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途中风景

2022-05-05孙俊强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腊梅湘江欧阳修

孙俊强

考点解读

看到美好的风景,我们总会驻足观望。美景点缀了世界,渲染了人的内心。

在主题为“途中风景”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描写自己在路途中遇到的某处景物,并生发联想,从而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此类阅读大多以记叙文(尤其是散文)为主,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赏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中考题中常见的考点有:1.赏析黑体(加点)字词或画线句;2.分析景物形象;3.体会作者的情感。

阅读一

夷陵有梅

小寒节气前一天,我想去看看江边那片腊梅——在我心里,那该是欧阳修先生看过的夷陵梅。顺着滨江步道往上游走,左边是长江,右边是一片梅园。梅花的好就好在这里,天气这般凛寒,它有的也只是些细碎花朵,从不大红大绿地惑人,有心者须走到近处,去细细地看。那些将开未开的小花苞,拳拳地咕嘟着,紫褐色胞衣尚未脱尽,胀开的花苞却已咧开,露出几丝酽红花蕊。柔媚得盈润欲滴,晶莹如剔透蜜蜡,让人轻易不敢去碰,只能看;且任你怎么挑剔,它也经得住你远近正反翻来覆去地看。

那天,我就那样看着梅,看得惊喜、贪婪,用个雅词,就该叫“赏梅”了。

以夷陵(今宜昌)为核心的三峡一带,土壤、气候皆适宜腊梅生长,早被植物学界认定为世界腊梅原产地。一片有阔大江天作背景的梅,是幸运的;一道有梅陪伴的流水,也同样幸运。上苍作画尽皆天成——背景阔大,江天隐约,浓浓晨雾中,一切都成虚幻,只有一树腊梅泠泠香。如果硬要我佩服点什么,我当选梅,就一支,几小朵,可诗可画,可让人愣愣地看上半晌,那缕幽香,还会让人没齿难忘……

这座有2500年历史的小城,仅城区从上往下随便一数,就有欧阳修公园,有祭祀江天水神的镇江阁,有三闾大夫屈原纪念铜像,有抗战时期宜昌大撤退纪念碑,还有三国吴蜀大战留下的猇亭古战场——桩桩有史可查。我的住处,出门几步就是长江,这年年月月奔流不息的大江,船有船的航道,人有人的码头,只有船和人互为看客,而那几百株腊梅,也静静地看着大江,看着看大江的人。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千年前,被贬到小城夷陵做过一年多县令的欧阳修,见过那些梅吗?

官场落魄横遭贬谪的欧阳修,也曾视夷陵为畏途:“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望州坡》),“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戏答元珍》),足见当时心境。但欧阳修毕竟是欧阳修,“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透露的已是另一番思量,及对自己的勉励与告诫。大自然最能疗伤。我甚至相信,在夷陵,某个冬日,欧阳修独自面对过一条大江,漫天浓雾,满树梅花;凝神间,也势必想到了很多,思索至深。“群花四时媚者众,何独此树令人攀?”哦,腊梅奉献出那些细碎花朵,虽只是它生命的必需,但你去看它,倒既是对那生命的造访,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反躬自省。谪居夷陵一年零六个月,欧阳修除为小城夷陵带来革故鼎新的改变,还留下了五十多篇诗文,日后人虽远离,仍不时提及在夷陵的日子,不时吟咏梅花。诗中那样的自信,正是他在孤寂与沉思中催开的,腊梅一般幽香如缕的诗魂。

千年过去,梅花依然。如此说来,梅花的好,不独是姿态的美,花色的雅,香气的幽,更是欧阳修悟到过,我正在领略的那种好。

江边梅园的腊梅还在开,那偌大一片梅园,竟以为是我向往的。待青山再添一分绿,流水更多一分蓝,春天就扑到眼前了吧?那时或可说,我眼中大江边的春夏秋冬,胜过你见过爱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

(作者汤世杰,选自《文汇报》2021年3月7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说说文章第一段画线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六段,简要概括欧阳修被贬夷陵后心境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谈谈夷陵的梅给了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读二

地泉之灵

十月。一场秋雨。

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座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书。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她婉约,曼妙,不骄不躁,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

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凌空白翅。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惹人惊叹和静思。

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水势平缓,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

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是坦途。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

(作者林子,选自《南方日报》2011年11月30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但第二段为何用较多笔墨来写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四段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地泉之灵”的“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腊梅湘江欧阳修
湘江魂
快乐的“长工”
湘江渡
腊梅
班门弄斧 唇亡齿寒
腊梅
腊梅
美丽岳麓,我的家
勤奋的欧阳修
为什么腊梅在冬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