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在乡镇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2022-05-06朱瑞
朱瑞
摘 要:近些年,我国乡镇经济中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在乡镇发展、农户增收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邓州市实际,该文对当地乡镇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服務于乡镇经济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乡镇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镇经济;农业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8-0155-03
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即为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化[1]。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农业的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作为基层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广大的乡镇地区由于受信息渠道狭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对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不利。为了实现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业的高效发展,乡镇地区需要结合当前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化,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邓州市地处河南省境内,农业人口160万人以上,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总计达到16.49万hm2左右,粮食产量常年稳定超过14亿kg,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有“国家超级产粮大县”之称。近些年,当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服务设施传递农业信息服务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邓州市粮食安全生产、农业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孟楼镇处于邓州市的西南部,当地近些年积极响应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政策,逐步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化,对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邓州市乡镇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
1.1 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络基础设施 当前,邓州市结合当地各乡镇的实际需求建设了十几类信息服务平台,包括邓州市政府信息网、邓州农业农村局信息网、邓州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邓州电子商务平台、供销e家邓州农村电商平台等;除此之外还有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构成部分包括微信公众号、网店等,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实施。目前,邓州市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上可以为当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服务,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1.2 乡村、农户农业信息化终端接收设备 通过对邓州市各乡镇农村地区的调查,在2020年之前各乡镇电视机数量总数达到56.4万台,平均入户率超过125%;移动电话的入户率达到140%,数量为63万台以上;广大农村地区电脑、宽带的入户率分别平均为8%左右和60%;邓州市共有28个乡镇,行政村或社区的数量共计626个,村村通宽带、电话,每户均有手机,每个村均有上网条件,为农村地区更好地接受农业服务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1.3 农民对信息化服务的认知及应用 近些年,随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民在接收使用农业信息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邓州市各乡镇农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技术明白纸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农业技术信息的比例达到90%,其中,有通过观看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获取信息服务习惯的农民占比60%;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农业信息查询、接收、应用的农户占比50%左右;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农产品等采购的农户占比20%左右。
2 农业信息化服务于乡镇经济的主要途径模式
2.1 通过网站对相关农业信息进行发布,满足有需求的农户上网查询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信息网站”(主办单位为邓州市农业农村局)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农业技术、政策法规、新闻资讯、农事指南等。有关农村乡镇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政策等及时在网站上公开发布出来,农户可结合需要自主在网站上搜寻。该网站主要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种田能手、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其通过查询、吸收、使用等享受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2.2 通过个性化服务,实现农业信息技术的定向传递 个性化服务由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资经营户等开展一对一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深入到田间基层,通过面对面指导的方式进行技术帮扶,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技术指导。目前邓州市经过农业技术人员个性化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对象150家以上,服务面积超过2.92万hm2,培育的涉农龙头企业3个以上,对县镇经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农业信息化的成果。
2.3 通过广播、电视等开办农业技术相关的专栏讲座 邓州市的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加大与邓州广播台、电视台的合作,创办了一些专题栏目,如“农业技术指南”“乡村采风”“农业科技进万家”等。通过这些专栏,专业人员定期基于当地的农事时节针对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展专题讲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农业类节目就该市各乡镇基层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的供应及需求实际等进行定时播送。近些年,当地针对广大农业生产者举办的专题技术讲座超过50期,有利于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优势。
2.4 通过印发科技小报等方式对农业信息、相关政策进行宣传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与科协联合创办了《邓州科技报》,将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上的供求信息、有关国家及地区惠农方面的政策等及时向乡镇、农村地区发送。目前邓州市结合当地乡镇发展实际共计印发了24期,总计数量超过100万份;除此之外,还通过不定期的方式发送了超过10万份类型多样的技术宣传页等。
2.5 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农业技术等信息 在各地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当地农技人员结合需求编辑一些具有较强时效性的短信,如播种要点、病虫害防控要点、草害防除要点等,借助各类平台向广大农户、农业合作社等发送。
3 提高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3.1 明确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责任 在乡镇农业经济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其责任主体即为政府,因此要在乡镇政府工作的日程中将农业信息化的推广管理纳入其中[2-3]。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对相关的保障措施予以完善,在推进阶段落实到位,就承担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年度目标方案等按照统筹、循序渐进的准则进行详细科学的制定,并在年度考核指标中将执行情况纳入其中[4]。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并确保有专业人员、管理结构配套,对信息化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实施跟踪问效机制,结合年度考核结果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
3.2 加大政策、服务、资金等保障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等的支持,在政策、技术、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创新活力,将更多优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吸收到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来,鼓励其在各乡镇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对配套的硬件设施及软件均有一定的要求,必须确保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提高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以实现发布信息标准的统一化,快速实现涉农相关数据的更新。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拓宽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推广应用途径[5]。
3.3 不断构建、完善网络服务体系 不断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网络体系,从多方面对多个来源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资源进行准确、及时、完整的分类与应用,为乡镇经济发展、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大量的信息支撑。乡镇部门可加大与媒体资源的互通,将传统的媒体资源优势与新时期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合作共建,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共享[4-5]。如传统媒体的优势为有较大的辐射范围、传播快、服务能力强,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农村广播电视等网络资源的建设,最大化降低农业经济网络信息化运行的投入,整体提高乡镇经济中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水平。
除此之外,对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加大示范平台等的建设,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包括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农户积极参与、政府扶持等),在基础设施较好、条件允许的乡镇不断探索建设示范基地。目前,乡镇中网络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覆盖,在资金不足、政府不重视的情况下,广大农户应用信息化的意识不强,因此可通过网络示范平台、基地等的建设,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并亲身体验,提高其积极性,以点带面提高乡镇经济中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及推广水平[6]。
3.4 加大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信息化应用主要是针对广大农户等。目前乡镇群众整体知识储备、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水平不高,对当地农业信息化的推广力度及效果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广大群众进行培训,包括远程网络教学、现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一对一技术指导等,不断提高农民应用网络信息化的基本能力,进而逐渐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乡镇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重视人才培养 近些年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国乡镇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较快,成效明显,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乡镇在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时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人才的缺乏非常关键。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乡镇很多年轻人外出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以老人居多。受有限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老人不了解农业信息化,推广时其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引进、制定激励措施等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乡镇经济建设中。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求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给予更多的重视,确保其在乡镇工作开展中可以实现信息化技术的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效率[2,6]。
3.6 做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水平,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尽早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示范基地建设等方法,让广大农户可以接触到农业信息化,切实感受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形成全面的认识,确保更多的群众接受农业信息化并积极参与[7]。
3.7 充分整合各项资源 为了尽快实现乡镇经济中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提高信息化水平,需要乡镇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对现有农业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做好宣传工作,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农业经济信息数据,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8]。当前我国乡镇区域内互联网、计算机等基本得到了普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为农业信息化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建立的农业信息互联网平台,广大农户可以实现生产经验、技术等的分享,可以在平台上搜寻自己需要的技术,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9]。
4 结语
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工程建設属于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开展,应提前进行统筹、合理规划,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加大培训、吸引外界力量参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及资金保障等形成合力,推进乡镇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治海.“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0):71-72.
[2]张灿光.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概述[J].首席财务官,2018,14(12):58-60.
[3]武捷.试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8):5.
[4]丁培艳.乡镇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8):66,68.
[5]方金华,邹志明.开化依托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4(10):39-40.
[6]杨国英,吴晓霞.运城市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5(24):28-30.
[7]孙大光,高雪莲,李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24):278.
[8]王哲毓.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4):182.
[9]王秀峰.关于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及发展状况[J].河南农业,2017(10):50.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