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联结,助力成长
2022-05-05戴洁儿
戴洁儿
【摘 要】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构建知识间联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课型。以“倍的认识”与“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复习课教学为例,从关联性入手整体设计复习课的教学,将具有关联性知识的不同单元合并在一起进行整体复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之间的关联,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关键词】倍与分数;单元联结;整体复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构建知识间联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课型。从关联性入手,整体设计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围绕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还可以将具有关联性知识的不同单元整合在一起进行。这种将不同单元的内容放在一起的“联结复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之间的关联,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单元研究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同一册教材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也涉及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因此,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存在着相似之处,可以从“关系”的角度加以整体构建,进行系统的联结复习。
一、相关联的知识点梳理
“联结复习”的设计,要在明确不同单元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架构“联结复习”的教学框架,使复习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倍的认识”知识点分析
“倍”可以看作是表达比率关系的一种方法。“整数倍的认识”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等内容的基础。教材中呈现了“用圈一圈的形式,2根2根圈出小棒数量”的过程,并通过“3个2根”“5个2根”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在后续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借助“几个几”寻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概念,渗透“平均分”的思想。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与整数都可以表示从计数活动中得到的一个数,但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部分—整体、测量、比、算子和商等角度加以理解。教材主要呈现了以下内容:借助涂一涂、分一分、剪一剪等操作,寻找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平均分”初步认识分数(表示率);利用分数的计数单位进行分数大小比较;利用分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寻找两个单元之间的关联点
统观这两个单元,可以发现“倍”“分数(表示率)”的本质都是“比率”,两者都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在同一题中,选用不同的量为标准量,同样的关系就可以用倍与分数两种方式进行描述,两者可以借助除法进行沟通与联系。
围绕上述知识点及典型题目,对这两个单元进行“联结复习”,可以利用同一道题,变换它们之间的标准量与比较量,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标准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倍”与“分数(表示率)”之间相互转换。在得到一系列的“倍”与“分数(表示率)”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明确什么时候用“倍”来描述,什么时候用“分数”来描述,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与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精确掌握学生基础,为“生长”找准起点
在两个单元的教学都结束后,教师用一幅圆圈图:<Z:\2021年教师类小学版\2021年小学数学\小学数学2022-4\小学数学2022第4期内芯\Image\image7_1.png>,对59位学生进行了前测,要求学生“看图,写一写你看到的关系”。这幅图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多种关系。如黑白圈之间的关系:白圈是黑圈的2倍,黑圈是白圈的[12];黑圈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黑圈占所有圆圈数量的[13],圆圈总数是黑圈的3倍;白圈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白圈占所有圆圈数量的[23],圆圈总数是白圈的[32]倍。测试发现,只用“倍”表示关系的学生有28位,占被测人数的47.5%。只用“分数”表达关系的学生有4位,占被测人数的6.9%。能同时用“倍”和“分数”表达不同数量关系,如“白圈是黑圈的2倍”“黑圈占所有圓圈数量的[13]”的学生有20位,占被测人数的33.9%;能同时用“倍”和“分数”表达同一数量关系,如“白圈是黑圈的2倍,黑圈是白圈的[12]”的学生只有7位,仅占被测人数的11.9%。可见,在多数学生头脑中“倍”和“分数”是不同的知识点,他们尚不能主动将两者关联起来进行整体思考。
(二)整体设定教学目标,为“生长”指明方向
针对前测暴露出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根据倍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可将两个单元整合起来整体设计复习课。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独立找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并能用“倍”或“分数”表达这种关系;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倍”与“分数”在表达分率关系时的“一体两面”性;在学习中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为整节课的知识“生长”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联结设计教学环节,为“生长”提供阶梯
通过上述两个环节的讨论、交流,逐渐梳理出结论(如图3)。教师组织同桌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是●的(2倍),总个数是●的(3倍),
●是○的([12]),●是总个数的([13]);
◇是◆的(3倍),总个数是◆的(4倍),
◆是◇的([13]),◆是总个数的([14])。
生:竖着看,左边四句话表示的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右边四句话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生:我也是竖着看的,我发现右边的每两句都是比较量和标准量换了一下。比如总个数是●的3倍,反过来,●是总个数的[13]。
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们能说说什么时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用倍来描述,什么时候又要用分数来描述?
生:我觉得当比较量大于或等于标准量时,可以用倍的关系来描述。
生:我认为当比较量小于标准量时,可以用分数的关系来描述,如果两个量大小一样,一般就用1倍来描述。
师:经过大家的分析,看来比较量与标准量之间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判断哪个是标准量,哪个是比较量,然后根据它们的大小来思考怎样用倍或分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不同图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将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环环相扣,不仅巩固了这两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还让学生知道了这两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的知识生长有“迹”可循。
(四)精巧设计问题,为“生长”抓住关键
在完成上述环节后,教师出示图4,组织学生用倍或分数来描述长方形内部之间的关系。
生:长是宽的2倍,宽是长的[12]。
生:周长是长的3倍,长是周长的[13]。
生:周长是宽的6倍,宽是周长的[16]。
师:看来用倍或分数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在图形的个数中表示出来,还可以在长方形长、宽、周长之间的关系中表示出来。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倍或分数表示关系的例子……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借助于“关系”,对“倍”与“分数”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整体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倍”“分数(表示率)”的认识,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整体认知。
单元联结复习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回顾与整理已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再获新知,形成缜密的知识网、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小学 3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