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5-06刘小雪徐志敏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安康市产业链

刘小雪 徐志敏 李勇

摘 要:该文介绍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康富硒茶产业在产业链链接、龙头企业作用、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校企合作培育人才、延伸茶产业链、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市场竞争优势、加快与电商行业合作发展等促进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富硒茶;产业链;安康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8-0063-03

1 安康市富硒茶发展现状

安康市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海拔落差大,云雾缭绕,四季分明,春暖干燥,雨量丰沛。常年湿润温和的适宜气候与依山傍水的天然富硒区域,造就了独特的富硒茶。较于其他茶叶,富硒茶具有耐冲泡、品质高、纯天然、富含硒元素的特有优势。安康富硒茶是陕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始于西周,盛于唐宋,是古丝绸之路丝茶产品的重要来源,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代时,紫阳毛尖作为皇家贡品中的佳品,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目前,安康富硒茶在省内外乃至国外都享有盛誉。

安康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雏形显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贸易的市场主体清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截至2021年底,安康全市茶园总面积达72.75khm2,茶叶总产量达46.5kt,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74.3亿元,茶叶出口额占全省的94%,315个贫困村、4.7万贫困户实现了“因茶增收、因茶脱贫”。

2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人才匮乏 许多人认为茶行业是一个非技术型科技含量低的行业,这显然是错误的。茶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茶行业人才的培养从低层次往高层次培养有着固然的难度。优质茶叶生产培育多处在偏远山区。据调查,安康富硒茶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安康市所辖9县区的82个镇办,具体为:汉滨区14各镇办、汉阴县6个镇、石泉县6个镇、紫阳县17个镇、岚皋县12个镇、平利县11个镇、镇坪县5个镇、旬阳县7个镇、白河县4个镇。这样的生产地区受自然环境、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从人才学历结构分析得知,结构偏低,不能适应开放发展的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仅178人,占4.7%,本科以下人员1345人,占28.8%。由此可见,偏远地区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运行机制,学非所用、用非所专的现象十分普遍;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有一技之长的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另择他路;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群众基础好的人才,因为学业、资格、年龄等原因不容易加入茶产业相关单位。

2.2 产业链链接不紧密 目前,安康富硒茶产业链中企业之间关联和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还存在不少薄弱之处,严重影响了上下游之间的有效协同配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一是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富硒茶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基础研发不成熟,相关技术成果仅有少数达到产业化水平。二是一些非農产业的工商业资本进入富硒茶产业,由于缺乏农业生产和涉农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出现了产业链核心环节效率低下、富硒产业园区整体盈利水平不高等问题。三是富硒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专业化的营销、售后服务程度低,“富硒茶产业+X”的产品少、宣传力度低、品牌影响能力弱,安康富硒茶叶面临着销售范围窄、消费者群体小这一销售困境。

2.3 龙头企业发挥作用有限 龙头企业肩负着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通过龙头企业可以内连千家万户、外接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产业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制造业龙头企业发挥了强大的组织调动能力,迅速组织生产甚至快速转产,保障防疫物资的供应。在复工复产时,龙头企业也率先带动起来,引导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恢复,而安康市富硒龙头企业作用的发挥尚不充分。虽然安康市已有60余家规模以上富硒食品加工企业,但从事富硒食品深加工的企业数量不足1/3,大部分富硒食品产品仍停留在初步的简易加工而缺乏对富硒食品的精加工,富硒食品的产品效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地展现。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企业科技含量低,缺乏良好的创新氛围。据了解,陕南在扶植富硒产业发展的对象和受惠企业的选择上,多关注于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而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在行业中的作用关注不足,致使许多规模不大的企业被忽视,限制了产业的横向整合。二是资金链压力大。茶产品企业的发展运营需要边生产边购进先进设备用来进行技术改进,同时还要投入资金加强和扩大茶叶原料基地的建设,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方面的需求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迫切、更短缺。受疫情影响,2020年部分龙头企业生产量明显降低,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各企业收入降幅明显,从而极大地制约了茶产业大型龙头企业产生和发展。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工商企业与农民间紧密的股份合作关系,需要建立在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之上。但是不论是农民还是企业,对于分担风险的意愿都不强烈,这是目前利益联结机制松散的重要原因。

2.4 销售方式单一 安康茶叶属传统农业,历来生产经营分散,茶叶生产加工和茶叶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据笔者本次走访调查得知,安康富硒茶销售方式以集市贸易和专卖店销售为主。集市贸易者销售的多为新茶、初制茶,散装且产品种类单一,不具备商标,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专门店所售茶叶产品种类齐全,有各种小包装茶包、礼品茶、散装茶等,价格区间大,品质差异也较大。目前,许多品牌的茶叶也进入了安康市的各个超市,但因为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对其缺乏了解,只有极少部分顾客将其纳入购物范围。同时,当前茶叶整体供过于求,茶叶逐步沦为降价促销商品,甚至从超市货架上被淘汰。

3 促进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校企合作培育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方面,安康本市依托安康学院人力支持,2021年10月13日,安康市乡村治理人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二期)“茶叶加工制作”实训课程在安康学院江北校区开展。下一步,学校还将开展“红茶加工制作”的实训课程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员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乡村振兴事业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校企共同肯定了安康学院及安康富硒茶企业对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的辛勤付出。共建乡村振兴学院既是助力安康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加速器与孵化器,也是安康富硒茶企业与安康学院共同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扶志扶智新路径。对未来工作提出了以下4点要求:一是高站位理解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意义;二是高水平加快建设步伐;三是高起点谋划共建工作;四是高效能推动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工作。

企业与省内多所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坚持“基地共建、人才共育、结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借助全县生态环境、交通区位、基础条件、地域文化、生态旅游等优势,精准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点和风险点,精准对接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主动融入,大胆创新,努力为全县乡村振兴探索路径和经验;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优势,着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摇篮,进一步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携手打造产教融合、共育人才、稳定多赢的合作关系,共创美好的未来。

3.2 延伸茶产业链 现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茶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消费者喜好,瞄准市场,注重效益,研制“富硒茶产业+X”产品,将富硒茶产品与观光、养生、衍生品、文化等方面紧密结合,满足消费者多种类、多层次的需求。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人民群众收入显著增长,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不少群众已经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旅游成为了我国居民节假日必不可少的家庭、朋友间增进情感和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方式。安康市作为生态旅游文明城市,享有“秦巴明珠、生态安康”的美称,旅游业的发展为安康市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安康富硒產品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将富硒产品融入旅游业之中,打造“富硒茶产业+旅游”,以本地特色茶产业为依托,发挥安康市环境优美的优势,充分与餐饮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多途径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在立足本地区的茶文化特色基础上开发特色旅游,既发扬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又带动了当地乡村发展;既增加了富硒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安康富硒产品。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禁止市场上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在全省及至全国维护好安康富硒茶产品的品牌信誉。

3.3 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一是龙头企业提高认识,强化使命担当。在主导茶叶区域发展的中心地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促进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创办研发机构,集中科技、资金等各种因素,并联结企业的特征描绘企业发展蓝图,使企业从单纯生产型向研发型过渡,建成一批高标准的科技茶园,力争在同行业中成为领跑者。龙头企业应引领茶叶种植在企业化运作中实现优化,加大夏秋茶采摘和深加工,实现茶园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控。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上的跨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改造传统落后的茶叶生产工艺和生产阶段,通过与院校、科研单位等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企业自身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利用安康富硒茶资源优势,提高安康富硒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加强农企之间的利益联结。继续加强调整和优化茶叶种植结构,全面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茶产品科技含量,全面推进茶园种植标准化建设和加快无公害茶产品生产步伐,不断提高茶园产品品质,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夯实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在利益联结机制方面,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茶园反租倒包”3种模式立体式交叉联结,保障经营主体、“村社一体”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有效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3.4 加快与电商行业的合作发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电商在线营销、在线交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节约成本,避免物理接触,减少中间环节等优势。电商销售方式起到了抗疫情、保民生、活经济的重要作用。自2020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农副产品滞销的困境。线下市场、物流受阻,传统商务受到极大冲击,而电商却迎来了机遇。安康市富硒茶产业要抓住机遇,调整思路,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富硒茶产业+电商”有效衔接,支持电商和线下物流快速发展,开辟新思路,拓展新渠道,积极发挥电商优势,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期间,安康市县官员“打卡”直播间,变身主播进行销售、公众号推文、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安康富硒茶的销售渠道,增加了茶农收入,提升了安康富硒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农业品牌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35.16亿元,位居全国第20位,品牌收益2.11亿元,位居全国第19位。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从侧面反映了安康市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方面的建设成效。近年来,安康市以“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为契机,充分整合市县区资源,持续提升“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业价值,现有164家企业授权使用“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仕良.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建议探讨[J].绿色科技,2016(08):220-221,223.

[2]李勇.陕西茶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50-154.

[3]乔雅洁,李勇.产业兴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基于18个样本村的茶产业调查数据[J].江西农业学报,2019(9):132-138.

[4]李勇,唐德剑,祁蒙.安康市富硒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09):169-17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安康市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