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2022-05-05施韵盈
施韵盈
摘 要:《骆驼祥子》是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选定篇目,同时也是规定课外读物之一。自2017年9月起,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将“名著导读”板块穿插着安排在不同的阅读单元,并在每学期安排两个“名著导读”单元,名著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名著导读”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并列,共同构成了统编本教材“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统编本教材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更加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名著导读也应该紧跟时代,加强价值观教育。阅读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讨论主题,随着新教材的统一和新课标的即将颁布,研究名著导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逐渐显现。文章主要以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为例,从导读选材、文本解读、创设情境以及阅读方法这四点,对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名著导读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策略
相比起以往的教材,统编版教材更加强调以“导读”的方式来进行任务型驱动学习,名著导读意味着是由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双边互动所构成的阅读行为。由于名著一般篇幅较长,设置名著导读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名著的创作背景、大致内容和价值内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应用到阅读其他相似类型的文学著作当中。因此,教师教师需要做好“导‘的工作,优化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材,寻找阅读支撑点
名著导读是以名著作为阅读载体,但往往大部分的名篇著作篇幅都非常长,所包含的内容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思想主旨更是寓意深远。而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究竟应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语文课堂里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更好地发挥“导读”的作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阅读支撑点的问题。在语文界近些年流行一种叫“支撑点鉴赏法”,就像物理学科知识上的省力杠杆原理,以一个小点作为支撑点,撬动十几或者几十万字的著作,使阅读不再“费力”,而是高效率地阅读整本书。作为名著导读课,这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明确的。
如果要找到这个阅读的支撑点,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名著内容熟练于心,对名著内容要进行精准选材。这个支撑点可以是人物支撐点,比如,《骆驼祥子》讲述的是关于“祥子”这一人物的故事,便可以以“祥子性格变化”为支撑点,让学生沿着这个点去阅读文本。教师可以精选三个体现祥子性格变化的典型文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如可以选取“祥子一开始来到城里时”“祥子遇到虎妞时”“祥子经历了刘四爷和曹先生的遭遇后”这三个典型的文本片段,以“人物性格变化”这一个阅读支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著作,厘清脉络线索,构建完整的小说情节体系。《骆驼祥子》主要讲述的是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故事,所以教师也可以以“车”作为阅读支撑点来进行引导,主要分析“祥子第一次是买车的?”“后来又为什么丢车?”“最后买到车了吗?”这些问题,以点入文,更好地串联起小说情节以及语文课堂的逻辑。
二、解读文本,立足价值观教育
语文课程作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自然要担任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但语文课不能单纯地上成文学课,也不能上成纯思想政治课。语文课需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运用母语规律的方法以外,应该在文本内容中探究挖掘,使学生从文学文本中得到价值观教育。在名著导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尤其要强调这一点。因为学生需在阅读著作之前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著作的内涵。
由于大部分名著离学生生活的年代相隔甚远,教师需要深层次地解读文本,即了解和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如《骆驼祥子》主要揭示的是当时尖锐矛盾阶级下的社会悲剧——老舍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府的不作为和胡作为使广大人民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固然有客观的社会原因,但是也有主观的原因。老舍先生把祥子说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把祥子塑造成一个自私的个人奋斗者,也在启示着人们要关心集体利益,不能过于自私和愚昧。因此教师可以在导读课中把握好价值观教育这一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骆驼祥子》的思想主旨。
三、创设情境,破除经典隔膜
名著导读教学,一个突出的字眼便是“导”字。想要正确地做好引导,若能够引导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兴趣,无疑是最好的效果。虽然在整本书阅读中,一些专家提出“任务驱动”阅读法。但名著导读是在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对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如果一昧地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读书,只会挫伤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素养的长期培养。情动才能辞发,才能言形,因此名著导读教学关键要集中在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上来。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总是对影视资源十分感兴趣,对于他们而言,形象化的信息比书面化的文字更能深入人心。因此在《骆驼祥子》的名著导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看由斯琴高娃和张丰毅主演的同名电影中的一个小片段,来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利用视频快速创设情境,并设置一定的“留白”,让学生思考“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电影里祥子的形象,但是这和老舍先生想要塑造的祥子是否匹配呢?”,让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和想象,对未知的文本抱有期待,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破除阅读经典壁垒。要想要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好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可以以“记者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做一名记者,走进祥子生活的现场、探访祥子的亲友、追踪祥子的行踪、记录祥子的日常等环节,来让学生亲身经历祥子的生活,关注到祥子的性格变化,感悟祥子的人生。同时,还能借助当下流行的互联网题材来创设情境。可以适当地在名著导读课上布置小任务,“如果让你为祥子发一条微博,你会发什么?”,如此以来可以突破文本形式去展示,真正做到“乐读名著”。
四、以法促读,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了兴趣之后,倘若没有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也会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名著导读教学中必须“导之有法”。相比起以往教材,最新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明确了阅读方法在名著导读中的作用,每个学期安排两个名著导读单元,而在导读单元中也明确了名著阅读的方法。比如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中,便明确了阅读的方法为“圈点与批注”。并在“读书方法指导”栏目中,介绍了圈点批注法的作用、历史渊源、运用时的注意点。除此之外,选取《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作为示范文本,给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圈点勾画与批注法来阅读名著。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法并非是“新朋友”,而是学生们的“老熟人”。因为在统编本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已经学会了批注的方法。在初中阶段重新引用这个方法,无疑是让学生温故知新的同时又更新阅读方法的适用度。名著导读课重要的除了“导”兴趣,还要“导”方法。除了圈点与批注法以外,教师还可以穿插讲解一下精读与跳读、浏览与整合等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阅读名著的方法。
总之,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途径,即:寻找名著阅读支撑点、立足价值观教育、创设阅读情境以及运用不同的阅读名著方法,为实施名著导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诚然,名著导读教学重在“导”,在实际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学情以及文本内容,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名著阅读。
参考文献:
[1]覃兵华,何英.抓住“导”字做文章: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以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8):23-24.
[2]侯月阳.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以《骆驼祥子》的阅读与评价为例[J].中学语文,2021(32):65-69.
[3]裴丽明.用圈点批注法研读《骆驼祥子》[J].文学教育(上),2021,(0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