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研究学生到与学生一起研究

2022-05-05黎作民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科学

黎作民

【摘   要】养蚕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教师在教材把握、教学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在饲养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饲养活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从“设置驱动性问题,借助支持性活动,创建过程性评价量规”等方面入手,激励学生持续观察,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为长周期的饲养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科学;养蚕项目;生命教育;評价

五月正是养蚕的好时节。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以养蚕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活动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了解蚕的生命需求、不同时期蚕的形态结构及与其相适应的生命活动,了解蚕的繁殖方式,建立生命周期的模型。养蚕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饲养活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从不同角度入手,先研究学情,而后带领学生一同研究,为长周期的饲养教学保驾护航。

一、设置驱动性问题,渗透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愿意集中精力去研究、思考,直到找到结果或答案。因为蚕宝宝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为学生带来惊喜,所以三年级的学生能坚持完成在两个月内照顾蚕宝宝的活动。教师应借机做好观察引导,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驱动性问题,使饲养活动开展得更有趣味。

(一)捕捉偶然事件,让观察细致、深刻

偶然事件在长周期的饲养过程中颇为常见。抓住这样的契机,设置不同的驱动性问题,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升。例如在饲养彩色蚕宝宝时,一位学生发现一条吃饲料的玫红色三龄蚕不小心“越狱”到桑叶上“大快朵颐”。当这位同学把蚕宝宝重新抓回饲料区域后,发现蚕宝宝已经拒绝食用饲料。彩色蚕宝宝是近些年饲养的新品种,因为吐丝有颜色而颇受关注。前几年,彩色蚕饲养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很多彩色蚕丝都是通过给蚕宝宝喂养染色饲料来实现的。教师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开展设疑探究活动。

一探:“越狱”后吃桑叶的彩色蚕宝宝本身的颜色会改变吗?

二探:为什么有些蚕宝宝无需吃染色饲料也能吐出有颜色的丝?

三探:运用不同的饲养方式,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会相同吗?

为解决上述驱动性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并开展对比实验,获得了新的发现:一旦停止用饲料喂养,彩色蚕宝宝的身体在一天之内就会变为白色;用桑叶饲养的蚕宝宝的生长速度明显比用饲料喂养的蚕宝宝更快,结的茧也更大;之所以有些蚕宝宝不用吃饲料也能吐出黄色的蚕丝,是因为科研人员对它们进行过杂交育种,已经实现了彩色茧基因的转育……由此可见,抓住偶然事件能够激活学生的兴趣,且驱动问题将会伴随整个饲养过程。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自发探究、敢于质疑,遇到问题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这正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设认知冲突,实现“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即依据学习经验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习经验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准、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教学的起点应遵循实际,不应过低或过高,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的发展。

在教学《蚕的一生》一课时,一位年轻教师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饲养蚕宝宝不选择秋天或者冬天”,部分学生产生了困惑。原来,班级中有一些学生的家人会在乡下养殖春蚕和秋蚕,在这些学生的认知里,秋天养蚕是真实存在的。可见,这样的教学设计脱离了真实的学情,使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冲突。就全国不同地区而言,由于气候存在差异,养蚕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由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对于上述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对原有问题进行转化:“有同学说饲养蚕宝宝不能选择秋天或者冬天,你赞成他的看法吗?”这样,问题得到转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有了探索的空间。通过对养蚕季节的探讨,学生得出了正确结论,丰富了原有经验,完善了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借助支持性活动,发挥意外生成的价值

意外发现通常是指偶然性事件或不经意的发现。教学的精彩瞬间很多都出自于此。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教师收集了学生的诸多疑问和意外发现,并给予个性化的支持,成就学生的精彩。

(一)孵化会:让意外生成成就精彩

孵化会上,学生组成不同小组,对不同的猜想进行研究。某年5月,三年级学生饲养的蚕宝宝开始结茧。其中,一只“裸奔”的蚕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对于这只没有蚕茧包裹的蚕蛹,学生议论纷纷:有的担心它不能化茧成蛾,有的认为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为了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开展了“‘裸奔’的蚕蛹孵化会”活动。依托孵化会上的支持性活动,学生提出猜想:为什么要结茧?正常品种的蚕不吐丝的原因是什么?……而后通过查阅资料和向蚕桑所的专家提问等方式寻找答案。学生了解到,在自然界中,有一个品种的蚕蛹叫裸蛹,也叫自由蛹,其特征是不结茧或者结薄皮茧。在常规品种中出现裸蛹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可能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气体、温度、湿度的异常,导致丝腺的发育异常。由此可见,饲养蚕宝宝不仅需要精心细致,还需要保持环境的卫生、无污染。通过孵化会,学生对“裸奔”的蛹这一话题不断进行探索。这只蛹最终没有破茧成功,却给学生上了一节富有生命意义的教育课。这一调查研究和思辨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辩证会:让意外生成揭示真相

辨证会是指学生在通过观察和学习掌握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之后,针对养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产生的不同看法进行思考和辩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剔除原有想法中不合逻辑的部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更加客观和系统。

在上《茧中钻出了蚕蛾》一课时,学生看到了蚕蛾从茧里钻出来的过程,有学生认为红褐色的液体是蚕宝宝的血。针对这一意外发现,教师组织学生做好信息收集和处理,再进行讨论。在辨证会上,学生讨论了褐色的“血渍”可能出现的时间段——蚕茧破壳和蚕蛾出壳后。学生明确:破壳时,蚕蛾的嘴里会分泌出一种碱性物质,用来软化蚕茧,帮助蚕蛾顺利出壳;出壳后,从腹部流出的浅褐色水样液体是蛾尿。这是因为蚕在由蛹到蛾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吃进去的部分桑叶不能被消化吸收,需要由细菌分解为废液保存在肠管中,化蛾后,这些废液便从肠管排出。从理论上分析,一般排深褐色尿的蛾可能是不健康的个体;排白色或淡黄色尿液的则为健康的个体。这一“意外”促成了学生对科学真相的探索,扩展了自身的科学视野。

(三)推论会:让意外生成成就经典

推论是指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的一个新判断。当学生观察到蚕宝宝出现的各类情况而想进一步了解原因时,就需要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推论。

有学生养的一只蚕蛾产卵了,他在父母的帮助下拍下了这一过程。视频中,蚕宝宝用腹部“画”着圈圈,每产一粒卵便挪移一下位置,为寻找下一个最佳位置做好准备,几百粒卵呈环状排列。这一视频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它为什么要转着圈圈产卵?这是多数蚕蛾的习性还是偶然的现象?……对此,教师组织推论会,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得出答案。学生在查阅书籍和咨询专家的过程中,从其他的例子出发,对蚕宝宝转圈产卵的现象进行了推断——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生存条件。事实上,这正是蚕蛾进化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一种习性——为了保护蚕卵不受压迫而进行转圈产卵。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生命进化的神奇和奥妙,对大自然肃然起敬,生命教育的内涵渗透其中。

三、创建过程性评价量规,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

长周期的养蚕活动是对学生的耐心和毅力的一种挑战。为了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程性的成果展示评价必不可少。不同的养蚕阶段适用不同的呈现形式和评价手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养蚕初期、养蚕中期、养蚕后期三个阶段入手,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养蚕初期,以评价规范蚕房设计

养蚕初期可以举行蚕房功能优越性比拼的展示活动。教师从蚕房的材质选择、室内空间大小、空气流通性的设计、方便携带的程度、方便观察的程度等角度设计评价量表。依据这些评价量表,学生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为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在设计蚕房时更得心应手。

(二)养蚕中期,以作品提升综合能力

养蚕的过程是生命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绘图能力的过程。依托这个过程,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蚕宝宝身体的长短进行定量观察、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并用语言或图画进行描述;学会通过数据采集,绘制生物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学会通过撰写观察日志,提高写作水平;学会通过绘制不同阶段的蚕宝宝图片,提升观察能力和绘图能力。以观察日志为例,具体如表1。

(三)养蚕后期,以成果展示激发成就感

蚕结茧标志着饲养活动基本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学生对于展示自己的蚕茧充满热情。教师为他们租借了一批用来“比轻重”的科学学具,如简易天平等,用于称量蚕的轻重。这一活动完全激发了学生的激情,每个人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

在小学阶段,长周期的活动除了饲养蚕宝宝,还包括观察蜗牛、观察和养护凤仙花等。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必须重生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才能为儿童谋幸福。”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立场,从研究学生到带领学生一起研究,真正发挥科学课程的价值。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313099)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小学科学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