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06玉妮
玉 妮
夜间经济是一种多产业、多领域、多业态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文化产业形态。广西拥有丰富的文化及旅游资源,发展夜间经济可以促进广西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融入“全时段旅游”概念,推动广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广西发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背景
(一)夜间文旅经济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指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依托一定的旅游项目和景观环境,与区域商圈或旅游景区发展深度融合,进行一体化夜间场景设计与打造,并持续组织开展夜间文旅消费活动,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综合产业实体集群空间。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应具备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文旅商深度融合、业态集聚度高、业态产品丰富多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消费环境和管理运营规范良好、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大、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等特点。
夜间经济是都市经济开放度、景区旅游活跃度的重要标志。随着“80 后”“90 后”消费主力的崛起,夜间休闲娱乐与夜间旅游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聚集城市文化景观与多元业态的综合型集聚区是未来夜间经济开发的主要发展趋势。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任务。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分批次遴选、建设200 家以上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较大、消费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经过申报评审,广西有6 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入选(见附录一)。作为国务院办公厅和文旅部明确提出的建设目标,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成为未来城市文旅产业融合规划的一条清晰路径;地方政府也通过打造“夜间文旅消费”,繁荣夜间经济。
(二)广西夜间文旅经济资源禀赋
一是具有区位和气候优势。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气候条件是该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夜间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城市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广西地处我国南方,大多数城市常年平均气温较高,尤其是炎热夏季,城市居民非必要就不愿意出门,直到夜间气温下降后才外出游玩、活动。除传统的消夏纳凉、夜间购物、夜间餐饮之外,居民更加乐意去体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二是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广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广西14 个市,包括“中国绿城”南宁、多元文化色彩的柳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源地梧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北海等。人们在广西可以体验到各色风味小吃、各类民俗节庆、各种非遗手工艺、各色演艺节目以及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古老街区。这些项目都很适合游客在夜间慢慢游玩和体验。
三是具有载体建设优势。城市夜间经济的集约化经营首要的环节和制约因素就是载体建设。目前广西各个城市基本上都打造了地标性综合性场所、地段、街区或景区,将各种零散的业态整合、集约化管理,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例如南宁“三街两巷”、柳州窑埠古镇、桂林正阳东西巷、梧州骑楼城—鸳江丽港商业步行街、北海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百色田阳田州古城商业街等。这些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能够吸引居民及外来游客参与的集聚地带或街区是该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广西促进夜间文旅消费的政策支持
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来,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推动夜间经济走向成熟,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2020 年初,为支持文旅企业渡过疫情影响难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振兴文旅经济的若干措施》,要求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2020年2 月21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加快发展广西夜间经济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夜间经济发展厅际协调机制、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同年6 月18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提振夜间文化旅游经济”。8 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依托本地民俗文化特点,构建“城区、街区、景区、商区”四位一体的夜间经济体系,通过消费提质升级聚集劳动力和人才。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广西各地市也越来越重视夜间文旅经济的发展,纷纷推出促进文旅夜游以及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例如南宁市印发《南宁市关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商务局、发改委印发《柳州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等。
2020 年6 月至10 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西旅游协会主办了2020 年“广西夜间文化旅游品牌”评选活动,评选出“广西十佳夜游景区”“广西十佳美食夜市”“广西十佳夜间演艺”“广西十佳夜读书店(屋)”“广西十佳夜游文化街区”5 个类别、各十佳夜间文化旅游品牌项目(见附录二)。该活动是加快促进全区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广西夜间文旅经济资源优势和消费潜力,满足人们夜间经济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打造了广西文旅融合新名片,以各个城市的“夜生活”打卡圣地为载体,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拓展了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为各个城市发展注入时尚活力。二是激活了广西夜间经济新引擎,丰富了“夜经济”消费业态和群众的文化生活,拉动了夜间消费,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为激发文化旅游市场复苏,提振广西文旅消费信心增添了强劲动力,成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集聚区的基础。
二、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特点和态势
近年来,夜间文旅已成为广西各大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夜间文旅发展措施不断细致、沉浸式夜间文旅项目发展不断加快的特点和态势。
(一)夜间文旅空间和业态不断集聚
近年来,广西夜间文旅集聚,各个城市都发展出一个或多个相对集中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空间逐渐形成。如柳州五星街、谷埠街国际商城等城市商业街区和商圈逐步引入文化和旅游相关内容,实现了文旅场景与商业空间的串联。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夜间经济相结合,专门规划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此形成大化夜间文旅消费的核心空间,成为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一个特殊典范。一些地方在空间集聚下又有业态的聚合,无论是景区、步行街、市集、商圈等空间,都尽力将夜演、夜展、夜娱、夜秀、夜游、夜食、夜购等更多业态融合在一起,力图形成业态更多元、更完备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空间,例如南宁“三街两巷”、柳州窑埠古镇、靖西锦绣古镇等。
(二)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品牌具有强大的辨识度和吸引力。很多城市和地方选择在发展夜间经济上走“品牌化”道路。自从2004 年《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艺项目获得成功并且常演不衰,阳朔凭借这个“标杆级文旅IP”留住了过夜游客,打响了桂林夜间文旅的品牌符号。之后,各个市逐渐开始创建自己的夜间文旅品牌,从《印象·刘三姐》到《漓江千古情》、从柳州五星街到柳州东街、从容州古城到东兴国门景区等,在各类业态上都逐渐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夜间经济品牌。品牌化发展有助于集聚区形成品牌价值,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城市新的旅游形象,强化游客对城市的认知。在全国夜间经济发展大潮中,品牌建设能够很好地避免同质化问题,形成城市特色。
(三)夜间文旅发展措施不断细致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西旅游业遭到重创,夜间经济成为各地恢复消费的重要途径。广西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发展。例如南宁“三街两巷”联手“邕江夜游”整合邕江上下游夜游资源,打造夜游邕江,夜食、夜购为“三街两巷”的夜间旅游消费路线,使“三街两巷”发挥夜游核心作用,弥补邕江夜游项目单一的缺陷;柳州五星街在抖音、大众点评上引爆Cosplay(角色扮演)、快闪、T 台秀等等表演以及“网红奶茶街”等热点,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夜游;桂林益田西街以当地渔火节为主线,打造五大主线故事场景,为游客推出沉浸式互动体验;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推出“夜游博物馆”项目,从北海老城历史文化馆入手,延长闭馆时间,为市民游客提供夜间参观体验,讲述老城故事、传播北海文化等。
三、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开发模式和典型案例
目前,广西的夜游项目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船游类,以桂林两江四湖、夜游柳江、夜游邕江为代表;二是演出类,除了著名的《印象·刘三姐》,还有宁明的《花山》、阳朔的《桂林千古情》、三江的《坐妹》等;三是街巷古镇类,如桂林东西巷、阳朔西街、南宁“三街两巷”等。这三类项目当中,又包括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景区夜游、夜间文旅景观带、夜间文旅综合体等开发模式。
(一)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桂林正阳东西巷、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是指以商业街区为空间载体,以区域特色文化与生活氛围为核心吸引力,以同时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夜间多元消费需求为导向,聚集夜景观光、购物、餐饮、娱乐、文创、影视、演艺等各类消费业态形成的文、商、旅一体化发展的开发模式。
1.桂林正阳东西巷
桂林正阳东西巷位于桂林市核心区域,是靖江王城正阳门前以东西两个方向命名的古街巷,由原住居民依靖江王城城墙自行建筑而发展形成。历史上的正阳东西巷是文人骚客汇聚、商贾云集之地。东西巷街区的发展脉络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收纳了老桂林的市井生活风貌,也见证了桂林城近千年的历史兴衰,被誉为“老桂林街巷的标本”。
改造后的东西巷打造一条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文化与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包含了正阳东巷、西巷、江南巷、兰井巷、仁寿巷等传统街巷。自2016 年6 月6 日开业以来,该项目依靠专业的商业运营管理团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推广”的原则运营,并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的科学规划、合理业态组合、成熟商业运营管理和品牌推广,积极引入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和特色品牌,如海底捞、蛙小侠、谭鸭血、许留山、名创优品、良品铺子和屈臣氏等知名连锁品牌,引进双钱龟苓膏、三花酒博物馆、厚博坊、明桂米粉、讲古堂、匠铸、传碕石画、邱广初团扇、小花陶艺、闺蜜汉服等文旅品牌(业态),涵盖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住宿等多个门类,形成品种多样、质量上乘的立体化文旅业态结构。目前,桂林正阳东西巷拥有老字号、龙头企业及品牌店铺数量480 个,形成了以酒吧娱乐为特色,餐饮夜宵为依托,夜市摊点为载体的立体夜经济模式。
自有文化品牌塑造方面,在不同的节日节点,街区内通过不同的美陈设计来营造夜间游览的氛围。遗址广场夜间演出形式多样,其中包括本地乐队演出、民俗表演、历史情景剧以及地方戏曲文化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年度大型活动如“舞甲天下国际街舞挑战赛”“秀峰区三月三民族歌圩节东西巷分会场”“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等都会有不同的内容持续在夜间举行,直接带动街区商户和周边区域的夜间商业效益。
因建筑风貌独具特色、商业业态丰富多样、地理位置优越等,东西巷共计接待的党政代表考察团数百批次,年均接待游客量约3000 万人次,全年夜间接待客流量总人数近2000 万人次。2019 年全年项目销售收入约3 亿元,其中夜间销售比重占70%,文旅业态销售占比约40%。
2.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发源地,由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三条街道组成,总面积0.4 平方公里。其核心街区——珠海路老街始建于1821 年,全长1.27 公里,宽9 米,是中国岭南直线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骑楼建筑,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近代建筑年鉴”,蕴含了北海作为一个具有近百年半殖民地历史的港口城市地方文化的精髓。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临近市中心,既服务了本地居民,又能满足游客在当地夜间消费的需求,汇集了“夜游”“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等各类元素,特色小吃、餐饮酒水、精品购物成为该景区的标配。
北海老城由北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管理,主要业务是对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进行保护、综合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商品开发及销售等,近年来在夜间交通、消费维权及安保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在品牌塑造方面,2019 年,珠海路老街进驻夜间商铺由2005 年的5 家发展到目前的413 家,包括咖啡店、餐饮小吃、古玩珠宝、书画艺苑、旅游工艺品、休闲服饰、创意产业等各类业态商铺,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显著。据统计,2019 年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量约达304 万人次,夜间的游客量约占70%,夜间游客日消费约达20 万元,夜间旅游已成为老城景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景区夜游——沉浸式跨国夜宴“奇妙·夜德天”、桂林“阳朔西街”
开发景区夜游,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文旅融合、扩容游客消费空间的核心手段之一。灯光秀、旅游演艺、旅游节庆、主题展览、特色夜场体验,都是景区夜游开发的常见方式,能够为景区添加独有项目特色。同时,景区以夜游项目为核心吸引力,使“过境旅客”向“过夜旅客”“一日游”向“多日游”的转化,带动其内部及周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业态的营收增长,形成区域夜间文旅经济发展集群,助推旅游目的地的全产业链消费升级。
1.沉浸式跨国夜宴“奇妙·夜德天”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紧紧围绕“提质扩容、产品升级、品牌创新”,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于2020 年7 月推出沉浸式跨国夜游体验项目——“奇妙·夜德天”。该项目总投资约1.2 亿元,项目配套设施包含丛林栈道、石林景观、德天寺休憩广场、瀑布声动体验区、击鼓平台体验区等,通过挖掘壮族先民文化习俗,借助高科技的声、影、动画、游戏互动、故事情节演绎等手法还原壮族先民生活遗迹。夜游故事由11 幕互动体验环节构成,包含“蚂 虫另节、寻蛙神、入人间、定终身、花赐福、祈雨来”等。夜游有别于白天的游览方式,游客采取探秘指引的方式,通过沉浸式游览,全程参与游戏互动,获得边境夜游新体验。全程夜游体验互动约75 分钟,每日最大接待量约3000 人次,为这个跨国景区引爆了新的旅游热点。
2.阳朔“益田西街”
阳朔西街景区是国家AAAA 级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至今仍保持着桂北风情小镇的典型风貌,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获得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首批15 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之一。作为广西夜间经济的先驱,阳朔西街景区酒吧街文化所带动的夜间消费也随消费者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逐渐转化吃住行游购娱的复合型夜间经济。
近年来,西街景区内打造了“益田西街”项目,该项目三面环水,以“缤纷渔火”为主线,打造“永不落幕的渔火节”“渔谷丰登网红街区”“渔火传情码头”“渔跃龙门”“渔歌广场”五大主题故事场景;打造民俗风物、甄选食味、音乐秀场、爱情码头、风尚领地五大特色业态,带给游客沉浸式游玩互动体验。该项目从场景打造、业态规划、民俗文化融合等几大方面探寻出一条“在地文化融合、商家联动唱戏、夜游特色呈现、景观亮化改造、服务质量提升”的夜游景区开发经验,为游客带来“古韵与今风同台,国粹与国际共舞”的独具文化的夜间消费体验。
(三)夜间文旅景观带——南宁“百里秀美邕江”、河池“夜大化”
夜间文旅景观带开发模式,是以城市水系、绿道、景点等为空间载体,通过灯光造景、文化艺术、沉浸式科技等元素的植入形成夜间文旅观光体验长廊,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交通设施(公路、桥梁、水道、车道、步道等)的旅游化开发,串联地标性景点、文化场所与商业集群,结合周边特色餐饮、文化集市、演艺秀场等业态布局,形成的城市风光与多元消费场景融合的夜间经济集群,是整合全域空间文旅资源、促进区域各景点联动的有效手段。
1.南宁“百里秀美邕江”
南宁“百里秀美邕江”作为沿江景区带,是85 公里长的邕江功能景观工程,涵盖了民生旅游码头、青山旅游码头、蒲庙旅游码头三处登船码头,串联邕江沿岸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方特东盟神画、万达茂、南宁市博物馆、南宁孔庙博物馆等多个主要风景名胜区。
其中,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位于南宁市良庆区龙堤路25 号,总净用地16.23 公顷,主要内容为一座1800 个座位的大剧院、一座1200 个座位的音乐厅、一座600 个座位的多功能厅,以及一个2.87公顷的人工景观湖;方特东盟神画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66 号,占地面积约为65.33 公顷,是国内首个全面展示东盟十国自然历史文化的主题乐园,包括11 个大型文化体验馆、33 个室外互动游乐项目和200 多项休闲景观;南宁万达茂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47 万平方米,总投资150 亿元;南宁市博物馆位于南宁市良庆区龙堤路15 号,展厅面积12000 平方米,有藏品12429 件(套)、珍贵文物396 件(套)。藏品包括玉器、陶瓷、书画、编织品、金属器、杂项等,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定为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南宁孔庙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9 号,占地面积3.01 公顷,建筑面积3700 平方米,截至2020 年9 月举办展览217个,开展教育活动179 次,参观人数20 万人次。
“百里秀美邕江”项目以游船形式将这些景区项目串联起来,囊括观光休闲体验、博物馆、文化演艺、餐饮、购物、灯光秀等旅游消费业态,夜间交通畅通、旅游标识标牌设置合理、夜间安全保障完善,吸引线上年轻消费群体,活动航班上座率为80%以上。项目辐射本地休闲游旅客以及外地商务游旅客,在美团、携程等网络销售渠道评价良好,游客满意度较高。
2.河池“夜大化”
河池大化夜间文旅消费主要集中于“一河两廊,一镇两街”的美食夜市,该美食夜市位于大化县城中心,占地面积约100 公顷,由达吽小镇的美食街和达吽美食广场、水岸廊桥景区的水岸食街、夜街景区的夜街广场和夜街美食街等三大街区的美食夜市组成。大化瑶族自治县曾经是个“买水搅浆建水柜”“石头缝里种粮食”“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的贫困地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举全县之力克难攻坚,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民族特色美食为驱动,以新型城镇化要素进行配置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突破口,依托红水河风景资源建设了红水河沿岸观光观景长廊、夜晚灯光秀、达吽小镇等地标景观,形成夜间文旅景观带,并在达吽广场进行少数民族布努瑶风情表演秀等演艺节目。2019 年,大化县共接待游客人数277.59 万人次,其中美食夜市共接待游客人数达107 万人次,占比为38.5%;2019 年,大化县旅游总消费34.91 亿元,其中美食夜市旅游总消费约8 亿元,占比为23%。2020 年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大化美食夜市共接待游客人数60 万人次;美食夜市旅游总消费约1 亿元。其中,在三大街区中从事服务业的贫困群众约有3700 人,形成了广西独特的“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旅游”夜间文旅消费发展增长新模式。无论从国内“夜经济”空间距离上比较,还是国内二三线城市“夜经济”消费结构层次比较,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具备成为南宁都市圈“夜经济”落地承接区的条件。
(四)夜间文旅综合体——柳州“窑埠TOWN”、玉林远辰·世客城
夜间文旅综合体开发模式,是基于一定的文旅发展背景与土地基础,以夜间文化体验与休闲消费为导向进行的综合开发模式。夜间文旅综合体通常以文化产业园区、大景区及周边、酒店集群、度假区、商业综合体等大型休闲聚集区为核心依托,通过夜间景观与多元消费体验项目的营造,形成互动发展的文旅吸引核,基于过夜人流的聚集、消费的搬运与延长,带动区域度假地产社区、配套服务业态与文旅延伸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服务品质较高、休闲功能完善的夜间经济聚集发展架构。
1.柳州“窑埠TOWN”
柳州市窑埠古镇于2012 年动工建设,围绕“再现窑埠古镇古朴风貌,复兴古埠码头昔日繁荣”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文化积淀,打造一个“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旅游集聚区。2015 年9 月窑埠古镇开街运营时,展现了集城市休闲、高端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业态。一方面,窑埠古镇通过“建筑博物馆”群再现了窑埠古村落和古码头的古朴风貌,彰显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另一方面,其通过引入多种时尚资源和文娱活动、设置一系列文化景观、引进具有本土风味的传统美食商家等措施,不断提升和丰富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时尚元素,使其成为年轻潮人“打卡圣地”以及390 万柳州市民最钟情的“城市会客厅”。经过多年运营和创新升级,窑埠古镇获得了政府、业主、商户、游客的认可。数据显示,窑埠古镇2019 年营业收入达1500 万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768 万人次,接待各地参观团体超过110 次,成为柳州向全世界展示宜居城市崭新风貌、优秀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2.玉林远辰·世客城
玉林市远辰·世客城位于陆川县城东发展板块的核心位置,是以客家文化和温泉康疗为核心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具有岭南特色。世客城整体划分为三大主要功能板块,分别是文化休闲旅游板块、温泉养生度假板块、时尚购物板块。项目于2016 年7 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采用旅游行业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夜间康养、夜间小吃、夜间购物等业态为主,举办“客家三月三夜间篝火”主题派对活动,提供工作岗位约100 个,解决县城部分贫困户和农民工就业问题。2019 年,世客城项目接待人流20.2 万,其中夜间访客5 万人次左右;实现旅游消费总量约700 万元,其中夜间接待游客5 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量约150 万元。该项目于2015 年荣获国家级旅游优质项目,2018 年荣获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截至2019 年已累计接待游客58.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效益2000 万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夜间文旅集聚区的发展受安全问题、交通条件、产品丰富程度、游客基数等条件制约。与不断生长的夜间文旅消费需求相比,广西的夜游市场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是很大,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从供给侧来说,广西旅游企业的夜游产品供给在品类、品质、投资力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推动夜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夜游产品特色不够明显,并且仍然存在同质化现象,吸引力不够,例如南宁百里邕江夜间游船项目与夜游柳江项目和桂林两江四湖游船夜游项目竞争激烈并且体验感相似。部分地区的夜游产品还存在与旅行社合作脱节的问题,旅行社没有推广的利润空间和热情,无法进行二次开发。夜游项目创意不足、不能推陈出新,无法形成热点和引爆点,广西夜间文旅消费市场亟须增大产品供给,并找到合理的空间载体与正确的表达方式。夜间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靠商家和项目的经营,还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动协调配合,例如广西一些城市目前的公共交通便利度不够,凌晨时段的公共交通服务尚未开通。还有广西各市尚未出台明确的安全标准等机制措施对夜间安全治理方面进行保障,夜间安全保障度仍有待综合提升。
从需求侧来说,一方面广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因此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夜间经济发展,仅仅凭借景区项目的广告宣传造势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地居民的夜间消费水平,而本地居民的夜间消费相对较少,导致了广西夜间经济热度低。另一方面,南宁等部分城市,客人多以商务和中转为主,很难慢节奏地去品味这座城市的夜色,夜游项目就没那么受外地游客青睐。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广西夜间消费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五、广西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和提升对策
(一)打造特色品牌,杜绝盲目开发
夜间经济发展无非就是夜游、夜购、夜食、夜读等方式,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创建中,很容易导致同质化发展,无法长远吸引更多客流及消费。因此打造夜间产品首先要根据本地“先天条件”,从“特”字下功夫,并且与符合现代生活的文化和创意相结合,深入研究本地文化内涵和城市风格底蕴,提炼区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地域特色,确立发展定位及主打方向,建立具有特色差异性的城市夜间品牌。其次,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开发一般是建立在一定的日间旅游发展基础或商业发展基础上,不是凭空出现的,要优先解决日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本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周边区域消费能力、外地游客的客流量基础、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是否能够满足增量人口及游客等,杜绝夜游项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开发而导致资金与资源浪费。
(二)提升创意理念,规划整体布局
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要发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必须“全市一盘棋”。从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的角度,各地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各个部门要统筹规划、统一协商,根据其特色文化旅游情况和夜间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推动一流旅游名街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布局规划。在进行传统夜市、商圈街区、景区的夜间改造升级过程中,要挖掘吸引力要素,提炼符合本地文化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串联城市地标,将美食、住宿、出行、旅游、购物、娱乐等产业相关要素进行业态化创新组合,创造文旅多维消费场景,形成文化、旅游、商业一体化综合发展结构。
(三)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夜间环境
在树立好理念,做好布局规划的前提下,各地应从政府的治理管理职能层面引导一流旅游名街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形成发展,加快建设完善交通、信息、设施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一站式”服务结构,增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便利性。比如,优化夜间交通服务,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增加公安、城管、旅游等相关部门的夜间岗位设置;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平台可通过制定深夜时间段的激励措施,丰富夜间交通服务保障;优化各类服务方式,如5G网络、公共WiFi 以及整体夜间装饰照明优化工作,突出城市特点。
(四)多种形式宣传,营造社创氛围
当今文化旅游品牌发展与宣传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各地要运用多维度的营销手段,借助旅行社、媒体等多种渠道一起做好宣传推广。例如制作当地夜间经济的宣传纪录片、开展多层次营销宣传、利用线上APP 小程序引进数字化体验,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地夜间消费体验特色。同时,营造“社创”氛围,引入年轻创新创意人才,进行社会化创新,聚集中小创新力量,让当地文化底蕴带给他们灵感、创作的欲望,软硬结合,创建“夜间社创网络”,扩宽创意来源。
(五)疫情防控常态化,探索发展路径
2021 年,虽然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然而境外旅游业形势依然严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创建和发展在人才队伍、组织模式方面需要探索一条特有的发展路径。在组织培养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可参照上海任用“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的做法,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夜间文旅消费的重要举措,培养一批本地的夜间文旅消费创意、策划、导游、导购及营销方面专业人才。有前期基础和条件的景区可以考虑上一些特色夜游项目,提升产品的卖点及品牌影响力。
附录一:2021 年广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附录二:2020 年“广西夜间文化旅游品牌”入选名单
接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