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迷失地走在追求无痕的路上
2022-05-05陈永华
陈永华
教育应当追求无痕的境界,这已然成为教育人士的共识,但无痕究竟有几分是真?抑或更多的只是标签?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认识到何为无痕。如果无痕是初心,那么初心又是什么?我曾在一文中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结语和寄语。但这些年下来,却也越发迷惑。这种迷惑更多是来自于对当下各种教育新思潮、新流派、新主张过度张扬的忧虑。
近年来,与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接触让我时常为陷在程式主义泥沼里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忧心,但一线教师的敬业又常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以宽容的心态缓解自己想发声疾呼的冲动,因为我不忍心看到教育人努力在挣扎中探索时被浇泼冷水。
然而,近年听过的一堂课时常会深深触痛我,让我下决心来一次“聊发少年狂”般的激情说理和“好为人师”。那堂课的主题是“儿童哲学观”观照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在学生汇报“心愿卡”的环节,一位学生含泪说出“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老吵架,特别不希望自己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一心愿。对此,教师却没有按下课堂“暂停键”和“转换键”,改变课堂节奏。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让其他学生一起来出出主意,帮帮这位同学。这样,儿童天真无邪之天性可以得到展现,儿童“终极关怀”之情怀可以得到“滋养”,这不正是儿童哲学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教师坚守“初心”,通过课堂内外的努力,或许真的能拯救一个孩子甚至是一個家庭。这不正是教育应该承担的道义吗?但这位教师却只是习惯地走在自己的流程中,对这样的课堂生成资源视而不见。
教育究竟该如何实现“以慈悲为怀”?有多少人对此有深刻的体认?这当然不是教师的错,而是一种在当下的研究氛围中,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自然“异化”,一种过度关注与指向所谓的“主题”而产生的精神和行为的“紧绷”。我们须知,教育除了教学还要育人,更有“渡人”的深切含义寓于其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应该已经过了单纯“摸着石子过河”的年代。当然,你可以说教育改革一直在寻求理论的支撑,才有多年来的百花齐放!事实上,只有实现“归正”与“归真”,才能让教育的各关联方有获得感,我们才能少一些对教育事倍功半的痛惜和怜悯,少一些对教育偏离初心而功能弱化的忧虑。从这个意义上看,反思不仅是一种改进教学和促进自身成长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单纯是“三省吾身”的自我修炼,对于教育人来说,其中更包含着责任和担当。更为关键的是,就当下的情势和问题而言,我们还迫切需要加强反思的深度,从源头出发,并不断“归正”自己的思想与实践。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永恒命题。教育研究的“向生性”是我们应坚守的立场。我们的获得感不仅从教学中来,也从育人中而来,更从“渡人”中而来。唯此,才可以少一份功利主义的羁绊,多一份自在和从容,多一份“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灵魂碰撞和相互启迪。由此看来,所谓的“钝感力”其实也是一种境界,它是不忘初心的超脱和指向人的自我解放的实践坚守;所谓的“正能量”亦不应只是停留在态度层面的片刻悸动,教育者更需明了“正”在何处,“正”向何方。我们当然愿意走在追寻教育无痕的路上,只是我们不该“迷失”地走着而忘了是从哪里出发。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的我们既不应是群氓,也不应是“乌合之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愿与每一个教育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