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乡村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2022-05-06王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3月6日下午,习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又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综合提升,进而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更是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践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對乡村产业功能的特殊性重视不够。与城市集聚资金、人口、技术、创新等要素的功能不同,乡村更多地承担了保障粮食安全、提供良好生态产品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功能。乡村产业振兴不是照搬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也不是把城市的低端产业向农村转移的过程,应注重从乡村与城市功能的差异出发,打造乡村特色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
二是对城乡要素流动的双向动力培育不够。乡村产业振兴关键是要考虑双循环格局下城乡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但目前大多数地区,土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仍然向城市单向流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内在潜力难以发挥,亟需产业要素在城乡之间形成双向流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对农民创业的新动能激励不够。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帮扶政策还不够精准,农民获取创业服务和信息渠道有限,创新创业活力不足。
为此,应构建以乡村特色为基础、以城乡融合为推力、以农民创业为抓手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稳定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建议:
一、以自然和文化为基础衍生新业态,夯实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遵循乡村区别于城市的自然和文化功能特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特色的乡村文化为基础,催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产业等新业态、新产业。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大中小型产业圈共存的可持续产业体系,形成乡村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以要素流动为核心促进新融合,形成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城乡融合带动产业要素的双向流动,才能真正盘活城乡优质产业要素并兼顾脱贫攻坚时期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在实践中,要立足当地特色,针对城市市场需求,引导乡村产业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要引入先进技术,与大企业合作,适度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城市资本“下乡”和农民返乡创业提供产权保障、利益分配机制,达到农村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以创业为手段培育新动能,助力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其主要途径就是鼓励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与城乡产业要素相结合,进而创造新价值,形成产业兴旺的持续动力。脱贫攻坚的胜利为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在互联网、现代化交通及物流系统的支持下,乡村已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与条件,以“互联网+”催生农民创业,已有诸多很好的实践。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民作为创业者的角色,为农民与农村要素相结合实施创业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如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清理出的资源优先供给农民创业者使用,为乡村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创业行为提供政策保障等。
(王红,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本文为王红同志代表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大会发言/责编 张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