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GDP增长5.5%的目标进发

2022-05-05纪庆冲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高质量目标经济

纪庆冲

热点聚焦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22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5.5%左右。

李克强总理指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回首本世纪初,我国GDP增速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那么今年GDP预期增长5.5%的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

纵深剖析

1.基数大,增加值高。

在中国经济规模巨大的基數上要实现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总量相当可观。2021年GDP超1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3万亿元人民币。这说明中国经济的韧劲很强,我们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近1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即便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过去两年,中国两年经济平均增速仍达到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2.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

当前,中国经济还处在突发疫情等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国内外形势不断出现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GDP增长5.5%左右这一目标的设定,既符合中国国情,也是解决就业难、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等现实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双碳”等未来目标的必然要求。

3.合理发展,兼顾质与量。

5.5%左右的经济增速,兼顾了速度和质量,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导向。应当看到,而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对变化,不能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更不能为了经济增长不顾质量效益,甚至牺牲生态环境,而是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任务驱动

1.立足“小目标”,共建“大图景”。

实现GDP5.5%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发展没有休止符,中国人民将发展的“大图景”与千家万户的“小目标”交相辉映,在新征程上汇聚起14亿中华儿女的追梦动能。

2.深挖潜力,提振全球信心。

中国及时有效控制住疫情,经济在全球中率先恢复增长,加上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极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这是中国交出亮眼答卷的原因。

实现GDP5.5%左右的增长目标,远不止增速数字本身,更来自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来自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办好自己事的从容定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稳住信心,挖掘潜力,中国在实现自身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力量。

3.团结奋进,展望美好未来。

回望过去的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我们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跨过了许多沟沟坎坎,越过了不少激流险滩,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中国,是一个坚忍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美好生活,奋斗以成。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多方观点

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幸福感

高质量的发展,首先是保证一定GDP增速的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2022全年GDP增速目标放在了5.5%左右,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5.5%左右其实算是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高质量的发展,还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北大林毅夫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高质量发展要遵循比较优势,一是能最大程度创造就业,尤其是让更多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二是随着资本积累,劳动力变得相对短缺,会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会缩小高低收入群体的差距;三是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更多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

高质量的发展,还一定是保证民生的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自然也是充分保障和极大改善民生。

(摘编自《华夏时报》2022年3月11日)

变“总量”为“人均”,重点关注中低阶层收入

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行就业优先的政策,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的机会,重点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中国目前大概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还有9亿人低于中等水平。因此,需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加这些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此外,财政、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要更多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大力度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目前,各级政府在考核时,过分看重经济总量指标;以后,各级政府在做经济工作的时候,更多要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消费等指标来评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摘编自《红星新闻》,2022年3月7日)

“5.5%左右”!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实现GDP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我们有条件。要看到,去年GDP再次超过百万亿元大关,达到114万亿元,实际增长8.1%,同时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雄辩证明调控方向的正确、政策实施的精准,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面,是我们爬坡过坎、战胜困难、持续发展所具备的客观有利条件。

实现GDP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我们有能力。要看到,这是在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面临的困难挑战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不少,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此,政策储备有空间,有手段。宏观政策稳健有效,微观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我们顶住压力、防范风险、主动作为所具备的主观有利因素。

实现GDP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我们有信心。要看到,过去一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有效防控疫情基础上取得的,是在沉着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取得的,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后劲很强、韧性很强。

(摘编自《人民财评》2022年3月7日)C03F586F-FBA3-433D-A36C-1F673282355C

猜你喜欢

高质量目标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经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