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痘病的防控要点

2022-05-05杨红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蛋鸡流行病学

杨红霞

摘要 随着蛋鸡业迅猛发展,大规模、现代化、集约化的养鸡场随处可见,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给养鸡业带来极大隐患,鸡 痘病在养鸡场比较多见,现将本病进行分析总结。鸡痘是养鸡场中常见的由感染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管理条件不理想的养鸡场发病率高,虽然死亡率比较低,但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其它生产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病分为皮肤型、白喉性、眼鼻型、混合型和 败血型等五种类型,在生产中不易防控,发生本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继发其它疾病,会给养鸡场带来较大损失。

关键词 蛋鸡;鸡痘;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饲养管理;防控要点

鸡蛋营养丰富,各种氨基酸平衡,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 用的美味佳肴,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人们居家过日子、朋友聚餐以 及外出旅途中必备的食品。鸡蛋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促使蛋鸡业快 速发展。蛋鸡密集饲养容易使鸡群发生传染性疾病,鸡痘就是一种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特征性病变是在鸡体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出现痘疹,或者在口腔、咽喉部位黏膜附有纤维素坏死性假膜,脱 落的痂皮和皮屑含有大量病毒,严重污染养鸡环境,希望引起养鸡 场的高度重视。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在家禽中,鸡容易被感染发病,而鹅、鸭、鹌鹑、鸽子和其它鸟 类等被感染发病的情况比较少。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 同用途的鸡都能发生本病,但雏鸡感染发病后的死亡率较高。成年 鸡虽然有一定的抗病力,但在饲养管理不到位、饲养环境消毒不理 想、转舍、饲料质量差、处于产蛋高峰、患其它疾病、免疫接种、换 料、高温高湿以及气候出现剧烈变化等较大应激时,容易被鸡痘病 毒感染发病,且易出现较多的死亡。

1.2 发病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秋冬季节更为多见。不同季节发病,临床上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秋季容易发生皮肤型鸡痘,而冬季容易发生黏膜型鸡痘。

1.3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鸡,传播途径较多。病鸡脱落的皮屑、 痂皮以及粪便等是主要的传染源,鸡痘病毒一般是通过皮肤和黏 膜损伤侵入感染而引起发病;同时,鸡体寄生虫、苍蝇、蚊子等吸血 虫,在叮咬病鸡后,可以將鸡痘病毒传染给健康鸡,因此,在吸血虫肆虐的季节,一定要做好消灭蚊蝇的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鸡痘的 发病机会。

1.4 发病原因

在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饲料营养、饲养密度大、通风换气不良、鸡之间互啄、鸡舍湿度较大、发生寄生虫病、鸡笼有刺以及免疫 接种操作方法不合乎要求或消毒不严等原因,都能够使鸡痘病鸡病 情加重。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常会继发感染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等疾病,如此会增加鸡痘病鸡的大量死亡。

2 临床表现

2.1 皮肤型

病鸡鸡冠、肉髯、眼睑、嘴角等无毛或少毛部位附着有大小不 等的鳞片状物质,随着病情延长,变为灰白色结节,并迅速膨大,结 节融合到一块形成棕色的结痂,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结痂 自行脱落。如果病症轻,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如果病情重,临床上表 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产蛋下降显著,病鸡如果没有其它并发 症,几乎没有死亡现象发生。

2.2 白喉型

白喉型也称为黏膜型鸡痘,发病初期,病鸡鼻口流出大量鼻 液,个别的病鸡有流泪现象,发病 2~3d 后,在喉头、气管黏膜处可 以看到黄灰色的小斑点,并快速扩展、融合后变成假膜,揭开假膜 露出糜烂癍。病鸡精神不振,因吞咽困难导致食欲下降,张嘴呼吸, 发出“嘎嘎”声音,如果脱落的假膜面积较大,吸入气管会造成气管 堵塞,病鸡窒息死亡。

2.3 眼鼻型

眼鼻型鸡痘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眼鼻有大量稀薄液体流出,随着病情延长,液体逐渐变得浓稠,眼内存积豆腐渣样干酪物质, 致使病鸡眼皮显著凸起,病情严重的可以出现失明现象。眼鼻型鸡痘单独发病情况比较少见,本型经常和白喉型鸡痘同时发生。

2.4 混合型

在病鸡群中同时出现皮肤型、白喉型、眼鼻型两型或者三型鸡痘病称为混合型。混合型鸡痘病情较重,临床症状更为明显,给养 鸡业造成的损失更大。

2.5 败血型

皮肤型、白喉型、眼鼻型、混合型鸡痘,如果治疗方法不当或采 取的治疗方案比较晚,又遇到管理不良、生活环境条件不理想、饲 料质量欠佳、产蛋高峰等不良因素,往往引起继发感染,一般会发生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感染,这样病鸡会呈现出严重的下痢或者湿 热型腹泻,鸡体精神沉郁,采食量明显下降,鸡体消瘦、贫血,呼吸极度困难,多数因器官衰竭而出现死亡[1]。

3 治疗方案

当发生皮肤型鸡痘时可以用 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结节和结痂,然后用镊子剥离,最后涂抹碘甘油,2 次 /d;对于黏膜型鸡痘,用镊子把喉头、口腔等病变处的假膜清除干净,然后在本病部 位涂抹碘甘油;对于眼鼻型的鸡痘,需要谨慎地将痘内的干酪样物 质挤出,再在病变处用 2%的硼酸溶液清洗后滴少许青霉素。一定 要将清理出来的痂皮、挤出的干酪样物质集中后做无害化处理,以 免鸡痘病毒扩散传播。

对病情比较严重的鸡群,为了防止发生继发症,可以在饲料中 添加 0.1%的土霉素拌料用药,连用 3d,效果比较理想。为加快损 失黏膜的修复,在饲料中可以添加 VA 以及 VC,可以有效地提高 鸡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2]。

4 预防措施

根据本地鸡痘流行病学,结合本养鸡场的实际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鸡痘免疫接种程序,严格按照鸡痘使用说明书,从正规渠道 购买合格鸡痘,并依照要求进行运输、储存、稀释、使用,以增加免 疫效果,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减少鸡痘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根据鸡只个体大小合理饲喂,不能为了增加养殖量而增加饲养密度。同时,饲喂的饲料要优质,饲料原料中不能 有发霉变质、有毒有害物质,依据鸡只的营养需求设定饲料配方, 以求饲料营养平衡,以增强机体体质。

日常管理做好消杀工作,每周两次带鸡以及鸡舍四周进行消 杀工作。消毒液要交替使用,同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去稀释、 配种,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以增强消杀效果且避免病原微生物产 生耐药性。

温暖季节做好蚊蝇杀灭工作,减少蚊蝇数量,切断鸡痘传播途 径,减少鸡群发生鸡痘机会。同时,要做好鸡舍通风换气工作,降低 鸡只因鸡舍空气质量不良、有害气体浓度高,损伤鸡只黏膜现象的 发生。

另外,要做好鸡笼的维修工作,避免划伤鸡只;日常管理要稳、 准、轻、静,尽量减少应激反应,以利鸡只健康生长[3]。

5 小结

本文对鸡痘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以及各类型鸡痘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和预防措施等专业知识进行了比较详实的分析总结,希望能给养鸡场带来帮助,为养好鸡、少发病(最好是不发病),增强养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悦.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1(3):161-162.

[2] 杨嵘长.鸡混合型鸡痘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1(2):141-142.

[3] 陈恩秋.鸡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12):105-106.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蛋鸡流行病学
亚洲最大的蛋鸡场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蛋鸡生态养殖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