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海新通道下提升西部开放型经济的物流策略研究

2022-05-05王玉洁

市场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放型通关广西

王玉洁,唐 希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一、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开放型经济时代,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开放型经济有助于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要素资源有序自由流动、全球高效配置,从而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然而,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开放型经济发展迟缓已成为我国东西经济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发挥毗邻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就需要加强西部地区物流建设,降低跨境物流成本,节省物流时间并提升流转效率,融入国际物流体系,从而深化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因此西部地区物流建设对发展开放型经济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本文就物流建设这一视角探讨西部陆海新通道下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政府政策以及企业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通道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理论本质是开放型通道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通道经济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方面,从点轴理论出发,线状的基础设施(各种水陆以及通信、能源通道)形成的“轴”具有经济向心力,促进附近地区产业的集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促进沿线区域间联系,有利于产业集聚。另一方面,从国际贸易理论出发,通道经济将促进贸易分工和一体化,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加强国际间协调合作。

(二)物流与开放型经济

学者们普遍认为物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物流服务功能、现代物流集聚区等方面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物流促进沿线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充分流动,促进优势产业、产能和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刚起步,关于开放型经济的探讨较少,且没有学者从物流建设的角度谈如何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丰富了这一重要研究。

三、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与东部地区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的短板。本文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主要8个省区市进行分析,图1为2001~2019年西部8个省区市进出口额折线图,图2为2001~2019年西部8个省区市对外贸易依存度折线图。

图1 2001~2019年西部8个省区市进出口额折线图

(一)进出口贸易规模小

2019年,西部8个省区市进出口总额为3707.55亿美元,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1%,近20年来西部各省份进出口额增长速度较快,西部各省份与全国保持步调一致,已经过了粗放式发展阶段,近年来开始平缓增长甚至负增长,贵州和甘肃连续几年来进出口额增长速度都为负,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虽然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水平得到了发展,但西部地区跟全国地区相比进出口贸易规模差距悬殊。

由图2可以看出,8个省区市外贸依存度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占比仍然很小,西部8个省区市总对外贸易依存度由2001年的0.07提高到2019年的0.14,全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都不低于0.3。从以上数据都可以说明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图2 2001~2019年西部8个省区市对外贸易依存度折线图

(二)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第一,西部地区各省市间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悬殊。重庆、四川、广西等西部重要省市进出口总额已经突破600亿美元,且呈现正增长趋势;而甘肃、贵州对外开放水平很低,进出口总额尚未突破200亿美元,且近年来增长速度为负。就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说,广西和重庆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对更高,其余省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贵州和甘肃对外贸易依存度最低。第二,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面临进出口不对称的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长期保持顺差,西部省份长期以来亦是出口大于进口,2019年西部省份出口额与进口额相差589.65亿美元。

(三)对外贸易产业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西部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本地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资源型产品在进出口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四川、重庆已基本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GDP产值占比已超过第二产业。但大多数西部省份尚未实现对外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出口多以传统产业产品为主。广西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为主,但出口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新疆出口商品以棉纱和棉机织物等传统优势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羊毛、钢铁、原木等为主。甘肃出口商品主要为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产品。陕西主要出口产品为谷物及谷物粉、蔬菜、干豆、苹果等传统农产品。

(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滞后

加工贸易是一种基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水平分工与交换方式。通过加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升级。从图3可以看出进出口额数额较大且增长较快的是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以及陕西西安进出口加工区,广西北海、钦州、凭祥保税区或加工区进出口贸易与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差距甚远。广西可依托其区位优势,逐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目前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移不足,加工贸易低端。

图3 西部省区市2017年主要保税区加工区进出口额

四、陆海新通道下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关键物流问题

(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西部省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滞后,多数物流枢纽进出铁路、公路还在建设中,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不够完善。铁路运输方面,受限于国家铁路轨道标准的不同,中欧班列(南宁到越南河内)的跨境铁路运输存在铁路换轨、二次装运的问题。即便在国内,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仍存在问题。航运方面,北部湾港航线资源薄弱。2021年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8条,内贸航线24条。广西北部湾倾全区之力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但港口货源腹地覆盖范围一直有限: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对外海运需求不强;四川、重庆、湖南三省市虽然需求较强,但货物的对外海运主要由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完成。

(二)供应链配套不足

第一,制造业零配件依靠进口,相关加工配套设施少、企业少,缺少零配件物流管理体系。例如广西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制造、分销和原材料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缺乏完善的供应链配套物流设施。第二,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上游企业少,供应链物流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加工贸易低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比低。第三,目前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商品结构以机电产品进出口、热带鲜冷农产品进口为主,后者对冷链物流技术要求高,而大多数西部省份对冷链物流技术投入及冷链物流配套还不够重视。

(三)通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升

第一,单一窗口升级建设不完善。例如新疆阿拉山口综保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局限,智能化水平较低,各部门协同合作不够。第二,通关时间还需压缩,广西等西部地区仍存在通关时间长、通关效率低等问题。第三,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低。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进出境检验检疫标准并不统一,跨境政策也不同,这就导致通关不畅问题,且存在海关规则频繁变动、通关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第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之间缺少互联互通。例如广西未能与内陆地区联动发展,广西早期的出海大通道建设并没有与西南内陆形成实质性合作,没有形成西南地区的互联互通。

(四)物流集聚区功能单一

西部省市现代物流集聚区的建设还比较迟缓,物流集聚区功能单一。如保税物流服务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冷链物流技术、跨境物流增值服务和贸易增值服务功能等发展不足。以综合保税区为代表的现代物流集聚区对企业服务以基础公共服务为主,例如通关服务、检验检疫、吊柜服务,其他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不足。

以北部湾港区为代表的枢纽口岸型物流集聚区尽管码头装卸成本较低,但仓储费用高,且缺乏提供集成专业化仓储、货运代理等功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出现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局面。贵州、云南等其他省份物流设备陈旧,第三方物流服务及物流增值服务发展不足,这些都提升了跨境物流成本,导致重庆等地区货物不愿经过其现代物流集聚区。

五、提升西部开放型经济的物流策略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枢纽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枢纽有助于提高货物周转速度,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西部省市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供给,积极推进公路铁路、现代物流集聚区、保税港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增加集装箱码头数量,加强交通枢纽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的衔接和效率,改善航空、公路铁路、水运、港口集疏运条件,发挥枢纽功能提升多式联运集疏运服务,完善跨境运输互联互通体系。例如广西应打造贯通南北的海铁联运国际贸易物流主干线,形成连通中南半岛的跨境多式联运体系。

(二)加强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第一,推动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配套企业进入集聚区发展,开展物流金融、保税通关、交易展示、咨询培训等增值服务,提升现代物流集聚区的运作和服务水平。第二,加快开放合作的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引导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转型升级。第三,推动以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为主导的多业联动发展,形成“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物流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并辐射带动通道附近的多个经济区和城市群,促进通道开放型经济发展并完善产业链。

(三)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物流增值服务功能

沿线西部省市应积极推进在物流基本业务和配套功能之外的更多增值服务发展,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来往货流开展更多增值服务,让货物在通道流通中留下更多价值,创造就业和产值。沿线西部省市应提升专业化、定制化包装与流通加工服务功能,提升跨境贸易货物集散及仓储服务功能,提升保税物流服务功能,提升冷链物流技术,提升跨境物流增值服务和贸易增值服务功能等。例如广西可以提升进出口加工配送服务,对来自四川、重庆的电子产品等进行包装加工,进行配套件的预装组装,对东南亚的水果进行包装等;北部湾港区可以提高集成专业化仓储、货运代理等功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

(四)加强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促进跨区资源整合

西部省市应促进物流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打造物流要素跨境交易市场,创新物流资源整合模式,提升智慧物流发展水平。推动各保税开放平台构建“物流+贸易”供应链体系、物流企业创新“互联网+物流”、加快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智能物流建设,促进跨区资源整合。例如通过贵州大数据优势建立的共享信息系统,通关时可以对舱单申报、报关报检、边防检查等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减少货量峰值时的拥堵现象,实现通关“一体化”;通过跨区资源整合以实现甘肃、重庆、四川等内陆省市和广西各种资源、各种要素协调流动和融合发展,形成内陆省市与沿海省市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开放型通关广西
广西贵港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通关手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