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的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2-05-05董小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诊断症状

董小强

摘要 羊肉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极大的促进着羊养殖业的发展。羊养殖中,由于受到饲养管理、引种、消毒等多项因素的影响,羊小反刍兽疫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影响羊群健康生长,甚至导致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做好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 羊;小反刍兽疫;症状;诊断;防治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属于一类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 毒,该病也被称为羊瘟,病羊会出现明显的高烧、咳嗽、呼吸困难及腹泻等症状。临床上,羊小反刍兽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 高,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 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属于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 龄、品种、性别的羊,尤其是山羊、绵羊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并且临 床症状表现明显。该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寒冷、干燥、多雨季节是 该病的高发季。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传播的,健康羊及易感羊 直接接触病羊、带毒羊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之后即可导致感染患 病,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等,均可被感染。羊养 殖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引种防疫措施不当、消毒清洁不彻底、 饲养密度过大,均会极大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养殖场户积极做好 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临床症状

结合病羊症状的轻重缓急,可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型,该类型 病羊以山羊为主,发病急,高烧至 42℃,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缓,被毛杂乱不堪,双目流泪,流鼻涕,口腔溃烂,死亡前体温下降,病程大 约持续 1 周左右;急性型,该类型病羊以山羊、绵羊为主,发烧至41℃以上,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鼻镜皲裂,口 鼻中有大量黏性分泌物,阻碍呼吸,口腔溃疡,咳嗽,腹泻,呼吸困难, 呼出气体有恶臭味,如是母羊患病,极易诱发阴道炎及流产现象;慢 性型,该类型病羊大多是由急性病例久治不愈转化而来的,症状类似 急性病例但症状要轻,类似感冒。

3 病理剖检

对病死羊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气管黏膜肿胀明显并伴 有充血现象,肺部尖叶充血,伴有组织液炎性渗出物。病死羊肺脏组织坏死并有出血症状,肺部血管栓塞,口腔黏膜有溃疡灶,并流 出泡沫黏液。盲肠、直肠及结肠等部位有充血和出血现象,肠系膜 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有坏死灶。

4 诊断要点

对于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变 化及尸体解剖状况,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如需确诊,则要進行实验室检查。首先,采用病毒分离试验,病毒分离所用的血液通过肝素抗凝,然后无菌采集病死羊脾脏、淋巴结等病变组织送检,分离 病毒可通过荧光抗体试验予以鉴定。其次,采用血清学试验,利用 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可确诊;最后, 采用病原学检测法,利用 ELISA、RT-PCR 等方法对 PCR 产物进行 核酸序列测定可进行病毒分型,最终确诊[2]。

5 预防措施

5.1 免疫接种

为有效降低羊小反刍兽疫发病率,养殖人员应高度重视免疫 接种方法。要充分结合本场羊小反刍兽疫流行特点、规律,制定完 善的免疫接种计划与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落实免疫接种工作,要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做好疫苗保管工作,避免失效,要严格控制好 免疫接种方法和接种量。目前,羊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接种疫苗主要 以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 9 株)为主,怀孕母羊、羔羊均可接种, 使用时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1mL/ 头份,充分混 合均匀,颈部皮下注射 1mL,该疫苗保护期为 3 年,到期后继续接 种即可。

5.2 加强饲养管理

羊养殖期间,养殖人员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要制定完善 的饲养管理制度,提高羊养殖规范化水平。首先,重视饲料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中 草药等,提高羊群抵抗力和免疫力,禁止喂食发霉变质的草料。其 次,应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保证圈舍光照通风良好,及时 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再次,要强化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污,更 换垫草,加强消毒,轮换使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等消 毒液,对圈舍、槽具、墙面、地面、车辆及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防止疫病的发生[3]。

5.3 健全防疫制度

养殖人员应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有效避免传入疫病。如必须 要引种,则要做好健康检疫工作,对引种羊及羊场进行现场检疫, 了解掌握免疫接种情况,确保健康的情况下方可引种。引种后的 羊,应饲养于隔离舍内,期间应密切留意羊群健康动态,无异常方可合群饲养。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隔离、诊断、处理,避免疫病的传播扩散。

5.4 完善应急处置工作

1)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 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羊群健康状况,定期落实监测工作,如发现有疑似患病的羊,应及时上报当地防疫 部门,防疫部门认真履职,对疑似患病的羊场进行隔离,停止羊、畜 产品及饲料的移动,并落实外部及外部环境消毒工作。同时,要溯 源疫情,对疫情发生前 1 个月内引入疫点的动物及产品实施调查, 并对疫情来源展开分析,隔离观察原产地羊群,对羊乳等进行消毒 处理。此外,要重视疫情跟踪工作,对疫情发生前 21d 以内从疫点 调运的易感动物、产品、车辆、人员去向展开跟踪调查,并对疫情扩散风险予以合理化的分析,隔离观察风险羊群。

2)确诊疫情的应急处置 一旦确诊为小反刍兽疫,应严格遵循“早、快、严”的原则和要求处理疫情。首先,要对疫点、疫区以及受威胁区展开合理的划分,并落实封锁工作,封锁期间禁止开展一切 生羊、羊乳、饲料的调运动作。其次,针对疫区内的羊,要进行严格 的扑杀处理,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羊、羊乳制品、被扑杀的羊,避免疫 情的传播和扩散。再次,严格按照要求无害化处理病死羊的排泄 物,被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等,并对羊场环境、场地、圈舍槽具以 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做到不留死角,有效杀灭病毒。接着,对进出入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的管控,在出入口位置设 置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室,避免传入细菌病毒,疫情封锁期间,应禁 止牛、羊等反刍动物进出入。最后,在完成扑杀工作后,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对羊场的消毒控制,至少持续消毒 21d,当疫区、受威胁区监测无新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且经过当地防疫部门检查合格的情 况下,即可解除封锁令。

6 结语

综上所述,羊小反刍兽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羊养殖业稳定发展。通过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要点,并重点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该病的防控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旨在减少损失,保障羊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引兄.小反刍兽疫病在羊养殖中的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9(8):75-76.

[2] 李慎龙,杨一,谷禹.羊小反刍兽疫疫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8):236.

[3] 王琦,吴燕,程振涛,等.小反刍兽疫实验室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17(3):35-38.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诊断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原来我们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