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隆街 曾经“万人空巷看梅郎”

2022-05-05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长沙人壳子原址

“铜铺街的敲打叮当响,登隆街的灯笼亮堂堂……”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在长沙老街巷里的歌谣。

 在繁華的解放西路,一街之隔,一侧是长沙第一高楼国金中心,另一侧是古色古香的登隆街,现代与古朴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登隆街北起解放路,南止苏家巷,旧时街上以糊制灯笼的店铺较多,故称“灯笼街”,后被雅化为“登隆街”,取生意兴隆之意。它还有一个俗称——“亮壳子街”,亮壳子即旧时长沙人对灯笼的习惯叫法。登隆街糊制最多的是家用的灯笼,到夜晚时,点根蜡烛提着就能照亮路面到处行走。当时的街上,传统红灯、流行花灯都能在这里找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登隆街只是长沙一条寻常小巷。抗日战争后,庆丰米厂原址改建为长沙剧院。长沙剧院是目前长沙唯一一个保留在原址的历史最长的老剧院,是老长沙人记忆中文化生活的见证。京剧、湘剧、话剧、越剧及花鼓戏曾经在这里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梅兰芳等曾在此演出,长沙城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看梅郎”的场面。

猜你喜欢

长沙人壳子原址
“新长沙人”:在幸福家园安放生活与梦想
秦安壳子棍:最初的武艺
《太行人家》国画
《清秋图》国画
南府原址新考
四川话里的“冲壳子”
彭鑫鹭风景写生作品
2017年第四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备案名单
2015年第六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备案名单
结巴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