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2-05-06孙继辉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种子建设

孙继辉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发展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种子技术的研发服务越来越受大众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与责任单位需要以实际状况为基准,对种子技术的相关服务体系与建设水平进行强化,从而保障种子技术健康、稳定发展,供参考。

关键词:种子;服务体系;建设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13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4.6       文献标志码:A

扩大推广并实践应用良种是一项投入较少、收益颇高且高效的农业化增产措施。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优化发展能与农民共同完成农业优良种植目标。为有效推进改革我国种子管理体制,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市场监督的意见》。文件中要求贯彻落实农业的科学发展观念,有效推进种子服务工作的管理与改革工作,从而使种子的繁育、引进以及推广等技术服务工作更快完成,为农业的增收与稳定创建机会。

1 创建机制,保障种子技术服务健全

创新机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不断健全、建立种子技术的相关服务机构。在实际推进落实进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任职人员将自身所具备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如此,在机制的辅助与保障中,还应将种子技术服务的相关措施尽快实施与落实。

目前,在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下,大多数地区现有的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性不足,功能落实也存在明显障碍与短板[1]。为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相关管理人员务必要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不断改进与创新,在实际落实改革工作的进程中,需要严格分离“企”“事”“政”工作,逐步强化各个机构设置,有效缩减职能间的重复性。与此同时,为加快落实种子服务,还应强化生产与推广的关联性,将生产之前、生产时以及生产之后的关系理清并统一管理,有效提高推广体系的作用与职能。明确种子技术服务的单位性质,在保障公益性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追求效益,将经营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推进服务机构发展。

对于大多数种子技术服务站而言,其主要的工作是对新品种进行研发,以及整体把握新品种的性能与特征等信息,在实际搜集、储存、整理、推广的工作阶段中,有效传达经济信息与科技情报。

2 创新配套,推进服务良性发展

在配套技术的创新工作中,需要在使用的进程中将精加工、推广、种子生产及包装应用其中,而后才能顺利开展种子服务的技术性工作。在推广并应用种子技术的各个环节中,会遇到较多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开展种子技术服务时,应将种子质量放在第一位,注重合理分配不同品种农作物,从而推进技术服务机构内部结构的完整发展,在不断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强化农作物品种与结构之间的匹配度,从真正意义上强化种子技术服务质量,切实落实种子技术[2]。现阶段,种植业实际的发展形式、需求与种子的繁育、生产乃至精加工技术等无法相互适应,在后續应用时会出现较明显的协调性不足以及滞后性等问题,难以及时紧跟产业的既定发展趋势。

现阶段,包衣技术依然难以满足农业的生产需求,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对其所具备的使用率与普及率极低。种子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与延伸工作中,包装是全新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我国对此研究成果尚有不足,且行业中也并未确立明确、统一的规范与标准,不同的企业与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都秉承不同的标准与原则,导致市面产品品质鱼目混珠,繁多的种类与形式让农民眼花缭乱,难以从中挑选出品质上乘的农作物种子,对农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产生了极明显的影响,难以在真正意义上保障农作物的高产量与高质量[3]。在后续的发展中,种子技术服务机构也应以此为鉴,相关的技术人员与专家也应逐步重视包衣技术与种子包装,在统一的标准与规定之下,让农民轻松选择最合适、科学的种子类别,使其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丰收年。此外,种子技术服务的单位与人员也应紧抓市场产业化发展,为其自身发展所创建机遇,在与社会实际发展形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进推广多元化发展,让技术在研发之后通过良好的宣传后向产业化发展迈进,保障种子服务真正服务于民。

3 重点关注示范带动服务

无论在哪一行业、哪一领域中,服务都是最重要的发展内容之一,良好的服务能够更大限度地突出产品性能与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大产品的推广范围与推广力度。关注示范户、示范区等种子技术在实际推广进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并在推广的进程中对工作方案进行编制,综合考量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特征与综合素养,将组织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捋清[4]。从而促使工作方案在实际落实的进程中,将其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展现出理想的编制效果与状态。领导与管理阶层的人员也应该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在实施管理时细化工作内容,可以适当采用挂钩与分级等多种形式,从而让科研人员的绩效工资与项目内容存在直接关联,强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将种子的示范性工程以更加优良的状态建设出来,利用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从而促使在后续试验进程中,将新技术、新品种在试验中创造出样板,使推广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参与其中的农民也会越来越多[5]。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农民可以与组织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完成考察、参观等工作,从而逐步拉近农民与新品种、新技术之间存在的距离,通过体验强化了解种子的实际情况,加之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在农民实际考察过程中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并讲解不同种子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其在实际投入到农业中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等,更加科学地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选择恰当、合适的种子,在保障农作物健康的基础上,既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又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农作物的质量,不仅对农民自身的经济效益具备正面影响,更能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6]。

4 创建全新的技术服务与推广手段

在推广种子的技术与服务的进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以地域特色为依据,科学开展多元化、丰富化的推广形式。例如,在经营服务中增设技术信息、技术指导等内容,落实种子技术服务的推广目标。此外,地方政府对于优良的种子服务机构可以给予积极引导,从而促使各大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技术推广等相关工作中。既能有效解决推广种子技术进程中所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又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创新发展种子服务技术推广的工作,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推广与建设的进程中,还需要强化引进国外农业的先进技术,在引进技术的进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先学习先进技术思想与技术,扩大我国种子技术服务的研究范围[7]。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强化自身所具备的引导作用,促使各大企业尽快完成新品种展示区的建立与建设等工作,在相应的示范区域中,对于新品种的引种、示范以及试验等工作应集中化进行,为我国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加优良的技术、实践支持。就我国现阶段的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实际建设情况与种子产业未来的发展形式而言,农作物种子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而种子的品质、特色是吸引农民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高产、高质的种子往往能够受到更多农民的青睐,此类农作物种子也会在竞争中更好地凸显出竞争优势[8]。鉴于此,在未来的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中,研发技术的重点应该是开发优良品种。而相应的工作人员在拥有各方面极具优势的种子之后,也应该强化推广技术与方式等能力,从而才能在农民充分了解农作物与自身需求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种子。

5 落实并强化对种子技术的研究工作

加强技术研究的突破口之一是对种子服务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促使不同种子品种的示范、试验、推广以及评价等工序都可以在完整的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开展。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科学鉴定,进一步保障种子在后续实际的使用质量与使用效果。在使用种子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其规范性以及使用结果所具备的安全性[9]。

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搭建人员也需要为此设置单独部门,并部署拥有专业技能的工作,完成种子的研发、生产、培育、供应以及售后等各个服务环节,并将每一个步骤落实在实际过程中,使其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开展多元化、丰富化的业务模式,有效降低特殊事件的发生概率,使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将新品种的使用与推广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其拥有更丰富、多元的形式。将农民务农过程中的实际要求作为研究基础,在不断研发如何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需要加大对如何缩减生产进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危险与风险系统研究力度。

对于农民错误使用种子所带来的问题,种子技术服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强化推广、保障售卖,让消费者明确种子的正确使用方式,还需要不断强化研发技术水平,结合生态区的不同情况与状态,对相应地区的种植植被进行细致、精准地分析与探讨,使鉴定体制与品种试验统一标准,使种子技术服务体系的配套设置逐步趋于完善化、丰富化[10]。并逐步提升示范技术人员的技能,从而使其为研发种子以及相应技术奠定更加扎实且强有力的基础。在培育并推广种子的进程中,为有效保障整体运行顺利,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客观评价方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示范与教学,让种子使用的各个步骤简单且精细化,使农民后续使用更准确,让种子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农民创造切实的价值与利益。

6 尽快落实建设种子技术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共享农业信息

现代化、科技化的良种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无法脱离良种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的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县城与乡村的农业技术、种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工作主要归属于基层的种子技术服务站,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会直接面对各位农户,对良种研发及良种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桥梁式作用[11]。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与发展中,为了能更好地落实种子技术的推广使用与研发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建设种子技术服务基层的信息网络,让各个层级工作人员的信息都能不断向下级服务平台延伸,从而为农民创建更快捷、方便地获取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挥种子服务信息技术网络的实际作用与价值。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建立相应的反馈与评价系统,基层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余也需要收集农户的切实需求以及在生产进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状况,并结合具体问题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反馈。并由基层人员上报给上级,完成种子服务信息技术网络系统的信息双向传递功能。

将各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从而建立更加多元、健全的种子技术服务的推广组织,并在实际应用中逐步发展成为具备多个层次的良种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在推广良种技术的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包含民营化的多种科技组织和良种技术推广中的专业合作社。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需要极力倡导二者的服务与后续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使其能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种子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强化发展创建更具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12]。

对于农村与农业的工作来说,种子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技术体系能对其影响深远。在构建并探索良种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强化建设与投入,保障种子技术服务的推广逐步体系化。简而言之,种子技术服务的实质是将研发人员所研究的种子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的纽带与桥梁。因此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推广人员,甚至是农民,都应加大该项工作的建设力度,保障其得到贯彻落实与完善。

7 结论

建设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能最直接地对农民切实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各个层级的领导与研发人员都应着眼于全局发展,注重建设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在实际的建设中,遵循具体的操作方式,即创建全新机制保障种子技术服务的健全性,通过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有效推进服务的良性发展,重点关注示范带动服务,创建全新的技术服务与推广手段,进一步落实并强化对种子技术的研究,尽快落实建设种子技术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共享农业信息等6方面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能逐步强化农民与种子技术服务体系之间沟通的密切性与有效性,对该体系后续的服务性与公益性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万君,胡春红,李艳军.规模化还是多元化,抑或二者并举?——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1(5):22-23.

[2]孙瑞琦,余伟军,曾黎辉.德克萨斯组铃铛铁线莲胚胎挽救及促进种子萌发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9,34(9):1040-1046.

[3]李萬君,李艳军,李婷婷,等.政府支持如何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9(9):104-123.

[4]胡德活,林军,王润辉,等.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营建技术及应用成效[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35(1):23-28.

[5]王德欣,吴萍,季延海,等.西葫芦种子结构与发芽的关系以及提高种子质量的处理技术[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10):90-97.

[6]段非.玉米种子储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储存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243.

[7]张健明,李美兰.保障农民安康    助推乡村振兴——基于农村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机制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20(2):33-36.

[8]杨燕峰.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7.

[9]杜新盈,张永刚.种子技术服务站的职能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J].现代农业,2014(1):65.

[10]余世权,罗学芳,陈义轩,等.加快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思考——基于种子经营者角度[J].四川农业科技,2019(3):

74-75.

[11]沈雪林,林一波.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种子管理与服务的实践创新——苏州十五年“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经验[J].中国种业,2019(5):40-42.

[12]黄麒.种子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2):144-145.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种子建设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寒露
桃种子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可怜的种子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