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过渡,自然衔接

2022-05-05王学华陆叮叮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强者弱者现实生活

王学华 陆叮叮

过渡,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衔接,常常是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由分到合的衔接处,由议入叙、由叙入议的变换处。在作文内容进展幅度较大的地方,为使上下文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密切的联系,就需要“架桥”,这儿的“架桥”是指在层次或段落的转换处,用上表示过渡的词、句、段,使上下文连贯起来。考生在作文时,可以运用下面几种方法巧妙过渡,自然衔接。

引述作文材料与提出观点的过渡

技法点拨

高考议论文写作常常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引”往往用来引出文题所供的材料,引出材料之后,顺势提出自己的鲜明观点。考生在写作时要运用过渡性文字将材料自然地过渡到观点。

常用的过渡语句有:①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②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形象地说明了……③由此观之……④为什么会这样呢?⑤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⑥这让我想起了……

范例展示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在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即使它没有立刻为世人所认可,但经过时间的千淘万漉,其价值也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什么有些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出来?因为这些事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前瞻性,而人们以落后的陈旧的思想去看待它们,必然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梵高的画作、海子的诗歌、哥白尼的“日心说”等,其价值都是在创造者去世之后才被人们发现其价值的。普罗大众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跟上先锋们的脚步,在慢慢理解、摸索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其作品的价值。

——高考佳作《吹尽狂沙始到金》

解析:

上述文段开头是对所供作文材料的精要概括引述,在引述材料之后,考生通过“为什么有些事物的价值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显现出来”进行过渡,然后由果溯因,提出了“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的论点,前后衔接十分严密。

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技法点拨

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论证,如果缺乏必要的过渡语言,就会使论点与论证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考生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之类的句子进行过渡,使观点与论述之间实现自然转换,文气贯通。除此之外,考生还可以使用以下过渡语句:①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②物犹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③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范例展示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这让我联想到人与命运的对抗。《平凡的世界》中,农村贫困青年孙少安靠开砖厂致富;现实生活中,下岗工人代明生靠艰苦创业逆袭为企业家。他们都在身处逆境之时,靠着“弱不自悲”的精神改变了自身命运,最终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华为还是一家弱小的民营企业,但其一直专注于产品的开发与技术的创新,终领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如今更用“鸿蒙”续写中国制造的神话……短短几十年,华为成长为世界级商业巨头。然而,即使成了强者,华为仍坚持初心,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启动天才少年计划等,在进取的路上埋头前行。

——高考佳作《强不自喜,弱不自悲》

解析:

上述文段先提出论点“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由“这让我联想到人与命运的对抗”过渡,结合个人发展、企业创新展开论述,论点与论述的衔接非常自然、严密。

正反论证之间的过渡

技法点拨

议论文写作常常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正面论述与反面论述之间就需要必要的过渡。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此外,考生还可以运用以下过渡语句:①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②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范例展示

世间万物,皆有强弱之分,天生强者不可沾沾自喜,天生弱者不必自惭形秽。《伤仲永》记叙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假如方仲永在展示自己“受之天”的通悟后,没有被父亲带着四处炫耀而是加强学习,是否就不会“泯然众人矣”?与之相反,面对无声无光的世界,海伦·凯勒未因失聪失明而放弃自我,而是奋发有为,终成命运的强者。强弱并非天注定,弱者可变强,而强者也可转为至弱。是故,生而为强者自尊自律可实现自我升华,将浩气挥洒于九天之上!生而为弱者无须自悲,只要在逆风中把握方向,亦能生出羽翼,青云直上九万里!

——高考佳作《强弱非天定,自强方恒强》

解析:

上述文段先以方仲永为例从反面论证“天生强者不可沾沾自喜”,然后以“与之相反”过渡,转入正面论证,以海伦·凯勒为例论证“强弱并非天注定,弱者可变强”,在对比中阐明了论点。

层与层之间的过渡

技法点拨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此外,还有转折关系和条件关系等,可用的过渡语句有:①无独有偶;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③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④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范例展示

那传承与创新跟“一带一路”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传承来看,“一带一路”来源和依托于古代丝绸之路,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中華民族作为一个庞大的民族,把兼爱非攻、共同发展变成了不“文化契约”……

同时,从创新来看,“一带一路”一方面紧密与时代结合,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最新的技术促使道路联通,进而带来贸易畅通和货币流通,互利共赢……

当然,共建“一带一路”会面临各种难题与风险,但我坚定地相信,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基因传承的我们,一定能通过创新解决各种难题与风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铸就盛世华章。

——高考佳作《传承文化基因,铸就盛世华章》

解析:

上述文段有着清晰的层次,用一个词“同时”将“传承”过渡到“创新”,这是并列的层次;接着,用一个词“当然”过渡到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难题与风险上,这是转折的层次。96A1DAD1-E0B9-4163-979E-2BF5A3969849

猜你喜欢

强者弱者现实生活
强者和弱者
弱者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强者对话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弱者生存
假期归来
与孩子们共勉:做个强者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