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

2022-05-06宋慧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红薯

宋慧

摘    要:红薯俗称甘薯、地瓜、红苕,是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的一种旱地农作物,很多地区都把红薯当作主食看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用农产品。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口感甘甜软糯,因此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深得人们喜爱。在红薯种植工作中,很多农民采用粗放式、传统化的种植模式,导致产量较少、农作物品质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等。对此,文章分析了红薯种植特点,并基于红薯种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红薯;种植方法;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5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B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农作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红薯产量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又要红薯质量达标、口感较好。基于人们的需求,红薯种植技术不能“停滞不前,吃饭看老天”,红薯种植技术和管理应跟随时代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红薯除了具有食用价值外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例如对清理肠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前我国已超过20个省份都有红薯的种植产地。

1 红薯的生长特点

红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俗称地瓜、红苕、山芋、番薯、白薯等,原产地在中南美中热带地区秘鲁附近。我国红薯种植历史已有400年,在我国红薯种植范围十分广泛,红薯对生长环境并不苛刻,所以在南方、北方都可以种植,在同等生长条件下,红薯产量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产量。

2 红薯的种植特点

红薯的生长特点是喜光、喜温、喜肥等。红薯是一种短日照农作物,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有一定要求,属于不耐阴农作物。从红薯茎叶期开始,如果红薯光合作用时间长,使得红薯生长期长、长势较好;如果红光合作用时间短,使得红薯生长期短、长势较差,这会严重影响红薯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影响红薯生长态势。红薯日照时间最好在8~10 h,光照充足能够促进红薯开花、形成根部,而且光照良好能把營养物质转移到根部,促使根部的根块加大膨胀,增加红薯产量[1]。

红薯喜温怕冷,红薯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是25 ℃,环境温度低于15 ℃时会停止生长。红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红薯在发芽阶段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 ℃,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红薯出芽率。红薯在幼苗期的温度应在22~25 ℃,比出芽期的适宜温度高,茎叶期的温度应不低于16 ℃,否则红薯会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8 ℃会出现大面积的枯萎、死亡。根块温度适宜在22~25 ℃,适宜温度会让红薯在各个生长期间都生长得非常良好,要保证根块数量大以及产量、质量稳定,从而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2]。

红薯对湿度的适应力强,土壤湿度应在60%~70%,适宜湿度和水分条件可以满足红薯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出芽期、幼苗期、茎叶期、结果期等阶段的土壤湿度应在60%~80%。湿度过低会影响根部生长缓慢,会出现弱苗、矮苗的情况,根块期土壤湿度应在60%~70%,能有效促进根部的膨大,这时湿度不适宜太大。如果遇到下雨天要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田间积水,提高排水能力,增加红薯产量。

3 红薯的种植技术

3.1 前期育苗技术

红薯育苗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优质的红薯幼苗可增加红薯产量。健壮的红薯苗发根时间较早、抗逆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结红薯较早。老蔓以及弱苗发根时间较迟、茎叶生长速度较慢、抗逆性较差。如果采用的栽培技术和生长环境都相同,那么壮苗和弱苗的产量相差20%,所以培育壮苗十分重要。

在选择完壮苗后,选择苗床是前期育苗技术的一种,红薯育苗地应选择无菌、无病、光照充足、地势较平坦、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红薯耐酸,土壤酸碱值可以维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pH值在5.1~6.7为最好的状态。选择苗床面积时应确定种植红薯数量,苗床宽度为1.3 m左右,排种后可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温度、湿度[3]。

在选择苗床后,应先思考排种顺序,以斜排、平排为主要的排种方式。坚持以大薯排种距离大、小薯排种距离小为原则,这样的排种顺序有利于苗床管理。红薯排种时要注意头部和尾部,不能倒着排种。排种后再利用较细的土壤填满红薯排种缝隙,覆盖土壤厚度要保持一致,然后利用发酵后的肥料、化学肥料与细沙均匀覆盖。

前期育苗在施肥方面,应在苗床上施用发酵后的牛粪或者马粪,在苗床上均匀平铺,垫平后,硫酸铵施用量为100 g/667 m2,硫酸铵可以显著提高红薯苗生长质量,增加红薯产量。在实际种植期前7 d施加氮肥为之后的壮苗做准备。

在前期,育苗工作之后是繁苗工作,当红薯薯种长出的苗长度高达25~30 cm时可进行假植苗的移植。如果分枝较多可以清理2~3个分枝,让红薯根部获得更多的养分。但是在假植苗节数到6~10个节位时可进行摘心打顶,促使红薯分枝,以达到养分输入至根部的目的。

3.2 起垄、整地技术

播种前深耕技术可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深耕可加厚耕地活土层,让土壤土层变得疏松,加强土层透气性,有利于红薯根部的生长发育和根部膨大。耕地深度为25 cm,耕地深度不宜过深,深度不超过30 cm。

红薯经常采用的作垄技术是高垄栽培技术,这种方法对增产的效果比较显著。作垄种植技术有利于雨季排水和分解有机物质,并且对提高地表温度有很大效果。作垄地块在白天光照充足,由于垄间面积较大,所以温度升高的速度较快;在夜间光照不足,由于垄间面积较大,所以降温的速度较快,因此昼夜温差较大,可提高红薯甜度,有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养分积累。那么作垄时要求垄直,垄的基本面平整,垄间距离均匀并结实,垄内没有硬块,垄高在30 cm左右有利于抗旱[4]。作垄方向一般由东向西,便于红薯能接收更多的光照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在整地、起垄后期科学施肥,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为原则,施足底肥才能提高红薯产量。每667 m2施农家肥3 000 kg、复合肥50 kg作为底肥。把底肥均匀地施在垄间,并且保证农家肥发酵完全,完全腐熟。追肥应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第一次追肥是在栽种后7 d左右,又稱促苗肥。在红薯植株旁边开沟追施氮肥,施肥量为6 kg/667 m2,达到促进红薯幼苗快速生长的目的。第二次追肥是在红薯正常生长后30 d左右,追肥硝酸铵和硫酸钾复合肥,标准施肥量分别为每667 m2施加5 kg和20 kg。最后一次施肥时间在红薯生长后期,每667 m2施草木灰100 kg,并兑水500 kg,浸泡4 h左右,取上方的清液灌入裂缝,灌溉后用土封严裂缝。

3.3 栽植技术

栽植前可用选种育苗技术,并栽种壮苗。壮苗的茎粗和茎叶较大、苗体重量较大、生长较健壮、器官发达、抗病能力强、栽种后返青速度较快。

选苗后进行插植,种植红薯插植方式有直插、斜插、平插。综合考量土地位置、地下水和当前季节降水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插植方法。插植方法对红薯苗成活率、红薯薯块的形成和膨大都有直接影响。

直插比较适合薯苗较短时,薯苗垂直插入土中2~3节的程度,其余露在土外,深度在8~10 cm。直插的优点是插植深度较深,薯苗可以吸收下层水分和养分,抗旱能力和抗贫瘠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因此,直插适合在比较贫瘠的土地栽种。

斜插是把长度为20 cm的秧苗斜着插进土壤中,要以45°斜插入土中10 cm左右,苗尖露出1~2节,然后再从另一端斜面用工具把土覆盖在秧苗上,使其顶端露出。斜插的优点是操作较简单、入土较深、抗旱性较强、成功率高、劳动强度较低。因此,斜插比较适合在干旱的土地栽种。

平插时应将垄间开出宽度为3~5 cm的浅沟,把薯苗水平放入浅沟3~5节,然后盖土压实,外部露出2~3节,使其叶片多数露在土壤的外部。由于土壤中茎节较长,又是水平栽种,所以薯苗结果条件基本一致,插苗深度较浅,入土节位都处在较好的土壤环境中,薯苗结果的时间早、块数多、膨大快。与此同时,因为苗茎在土中节数较多,所以薯苗结果位置较高,大小均匀,红薯产量和质量较高。平插比较费时费力,抗旱能力较差。因此,平插适宜在土壤环境良好、多雨或者水分灌溉充足的地区[5]。

在进行插植过程中选择浅插,薯苗栽植深度较浅,入土的各个节位都在土壤土质疏松处,因其透气性较好、昼夜温差较大,这是薯苗结果的理想条件。深和浅的程度都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来决定。一般丘陵比较干旱、季风较多、温度较低的地区栽种插植较深。而对于温度适宜的平原地带、四季风力不大、温度适宜的地区,栽种插植较浅。做好带水栽植,在合适的条件下薯苗各个节位遇土生根,能及时供应水分,从而让薯苗和土壤紧密贴合,增加结果数。红薯栽种密度要科学化、合理化,种植密度控制在4 500株/667 m2,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特征、土地实际贫瘠程度和当前季节调整数量。

3.4 高垄密植

要想大幅提高红薯产量,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垄密植的方法。当红薯植株长至一定高度、红薯比较成熟的时候,可以把垄地中的土挖出,堆放在红薯两侧,这时阳光对红薯植株的照射面积就会增大,红薯的光合作用就会加强,充足的光照会直接促进红薯植株生长。堆放在红薯两侧的垄土会提高红薯地垄高度,当地垄高度提升后,红薯植株根系就会更好地生长,红薯根部是吸收并存储营养的主要部位,根部的扩张可以促进红薯植株良好地生长。一般情况下,红薯地垄的高度最多可以维持在30 cm左右,在增高垄地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薯产量,可把植株移植到左右两排,这样一来可增加红薯种植密度,从而达到提升红薯产量的目的。

4 红薯种植的管理技术

4.1 肥水管理

红薯是以根系为主的农作物,所以根系较发达,根部吸收肥料的能力较强,对贫瘠土地的耐性较好,要想高产必须要施足肥料。红薯主要吸收的元素是氮、磷、钾。需要钾元素最多,其次氮元素,磷元素最少。红薯整个生长期应避免土壤含水量较多,从而产生渍水的现象。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肥水管理,保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生长,从而获得较高产量。

在种植红薯15 d左右根据红薯生长情况及时施肥,如果田间有补栽苗可以适当多施肥。施肥以氮元素为主,这一阶段是红薯的返青阶段,需水量较少,所以消耗养分较少,一般不怎么施肥。如果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在红薯生长阶段要注意垄间排水,防止涝害。旱情较为严重时应及时灌溉,灌溉可使用喷灌和滴灌,漫灌水位高度应为垄高的1/3。在红薯分枝结果期到生长期,此阶段的重点是控蔓促生枝,在栽种后的45 d前,薯苗需水量较小,垄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度。在茎叶封垄时,需水量增多,土壤湿度应保持在70%~80%,然后根据薯苗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在栽种后的60 d左右,结合实际情况大量施用钾元素。每667 m2重施草木灰100 kg和硫酸钾6 kg。

在薯块膨大期,此期间薯苗生长态势趋于稳定,应保持土壤湿度,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平衡,要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于茂盛,也要防止水分过少造成减产。在薯块膨大期,茎叶颜色变淡,这时是积累薯块淀粉的重要时期。对于叶片早衰地区,可以喷淋少量氮肥,并且适当灌水。

4.2 病虫草害管理

杂草会与地上部分薯苗争夺生长空间,也会与地下部分薯苗的根部抢夺养分,从而影响薯苗的光合作用以及土壤的通风性、透光性。同时,部分杂草品种还会导致薯苗结果畸形,让红薯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恶性杂草一定要及时拔除,红薯田间除草工作可以利用除草剂,也可以利用人工精确除草。相对于除草剂除草来说,人工除草更加精确,更能减少农药对于土壤的污染,缺点是会增加农民劳动强度。

4.3 病虫害防治

在选苗时可选用脱毒的薯苗,经过改良的薯苗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红薯苗在生长期病虫害较少,红薯的虫害一般以麦蛾、天蛾、白飞虱为主,这些虫害大都是食叶性害虫,以咬食叶子为主,虫害严重时会使全田间的叶片损失率达到3成左右,严重影响红薯苗的光合作用。防治病虫害可使用乐斯本乳油溶液、丁硫克百威溶液,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浓度进行喷雾防治。

红薯白飞虱是田间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多数都散落在叶片背面吸食叶片汁液,从而导致叶片下垂、不挺直,影响薯苗的光合作用,减少红薯产量和质量。白飞虱防治办法是利用白飞虱趋黄特性,在田间悬挂黄色诱杀板进行防治。

4.4 收获管理

选择适宜的時间收获红薯,气温在15 ℃时可以进行收获,收获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会降低红薯产量和品质,在收获时尽量减少对红薯茎的破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把红薯藤蔓割掉一部分,光照2 h后进行收获,保持红薯外表水分,增加红薯贮藏时间。比如,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秋季的时间比较快,温度下降比较急剧,所以在种植红薯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气温变化。通常情况下,红薯植株种植温度在15 ℃时就会停止生长,温度在9 ℃时红薯果实就会出现很明显的冻伤,温度在15 ℃时可收获红薯,从而避免红薯出现冻伤的情况,影响红薯质量以及产量。红薯采收的时间通常在霜降前后。除了要注意红薯采收时间以外,还要注意红薯采收时锄刨的过程,在锄刨的过程中切忌不要破坏红薯表皮,如果在采收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会破坏红薯表皮,从而使得开裂的红薯没有办法长时间贮藏。

5 结束语

在红薯种植培育期间,农民要合理使用种植技术,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了解红薯生长特点,合理使用病虫害防治方法,制订科学化、合理化计划,保证红薯产量高、品质好,提高农民收入,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赫云建,王晓斌.红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21,44(2):12-13.

[2]郭琦,赵建武.红薯高产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8):93-94.

[3]联办财经研究院课题组.一二三产融合农业规模化,塌陷区域增产增收——金沙河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J].中国对外贸易,2020(3):26-29.

[4]朱西光.红薯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95,199.

[5]杨志国.红薯种植与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7):19.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红薯
我挖到了大红薯
童年的红薯窖
寻找红薯宝宝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有趣的挖红薯
红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