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2022-05-06王祥红苏满
王祥红 苏满
摘 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与生长环境具有直接的关联。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病菌与虫害的蔓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产。在小麦的管理及养护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确保小麦的高质高产。基于此,文章以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及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小麦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误区,提出了具体防治对策。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10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小麦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微量元素,大面积、大体量的种植可有效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是小麦在种植期间,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造成区域内小麦减产、绝产,给农业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短时间粮食市场的失衡。
必须严格分析小麦的生长属性,解析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构设出更为完整的病虫害防治体系。达到源头管控、综合治理的效果,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农业人员的经济收入,稳固农业产业市场。
1 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及特点
1.1 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不同生长阶段,小麦受到的为害程度具有差异性。病毒、细菌的入侵,会损毁小麦结构,令小麦提前进入生长停滞阶段,甚至造成永久性结构损毁,导致小麦死亡。
病虫害问题是指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病害虫附着于小麦上造成的破坏。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病虫害的繁殖速度具有差异性,如果气候温度适合病虫害的生长,可能造成短时间内病虫害大面积蔓延,导致小麦生长质量下降。如果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病虫害,极易产生农作物中毒的风险[1]。
从小麦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来讲,防护措施不到位且受到不同地质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将诱发病虫害问题的产生与拓展。对此,必须深度结合小麦的生长特征及病虫害的产生原理,制订出更为完整的防治策略,提高小麦的产量。
1.2 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
第一,发病早。在大范围麦田种植环境中,受到栽培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小麦具有肥力高以及发育速度快的特征。此时麦田中小麦单体与周围气候形成一个小环境的生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病虫害的产生及蔓延提供了拓展空间。此外,受小麦个体抗侵染能力低下的影响,极易在小麦生长初期感染病毒,降低小麦的产量。
第二,蔓延快。伴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对于小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伴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小麦在种植方面呈现出大体量的特征。全域种植模式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但是随着整个农作环境的生态范围逐渐拓展,麦田冠层叶面积和湿度的提升将为病虫害提供宿主,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例如,某田区内部条锈病孢子蔓延速率试验结果显示,在田地种植早期已出现了病毒蔓延且叶片孢子附着率显著提升。
第三,種类多。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宿主集成的特性,在同一环境下为不同病虫害提供载体。例如金针虫、红蜘蛛以及麦蚜虫等,均会对小麦产生严重的为害。在病毒方面则是通过白粉病、叶枯病等,影响小麦的植被生长属性,降低小麦的质量与产量[2]。
从上述影响特征来讲,在既有的小麦生态环境中,会产生病毒与虫害并存的问题。尽管在生长过程中,生态自然链可能对内部的虫害问题形成天敌迁移的形式,但是虫害群落的覆盖面积远远高于天敌的捕捉面积,无法形成全面的抑制。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受到虫害的影响,产生交叉为害,导致小麦面临严重减产。除此之外,一旦小麦产生病虫害,其蔓延速度快、为害性严重,极易导致麦株大批量死亡。
2 小麦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2.1 蚜虫
蚜虫是小麦常见的虫害,小麦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小范围生态环境为蚜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蚜虫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通常情况下,蚜虫的暴发期处于小麦抽穗灌浆阶段,蚜虫的大范围覆盖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
2.2 锈病
通常情况下,小麦的锈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孢子会随风散落,其具备生长适宜性强、存活稳定性强的特点,会造成病毒在区域内大范围蔓延。当小麦麦秆或叶子上出现锈病时,多呈现出绿色斑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斑点转变为红褐色斑点,严重影响后期小麦产量[3]。
2.3 纹枯病
纹枯病是目前小麦生长过程中感染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通常存留于小麦植株的叶鞘以及茎秆区域。根茎区域处于小麦下部基端,很难被发现,当此类病理问题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时,已错过最佳防治时机。纹枯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外表结构,增加小麦茎秆的脆弱性,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极易造成小麦倒伏问题。
2.4 白粉病
白粉病的发生概率较大,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均可能发生,会伴随着小麦生长阶段的变化,呈现出范围式拓展。在小麦初期阶段,白粉病的表象特征以淡黄色斑点为主,在后期生长中斑点会演变成为椭圆形霉斑,其具有蔓延时间长、传播范围大的特征,会导致整个区域内小麦感染白粉病。
2.5 根腐病
根腐病一般指小麦植株中心位置出现菱形病斑。其发病区隐蔽性较高,不易被农业人员发现,会造成病斑大范围拓展,导致小麦根部出现腐烂。根腐病一般出现在抗虫害能力弱的植株上,其适应环境为土壤温度分化严重的区域。
3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误区
3.1 防治时间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控制病虫害蔓延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但从现有的处理形式来讲,农业人员对病虫害产生因素、时间的把控精度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极易出现救治时机延误或救治时机过早的现象。
纹枯病的产生及蔓延周期较长,当人们发现病害时,纹枯病已经形成大范围的蔓延,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部分农业人员防治时间较早,未能厘清小麦虫害以及天敌之间的所属关系,造成小麦害虫的天敌被提前消灭,进而在后期产生抑制效果不明显的现象。长此以往,不利于麦田生态环境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4]。
3.2 防治药剂
使用药剂是防控小麦病虫害问题的主要手段,受到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小范围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病虫害的蔓延速率。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受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会为不同病毒以及虫害的延伸提供生存场所。
一旦发生病虫害,农业人员需针对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以及蔓延趋势进行防控处理。但是部分农业人员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其仅仅是依据以往的种植经验进行简单防护。如果药物选择不正确,则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机,增加后期防控成本,降低小麦产量。
3.3 麦田浇灌
农田灌溉是促进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控制浇灌量可以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增加小麦的病虫害抗性。但部分农业人员在浇灌时,未能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缺水状态,造成麦田积水,产生渍害。或由于浇水量不足,造成长时间干旱,为病虫害提供衍生场所,增加前期的控制成本以及后期管理难度[5]。
4 小麥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综合性,需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外界影响因素,合理制订防控措施,确保防治技术的专管专用。实现成本管控,提升实际防治质量,增强小麦的产量,推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4.1 播种阶段
在播种期对小麦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控可以达到源头管制的效果,增强小麦植株的抗性,并降低成本资源的消耗。例如,在前期播种中,综合应用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定土壤的耕种指标,种植合适的小麦品种。如果此区域前几年均种植小麦,在小麦生长期间施用化肥可为小麦种子提供深层次的滋养,增强小麦种子的抗性。
与此同时,农业人员需清理种植区域的杂草,依据小麦生产模式施农家肥、复合肥等。在选好麦种后,工作人员需将50%辛硫磷乳油与水混合,加入小麦种子中均匀搅拌,或将2%立克秀药剂与水混合稀释,加入到小麦种子中充分搅拌。
此外,农业种植人员也可以采用包衣的方法,将混合类药剂包裹在小麦种子的表层,在小麦种植期间形成坚固平滑的药膜。在生长期间,伴随着小麦的发芽、出苗以及生长等,在根部进行有效防控,并随着小麦根系茎叶的生长,将药理性能传输到小麦的各个区域,增加小麦的防控性[6]。
4.2 出苗阶段
出苗期是小麦病虫害的多发阶段。在此阶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针对生长阶段的病毒及虫害侵袭特征进行针对化处理,避免病虫害大规模蔓延。小麦出苗阶段最为常见的病害包括锈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不同病状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性。雨水充足时期是小麦植株锈病的高发期,若农业人员未能及时处理,极易导致病害产生表象病害问题。
在病菌高发期,农业人员应采用农药喷洒的方式处理,抑制病害入侵。例如采用果盾农药,按照说明书合理配置药剂,对种植区域的小麦植株进行全方位喷洒,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纹枯病的传播范围较广,其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均可产生巨大的危害。产生纹枯病的主要原因是小麦根部及地下区域形成了真菌感染场所,造成小麦根茎受损,在根茎及叶片区出现斑纹问题。如果发现斑纹现象,农业人员必须进行整体防控处理。例如,喷洒果盾农药以及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小麦全蚀病一般是在小麦进入出苗期的第3周形成,并产生集中性、多元性的病害。此时,可以利用氟硅唑乳油或者思科等化学药物,对区域内的农作物进行喷洒处理,以增强小麦的抗性,实现对全蚀病的多方位抑制。
4.3 返青阶段
返青阶段指小麦从初始的幼苗阶段开始蜕变,是小麦产量的关键控制点,同时也是病虫害的多发阶段。从自然环境来讲,在小麦生长期间,外界气候因素为各类病虫害的繁殖提供了场所。从小麦生长阶段来讲,出苗阶段到返青阶段中,小麦自身的抵抗性较弱,极易受到病虫害侵蚀。
农业人员应针对各类病虫害的产生情况、小麦植株的感染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染病植株占总数量的12%~21%时,对染病植株喷洒果盾水乳剂,并记录喷洒时间,每12~14 d喷洒1次。
除此之外,为彻底根治病虫害,需要针对病虫害生长属性以及小麦植株的承载能力,配比杀菌杀虫类的药物。喷洒农药到发挥防护效果需要一定时间,应严格控制喷洒时间和频率,通常第一次与第二次喷洒应间隔13~16 d。可使用5%井冈霉素150 mL/667 m2加75 L/667 m2的水进行防治。
4.4 孕穗阶段
在小麦孕穗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农业人员需提高现场检测频率,严密观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严格排查不易被发现的区域,遵循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原则。从病虫害的产生形式而言,孕穗期一般以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为主。应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相结合的方式,对小麦喷洒混合杀虫药剂,可使用50%氧化乐果乳油64 mL/667 m2进行病虫害防治。
4.5 抽穗及灌浆阶段
在小麦抽穗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主要是以防控吸浆虫为主,使用一定浓度的氧化乐果作为防治病虫害的喷剂,对小麦植株的叶片以及根部区域进行喷雾防治。除此之外,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控小麦白粉病以及黑穗病。
农业人员可以采取粉安抑制病菌,但在药剂喷洒过程中应注意外界天气的变化,下雨天喷洒,雨水会起到中和农药的效果,从而降低药效。喷洒农药应避免曝晒天气或雨季,防止农药失效。工作人员应使用27%快杀灵乳油药剂与水混合稀释,通过混合防控效果应对复杂的灌浆生长阶段,同时应采用抗病性较强的各类药剂,增强小麦的防护能力。
4.6 农业综合化防治
第一,农业耕种前期的预防。小麦收割后,需对麦田区域进行灭茬处理,防止麦田中的杂草增加菌种基数。同时,应查验土壤属性,分析小麦生长期间可能产生的土质问题,并做好预测工作。
第二,物理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物理防治方法对小麦的伤害最小,但是成本较高。从害虫的生长习性来讲,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定杀虫灯,调整杀虫灯的高度以及区域内的布置数量,杀虫灯密度为3盏/667 m2,高度1.5~1.8 m为宜。
此外,可利用害虫的趋物性,将白酒、水、醋、糖以及黏合剂适量配比,均匀倒在草把上,并插在田间,对害虫进行人工诱杀。此类物理防治效果不会对小麦造成伤害,但是成本较高,需针对具体情况合理采用。
5 结束语
在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必须以环境因素、生长属性以及病虫害的产生原因为切入点,找出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重点,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整体防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可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控体系,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区域内的作物生长管控,为农作物创设自动化、智能化的养护场景,积极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蕊.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12):12-14.
[2]陈淑杰.山东省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65.
[3]蔡金辉.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6.
[4]姜振.关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5.
[5]刘新房.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28.
[6]李静娟,李永宏.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19(2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