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崇爱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特性及评价

2022-05-05李红明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风化软土裂隙

李红明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1 序言

崇爱高速公路主要处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境内,广西山字形构造南部,十万大山北麓余脉山地丘陵带,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大体一致。路线主要呈南西—北东方向平行展布,总体地势东、南部高,北和西北部稍低,明江河谷平原低平。十万大山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呈带状分布于广西最南部,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贵台镇,西至中越边境。路线途经亭亮镇、明江镇、东安乡、峙浪乡、爱店镇,总体由北向南布设,全长55.174 km。本文通过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条件特性分析及评价,为沿线各构筑物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1-3]。

2 地质环境概况

2.1 地形地貌

工程沿线地貌类型主要为:剥蚀丘陵地貌,山丘连绵起伏,高差40~140 m,长约30.6 km,占路线总长的55.45%;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长约10.24 km,占路线总长的18.56%;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长约6.2 km,占路线总长的11.24%;溶蚀峰丛洼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峰丛林立,长约8.14 km,占路线总长的14.75%(图1)。

图1 剥蚀丘陵、溶蚀峰丛洼地地貌

2.2 地质特征

区域地处南岭纬向构造带西段南缘,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南端。受两个构造体系影响,加上西部受康滇“反”字形构造的干扰和西北部右江构造的影响,导致沉积建造复杂多变,岩浆活动剧烈频繁,褶皱断裂非常发育。沿线地层由老到新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除第四系外,侏罗系分布范围最广,岩性以泥质砂岩、泥岩为主,还有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岩、酸性火山岩、角砾岩等。

2.3 水文地质

工程沿线地下水按岩性及其赋存形式、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构造裂隙水、火成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等四大类型,其中碎屑岩构造裂隙水分布最广。项目所处区域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3 不良地质体特征

受区域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影响,沿线地层相对比较破碎,基岩风化程度较高,岩石软硬不均,同时受到岩层、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影响,浅表层岩土体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崩滑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勘察成果资料,本项目不良地质主要为浅层滑塌、崩塌、岩溶、危岩、特殊性岩土等[4]。

3.1 浅层滑塌、崩塌

主要发生于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及部分裸露的裂隙发育的基岩中,由于地表植被被破坏,或随意开挖,加上长期受雨水冲刷而造成浅层土体的小规模滑塌。侏罗系地层以强风化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基岩表层风化程度较高,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多呈碎块、碎片状,成层性差,这为滑塌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图2)。

图2 滑塌、崩塌地质体特征

3.2 危岩、岩溶

此类地质体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区,根据现场调查,危岩主要受陡峭的山峰、构造影响,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岩石多被切割成极不稳定的岩块,对路线影响较大。根据高密度电法物探结果及钻孔揭露情况可知,灰岩区局部段地下隐伏岩溶发育,多成溶槽、串珠状溶洞、溶蚀裂隙等,在地表多形成石芽、溶洞。

3.3 特殊性岩土

(1)软土:主要分布于低洼负地形地段,受地下水或长期排水不畅影响,造成土质软化及有机物的淤积,主要以饱和黏性土、淤泥质黏土为主,一般呈流塑—软塑状,分布面积大小不等,厚度深浅不一,大部分路段的软土在1.0~4.0 m之间,最大软土厚度9.5 m。

(2)高液限土:主要分布于灰岩区溶余堆积层、页岩、泥岩及粉砂质泥岩风化层,液限高。风化层厚度受地形及下伏基岩控制,厚度变化较大。该层具有含水率高、液性指数高、抗剪性能差别大、难以压实等工程特性。

(3)膨胀土:主要分布在宁明盆地及周边丘陵地带,该类岩土体的干强度大,液限高(多在30%~70%),自由膨胀率多在20%~40%,胀缩总率多在2%~9%,具有中等—强膨胀性,场地大气急剧影响深度为3.0~3.6 m。该类岩土含水量高,具有失水开裂、遇水膨胀、软化等不良工程特性,该类膨胀土边坡在没有有效措施的防护下极易垮塌,治理困难[5-7]。

4 岩组划分及物理力学特性

4.1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根据岩土体组成成分、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时代成因以及公路工程地质特点,将其划分为较软—较硬碎屑岩组、较硬—坚硬岩浆岩组、较硬—坚硬碳酸盐岩岩组、软岩—半成岩岩组、松散结构岩土等5个工程地质岩组。

较软—较硬碎屑岩组:由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页岩等碎屑岩组成的岩组。呈薄—中厚层状,抗风化能力较差,全风化层厚度1~2 m,强风化层厚5.0~25.0 m,中风化层埋深不均匀,节理比较发育。

较硬—坚硬岩浆岩组:由酸性火山岩、长石石英斑岩等岩浆岩组成。该岩组岩质坚硬,风化层较厚,全风化层厚2~5 m,强风化层呈碎块状,有锈染现象,厚2~20 m,透水性强,中风化基岩埋藏较深。

较硬—坚硬碳酸盐岩岩组:由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岩石组成。该岩组呈薄—中层状,岩石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良好。

软岩—半成岩岩组:由泥岩、粉砂岩等半成岩组成。该岩组中的泥岩具有中等—强膨胀性,饱和后岩体易软化、泥化,失水后开裂,抗风化能力差。该岩组地层的边坡,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措施下极易垮塌,治理困难,对公路边坡稳定影响较大。

松散结构岩土组:由第四系覆盖层组成的岩组,分布范围广,种类众多,残坡积、冲洪积等类型及其过渡类型均有分布。

4.2 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

沿线各岩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获取主要通过野外勘察对比、现场原位测试、路线勘察取样试验、工点钻探勘察取样试验勘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表1)。

表1 基岩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5 工程地质评价

5.1 区域稳定性评价

本项目沿线断层多互相交错,表明该地区历史时期构造活动强烈。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结果,地表未发现断裂构造迹象。断层通过位置基本以路基形式通过,无变形敏感构筑物。断层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断层挤压造成的边坡岩体破碎、边坡稳定问题以及局部段地下水较丰富等,均可通过相应的工程措施予以处理,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适宜公路工程建设[3]。

5.2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沿线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构造裂隙水、火成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等4大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较为丰富,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的补给,一般在阶地前缘陡坎和冲沟切割处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对无防护的工程建设项目、桥梁施工、分布于低洼地带的涵洞和挡土墙等构筑物的基础开挖有一定影响。

碎屑岩构造裂隙水,分布面积大,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量变化较大,旱季时水量微弱,雨季时水量较大,在冲沟中以泉水的形式流向山沟,形成溪流。由于构造裂隙水埋深较大,一般对路基影响不大。但丰富的降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应采取合适的防排水工程措施消除或减小其影响。

火成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酸性火山岩全—微风化带网状裂隙之中,分布面积较大。水位埋深随地形变化较大,主要是大气降雨渗入补给,主要沿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断裂带及不同岩性相同的层内构造径流,于溪沟、冲沟、坡脚、缓坡等地貌部位以泉水和散流片状渗出出露排泄,径流、排泄条件受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因素控制。一般对路基影响不大,丰富的降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应采取合适的防排水工程措施消除或减小其影响。

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水量中等—丰富。其中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埋深较大,一般对路基影响不大。

5.3 路线工程地质评价

项目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复杂,将全线划分为较硬—坚硬碳酸盐岩类工程地质分区(Ⅰ区)、较软—较硬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分区(Ⅱ区)、较硬—坚硬火山岩类工程地质分区(Ⅲ区)、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工程地质分区(Ⅳ区)4个工程地质分区(表2)。

表2 路线工程地质分区说明

5.4 不良地质体评价

(1)浅层滑塌、崩塌。路线主线范围内共发现5处小型滑塌、1处崩塌。滑塌主要受雨水冲刷,发生于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及部分裸露的裂隙发育的基岩中,规模较小,建议对路线范围内的滑塌体采用彻底清除,同时加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计。崩塌体后缘宽约25 m,长约35 m,高差约为25 m,厚3~5 m,物质为碎石土,体积约为3 000 m3,崩塌后壁有基岩出露,为侏罗系砂岩夹泥岩,该崩塌体位于拟建线路区,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建议对该滑塌体进行清除,放缓该段边坡,加强边坡防护,完善截排水系统。

(2)岩溶。拟建公路的岩溶以隐伏型溶洞为主,岩溶区对于桥梁主要影响桥基和桥台的稳定性,对于路基易引起地面塌陷等。对桥基范围内的溶洞建议加长桩长,对桥台处出现的溶洞可采取端承桩桥台或填堵、灌浆强夯等。对路基范围内的溶洞建议采取充填、支补、强夯等措施。

(3)危岩。危石的危害主要为给施工和公路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经本阶段详细勘察,查明沿线危岩主要分布在灰岩斜坡,山峰较高大、陡峭,且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岩石多被切割成极不稳定的岩块,对路线影响较大,应采取爆破清除、主动防护网等措施重点防护。

(4)特殊岩土。软土:软土主要分布于冲沟、河谷地形中,一般发育,软土厚度多在1.0~3.5 m之间,最大软土厚度9.5 m,全线分布广泛。软土对路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土体结构疏松、含水量大,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地基稳定性差,路堤直接填筑于软土地基上容易产生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下沉、整体圆弧滑动或地基向两侧鼓胀而失稳,此外还会产生长期、缓慢、大量的工后沉降,不经处理的软土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

根据软土的分布特点及其工程地质特征,项目采用换填法和碎石桩的方法处治。换填法:用于处治厚度和范围均较小的软土,适用深度一般小于4.0 m。对于面积较狭窄,厚度小于5 m 的软土路段,亦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处治,换填材料可结合沿线土石挖方分布情况选用开山石渣,对地下水水位以下的换填材料应采用不易水解的次坚石。换填材料的选择应结合沿线材料的储量、运距、造价情况,因地制宜,优选经济合理的材料。碎石桩:用于软弱土厚度大于4.0 m且分布较广,地形较为平坦,地下水丰富,软基换填施工困难路段。碎石桩径可根据软基厚度和软土性质综合确定,桩长由软土层厚度确定,持力层宜取风化基岩或层厚稳定的坚实土层。持力层为坚实土层时,桩端应穿过软弱土层并嵌入持力层不少于1 m;持力层为风化基岩时桩端应至岩面[6]。

高液限土:该类土多呈棕红或褐黄色,厚度一般为 1~4 m,局部超过 15 m,多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50%)、高塑性指数及高孔隙比的性质,局部具有弱膨胀性,厚度变化大,通常自上而下由硬变软,纵深裂隙发育。该类土难压实、压缩性大、压缩变形稳定时间较长,且具强度低等特性,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红黏土路段的该类土,厚度深,挖方及低填浅挖地段应作路床超挖换填处理。其他段的高液限黏土厚度均在2 m以内,路基挖方段已经完全清除,低填方段建议采用清除换填合格填料填筑。

膨胀土(岩):主要由新近系邕宁群泥岩、半成岩等风化堆积形成。膨胀土路段的挖方路床、低填浅挖等均需要进行超挖换填,对于挖方边坡应进行针对性设计,宜采用加筋土挡墙进行防护;对于填方段应加强路堤排水,建议设置排水垫层+护脚矮墙。

6 结论

(1)工程沿线地形多变,起伏较大,路线多沿坡脚、洼地及丘间沟谷展布,地形条件一般。第四纪以来,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沿线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适宜公路工程建设。

(2)工程沿线发现的不良地质以浅层滑塌、崩塌、岩溶、危岩为主,对路线有一定程度影响,无影响路线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问题,具备公路工程建设条件。

(3)工程沿线的特殊岩土有高液限土、膨胀土、软土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后,满足公路建设要求。

(4)沿线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灰岩区边坡岩体完整性较好,边坡整体稳定性高;火山岩区边坡,风化覆盖层厚度大,抗风化能力差,抗冲刷能力低,坡体稳定性较差;砂岩、泥岩、页岩区顺层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砂岩、泥岩、页岩区切层、逆向边坡,节理裂隙发育或全风化—强风化层较厚路段,边坡稳定性较好。对稳定性好的边坡以绿化设计为主,同时完善排水系统。对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应加强边坡防护,加强排水设计。拟建项目深挖路堑较多,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应加强设计。

猜你喜欢

风化软土裂隙
软土、填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革命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以延安革命纪念馆藏一级文物“毛泽东骑过的马”为例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基于CT扫描的不同围压下煤岩裂隙损伤特性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王者之翼
土壤来之不易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