴品质高与区域内气候、地形、土壤、种植历史与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石榴种植规模较大,种植区数量较多,种植区之间小尺度差异也比较大。因此,石榴种植产业发育程度比较高,且随着石榴种植技术、交通运输条件和产品需求市场等因素的变化,作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典型案例,便于学生考查、比较不同区位因素对石榴种植的影响。第二课时:石榴的深加工制造业目前以石榴酒酿造为主,其他利用方面受技术、市场等限制,开发利用较少。石榴酒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怀远县城,可以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突破口,探究石榴酒酿造企业的分布特点。但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方面,石榴酒生产制造因发育程度低,案例分析突破口不够,其他加工业的发展可利用的材料并不多,所以该部分可探究内容较少。第三课时:石榴种植产生的服务企业众多,如技术服务、运输服务、销售服务、文化宣传及采摘旅游服务等。不同企业区位选择差异较大,便于归纳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电商销售渠道的加入使销售方式发生变化,与工业的区位因素类似,可探究内容较少。综上所述,情境一在农业区位因素的探究上可探究内容较丰富,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在工业、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尤其是区位因素的变化上显得材料不够充分,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与情境一相比,情境二分别选取蚌埠市的优势产业分析,所选案例均为行业中代表产业,发育程度高,与时代发展变化紧密结合,与《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服务业区位因素”吻合度高,更利于学生从时空的角度探究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四、不同教学情境在单元教学中的优化
针对不同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单元教学中做了不同的优化。教学情境一虽能贯穿整个单元教学,但在工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尤其是区位因素的变化上支撑材料不够,削弱了学习目标达成度。优化方案是采取进阶式设计分课时任务,循序渐进的完成多样化的任务群,设计如图3所示。为了完成进阶式探究,特增加书本经典案例,以案例迁移的方式让学生从石榴工业和服务业走出来,实现分析方法的迁移。
图3 情境“小石榴,大产业”学习进阶
教学情境二“蚌埠地区产业的发展”的问题是情境对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的贯穿要弱于情境一,为了增强课时之间教学设计的整体性,采取了以下优化方案:首先,结合蚌埠市正从“工业老城”向“产业新城”转变的时代背景,突出蚌埠市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如在“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分两个课时,其中第二课时增加石榴种植业融合发展策略的相关内容。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中突出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对工业、农业发展的影响。其次,采取总分式分课时设计,整体结构设计图如图4所示。增加区位理论作为第一课时,除介绍区位理论外,新增“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蚌埠地区不同时期产业发展政策的变化”等内容,从区位选择的方法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上增强课时之间的联系。
图4 情景二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