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问题探讨
2022-05-05郑升菲
郑升菲
摘要: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促使本科生将已有知识向能力方向转化和升华的重要方式,而作为论文写作初始环节的选题则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可是,不少学生的论文选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非全日制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更值得探讨。
关键词:毕业论文 非全日制本科 论文选题 问题与对策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学会将已有知识向能力方向转化或升华,学会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問题,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的目的。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成功的选题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性初始环节,也是论文按时完成和成功写作的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说,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可是,近年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体现出毕业论文的独特畛域与价值,论文写作也流于形式。非全日制本科生有其学习的特殊性,其论文选题有何特殊性?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规避等等,这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特别是目前少有人涉及的管理类非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问题,更值得展开专题探讨。
一、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题基本上是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的过程,通常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选准和选好了论题,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非全日制本科生,如何择出有新意、有价值并能按时按质完成的论文选题更具深远意义。但从目前非全日制管理类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情况看,多数论文在选题过程中没有深思熟虑,存在诸多问题。以随机抽取的函授专升本行政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以来的20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选题问题进行分析,明显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首先,论文缺乏学术性。凡是专门探讨与研究学科领域中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而写出富有创新性见解的文章都简称为学术论文,它是一个人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活动。尽管本科毕业论文并不一定要具备承担社会进步必要责任的义务,但应该体现一个学生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从抽取的论文中统计,75%以上的论文从头到尾很难看出作者自己的独特观点,缺乏学术性。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学生紧扣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现有的研究环境,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应该理顺几年来的知识收获,进而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认识不足从而在某一方面出现全新的认识甚至理论突破,或至少应对某些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才是论文写作者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达到知识方面的升华,否则一篇只重形式规范却缺少学术性的论文,只能是资源浪费,而且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以为学术研究就是整理别人成果的过程,对其日后的进步十分不利。
其次,选题空洞。对行政管理专业或工程管理专业等管理类的非全日制学生来说,有大量机会接触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能选出大量具有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问题,或者可以选择与写作者工作实际或具体工作部门相关联的选题,但从论文抽样统计中发现,一半左右的论文存在选题空洞的不足。选题空洞的直接表现是选题过大。学生误认为毕业论文就是一篇大作,选题应宏阔高远,但囿于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导致论文写作难以正常进行。
再次,论文无核心问题,缺乏严密的逻辑结构,只是相关材料的堆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要列出三至五个关键词都觉得困难,当然这与学生对关键词认识不足有关,但从内容方面看不出核心问题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论文,小至一篇几百字的论文,大至博士论文,或者是一本书,都应有一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收集和组织材料,进行缜密的逻辑论证,最后形成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和可信度的结论。在对论文的分析统计中,75%-85%的论文没有提出核心问题或问题不明确。
总之,多数学生的论文选题存在主观随意现象。有的学生对论文选题不加重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随便选题,并不考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凭自己的知识能否写成;或者贪大求全,选题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或是追赶潮流,专选热点,甚至不顾及自己的专业,结果力不存心。
二、造成选题上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选题过程中只所以会出现上述突出问题,就其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就指导教师而言,在学生选题和写作毕业论文之前必须准确定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部分教师认为,由于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学术生涯的初始锻炼,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寄予厚望,希望其理论创新或填补空白,能掌握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和进路就基本上实现了目的,能达到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健全的独立人格就实现了培养目标,对一篇非全日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来说,以学术性作为评定标准超出了初次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当然,就基本素质训练而言,让学生学会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使学生从选题、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判断资料价值,以及掌握写作方法、学术规范、端正文风、培养治学态度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和切身的体验,明白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程序的确是重要的。但是,作为一篇本科四年学习的提升和研究能力的初步培养的毕业论文,有些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深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具备科研论文的特质,能流畅表述科学研究成果、论证科学观点。部分指导教师只将毕生论文的完成定位到写作程序的简单训练,只求形似的程度,也是非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就学生来说,主要是如何端正写作态度问题。一是体现在对指导教师作用的认知方面。对200份论文的分析中可得出,论文质量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联系频率之间明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随机抽取的毕业论文中,获得“良”以上成绩的学生,与指导教师间相对重要的联系至少都在10次以上,包括电子邮件、电话或面谈。如果算上其他小问题的咨询,数字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二是学生选题过程缺乏深思熟虑,或是由于对所选论题的情况知之甚少,或是想以新取胜,选题偏难而难于操作。比如“中国电力行业降损研究”、“中德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虽然题目比较新颖,而且有很大现实意义,但写作内容过于偏僻,资料难以收集,写作也不易切入,好多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写,结果可想而知。三是有些学生一味追求热点话题、前沿课题,导致论文选题偏离专业。论文选题应该符合所学专业或所学的主要课程,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并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选题偏离所学专业课程和工作实际,根本不熟悉,写作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四是将论文写成工作流程或操作过程的描述。虽然从专业方面看,许多细节知识非常有价值,但与管理专业无关,不管是指导教师还是其他非同行者根本看不懂,背离了毕业论文的要求。五是学生不重视选题。有些学生不认真对待选题,到了时间后随便选,甚至别人选完了,
就学习环境因素而言,非全日制学生与在校生的最大不同在于“沟通失灵”现象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与教师沟通的时间极其有限,更缺少现场讨论的机会。约80%的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第一次见面都是在学校举行的论文开题动员会议上,这一有限的时间内主要是留存各自的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根本无缘进行选题交流。二是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多是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这一方式虽然便捷和节省成本,效果却会大打折扣,往往几封信件的交流还不如面对面的一次交流效果。在200份論文中,与导师进行过3次以上面对面交流的学生,其论文的质量明显较好。三是选题方式多是由指导教师将题目交与相关主管部门,再让学生去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中,相关学院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五个题目,大概都25名左右的学生选择,学生只能在这五个题目中选题。四是资料获取受到很大限制。查看学生的参考文献,基本上不超过10个,外文资料基本没有,权威性、前沿性的资料基本看不到,多是些已使用多年的教材。以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中规定的外文翻译任务来说,90%的学生的外文资料来自网络,很少有从专著或学术论文中选取的。占有资料如此有限,不知别人都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找不好论文写作的切入点和有价值的问题,是不难理解的。
三、提高选题学术性、针对性和适度性的措施探讨
相对于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本科论文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非全日制学生来讲,要求就更低了。部分毕业生坦言,自己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成稿,所用的时间不到两周。当然,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并努力探索解决之道。对决定论文成败、质量与价值的选题问题也在关注之列。对非全日制大学生来说,要找到好的选题,一方面有赖于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细心指导及严格监督,另一方面还主要依赖于学生的积极态度、知识积累,以及对学术动态和信息的准确理解与独特把握,并辅之于相应的环境条件。
对指导教师来说,首先,指导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写作条件,在选题方向设定中能合理定位标准。如果指导教师对选题的定位失当,如部分指导教师所出的参考选题非常偏或难,非常宏观或微观都是不利于学生成功选题的。虽说参考题目只是供学生参考,学生可自己选定方向,但由于大多数学生还未进行过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学校的参考选题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总之,指导教师不仅能把握专业领域的现实或热点问题,还要能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选题最好是学生容易写的或掌握材料比较多的。其次,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和监督。如召开选题动员会,讲清选题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选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监督: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规范要求,是否难易适中、大小适宜,是否撞题,是否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是否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初审,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研究那些选题有一定难度,为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学术探讨性问题。另外,要创造条件和学生进行沟通,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在选题问题上达成一致,在协商中完成选题这一重要一步。
就学生而言,首先,在避免选题空洞和不新颖方面,应依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尽量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确定选题。非全日制学生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时间进行集中、专业和长期的理论学习,工作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欠缺。他们掌握素材最多的是正在从事的行业或部门的情况,选题缩至他们所从事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效果会更好。因此,在论文选题时,提倡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选题,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这样的选题学生在写作中也容易驾驭,写作也容易成功,会避免雷同或不新颖,而且能写出新思想来,使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得到彰显。其次,选题应符合所学知识程度的承受能力,这对顺利完成论文研究和写作大为重要。由于时间、知识、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以及论文篇幅的限制,所写毕业论文应该只是对某一问题的初步研究。
通常来说,一般选择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展开研究就可以了。万字左右的论文,一般要求选题要小而具体,难度要适中。论题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失去了方向,或者面面俱到,或者挂一漏万,文章变得空洞,失去了论文写作的意义。题目小而角度新是比较理想的状态。题目小便于自己收集资料,论证也容易深入,可以将问题谈透。通常通过限定选题外延的方式缩小选题的范围。比如说,针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这一问题。有学生结合自己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重点以其工作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就写得相当成功。衡量选题的大小,通过对题目关键词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题目关键词内涵越小,界定愈清晰,概念的外延就越小,需要涉及的领域就越小,题目就越容易做。为了避免论题过大,学生自己给关键词下定义,确定内涵和外延,再通过在关键词前面加限定词语来控制,限定词越多,论题就越小。学生选题的重复是难以避免的现象,通过研究视角的转换,往往会出现旧瓶装新酒式的佳文。选题提倡视角新颖但大小和难度适宜的问题。另外,要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和交流,在积极准备的情况下做到不耻下问。
就学校而言,要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应该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提供平台,尽量为面谈创造机会。因为,电子邮件、电话交流和网络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很难面谈的效果。在与15位同学的交谈中,他们都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为非全日制学生进图书馆等获取资料的场所提供便利和多种途径,让他们与在校生在获取资料方面具有同等的机会。如果在学生、指导老师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写出内容充实新颖、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毕业论文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梁健英等.如何指导成人学员撰写毕业论文.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
[2]李小林,对毕业论文写作通病的诊治.秘书之友,2006
[3]鲁彩苹.论文与毕业论文,社科纵横.2006
[4]戴晓娟,关于高职毕业论文改革的几点思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