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俞挺在薄胎玉雕艺术中的大胆创新
2022-05-05奥岩
奥 岩
(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 100247)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需要人们深刻认知它的价值和精髓,其次,需要有人付出心血去梳理和总结文化脉络,研习并掌握前人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然后将自己在研习过程中的个人心得、独立思考表达出来,留给后人。至此,才算完成了文化传承链条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闭环。
薄胎玉雕工艺的传承与创作也不例外,需要将相关的历史积淀、工艺技法融会贯通,并赋予它时代审美,以全新的艺术面貌留存下来,为薄胎玉雕工艺在后世的演进中奠定新的基础。
毫无疑问,俞挺是薄胎玉雕这项文化瑰宝在今天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践行者,相较于前人的工艺技巧,他做到了青出于蓝,但他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多种玉料进行创作实验,最终开创出当代“青玉薄胎”令人惊艳的艺术局面。
俞挺在对薄胎玉雕进行创新的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的创新首先体现在用料上,他发现青海青玉在磨制极薄时产生了色彩和光泽的惊人巨变,并创造性地利用青海青玉上佳的韧性和细腻的质地创作出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薄胎作品,使玉料与工艺完美结合。其次,俞挺在纹饰运用上也进行了创新,将许多传统纹饰进行调整、重组,并在排布方式上探索“简素的雅致”“留白的意境”,令作品给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此外,俞挺的创新还体现在器型上,一改传统薄胎玉器“敞口”的特点,敢于挑战“大器小口”,甚至“高器小口”,在更加狭窄的操作空间内,完成体量更大的“掏空”工作,工艺难度大大提升,最终的艺术效果令人震撼。
可以说,俞挺在从事薄胎玉雕创作的近 20年来,始终在努力拓展自己对于美的眼界与感受力,并且努力将自己对薄胎之美的领悟,对纹饰设计的理念、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的融入到创作中,拓展出薄胎玉器新的艺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