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22-05-04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中国彩陶:庙底沟文化图谱》王仁湘 著
巴蜀书社,2022 年8 月
全书第一部分“彩陶的发现”,分地域讲述了庙底沟彩陶的分布范围、主要特征和纹饰代表,展现了庙底沟文化彩陶从中心到周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第二部分“彩陶艺术特征”,详细分析了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一般特征和艺术特征,如黑白红三色搭配、基本纹饰构成和展现方式,同时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史前彩陶纹饰。
《地学考古:方法与实践》靳桂云、宿凯 编著
文物出版社,2022 年10 月
作者围绕环境考古、聚落考古和古代人地关系等重大问题,开展地学考古研究。全书不仅有论述地学考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文章,也有在丁公、大汶口和城子崖等重要遗址进行地学考古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聚落形态和演变的地貌背景,灰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壕沟内堆积过程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裴李岗文化:中国文明的奠基》蔡金英 著
科学出版社,2022 年10 月
裴李岗文化年代在距今9000—7000 年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目前已调查发现遗址160 余处,主要分布在今天河南境内,经过发掘的有20 处左右。作者对这些遗址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首先建立了裴李岗文化的时空框架,在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对裴李岗文化的谱系进行了探讨。
《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 侯亮亮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9 月
作者对多处先商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同位素研究,系统探讨了先商文化人群家畜的饲养方式,不同家畜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也探讨了先商文化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以及其与中原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先民在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上的异同;还重建了先商文化时期至殷墟文化时期长时段的家畜饲喂方式和生业经济的历时性变化。
《秦与“戎狄”文化的关系研究》史党社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10 月
秦人经过长达600 余年的发展,最终在公元前3 世纪的后期,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在此期间,它与比邻的“戎狄”文化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决定着秦文化的面貌,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秦人的族群属性和“性格”。作者在适度的理论思考基础上,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文献、古文字资料,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二者的关系史作了初步的重构。
《失落的神秘之地:古印度河文明》
【英】简•R.麦金托什 著,陈明辉、林森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年9 月
20 世纪20 年代,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发掘,印度河文明才重新得以发现。城市布局合理的街道和带有浴室的考究房屋建筑给考古学家和社会公众以惊喜和震撼,镌刻了神秘图符的印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无法释读其文字,许多问题还有待学者破解。本书基于学界现有认识,对存疑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不同方面得出可能的解释。
穷物理
最近200 万年东亚地区火的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小强团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进行合作,对华北平原地区G3 钻孔开展了综合研究。基于炭屑统计、孢粉分析、磁性地层年代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多种指标,重建了东亚地区200 万年以来的火活动历史。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华北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火活动存在显著波动,受到太阳辐射、植被环境、生物量、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1—0.3Ma 时期炭屑浓度相对较低,指示了这一时期火活动相对较弱,自然野火发生的频率不高。距今30 万年以来,炭屑浓度显著增加,显示华北地区火活动较为活跃,自然野火频发,为古人类学习如何控制性使用和管理火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人类对火的广泛使用,可能也促使了火活动的频率增加,如0.3Ma与0.05 Ma 时期炭屑浓度的迅速上升均对应着考古遗址数量的快速增加,表明人类在火的演化过程中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海岱地区史前居民的拔牙习俗
在海岱地区古代居民中,北辛文化居民最早出现拔牙现象,都是拔除双侧上颌侧门齿,单一形式且高出现率的拔牙现象可能与成年仪式相关。结合考古材料和民族学资料来看,凿、敲或打应该是海岱地区史前居民去除牙齿的主要方式,具体操作应该是用细小且坚硬的工具抵在需去除的牙齿上,然后用石块等工具进行敲打。海岱地区古代居民对去除后的牙齿进行了相对随意或特意的处理,且原牙位空间没有进行其他填充。这种拔牙现象的消逝可能始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这种拔牙现象出现了整体性的衰落。(赵永生、张晓雯、董文斌等,《人类学学报》2022 年第5 期)
知文明
石峁遗址出土陶、石器功能反映的礼仪和生计活动
作者对石峁遗址东门和韩家圪旦居住区出土的19 件陶、石工具进行了微痕和残留物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点出土的石器功能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两地点人群活动特点。东门的石刀和石杵具有厨房用具的特征,包括制作发酵酒一类的食物,可能与宴饮备餐有关。韩家圪旦的多种类型陶、石工具显示出比较复杂的使用功能:有些专用于收割谷物、加工韧皮纤维或加工粟黍,有些为厨刀,还有一些为多功能工具;其中有些工具也具有加工发酵食物的特征。制作发酵食物的原料主要包括红曲霉、大米、粟黍及小麦族植物,可能与酿造红曲酒等食物有关。这些结果丰富了我们对石峁东门的礼仪性功能及其城内居民生计模式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初期城内不同区域的社会生产分工问题。(刘莉、Maureece Levin、孙周勇、邵晶,《中原文物》2022 年第5 期)
殷墟的“族邑”问题与“工坊区模式”
殷墟的族群纷杂,丙、戎、史、卷、息等居住在殷墟的族群只有核心家庭的规模,并无独立的邑落。作为族邑模式认识基础的“族墓地”的判断存在问题。孝民屯墓地存在多个核心家庭或扩展家庭一级的族群,总体上而言是公共墓地。“族邑模式”对认识殷都布局的适用性有所局限。殷墟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规模大、分布密集,作坊等操作链类遗存与居址、墓地等生活类遗存往往共存,形成7 个居住、生产与埋葬等共存于同区域的考古情境,是当时基层社会组织“工、居、葬合一”的体现,可用工业作坊区模式来指称当时这种聚落形态及基层社会组织。工业作坊区在商王族(包括多子族)控制下,以超血缘关系的人群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这是殷墟作为晚商都城区别于其他次一级聚落的重要特征。(严志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 年第10 期)
读天下
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正式启动
10 月29 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在圆明园正觉寺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出席活动并为新组建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揭牌。2022 北京公众考古季以“考古探源,文明北京”为主题,为期两个月,开展体验考古、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论坛、考古讲座、考古进校园6 个版块24 项系列活动,同时开展社会征集类活动,并拓展海外合作,将在韩国首尔市汉城百济博物馆展出“琉璃河遗址历史图片展”。活动还将招募20 组家庭共同探秘琉璃河遗址,并邀请津冀考古专家进行云端考古对话。(李瑞,中国文物信息网)
聚焦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
11 月10 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通报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进展。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系统回顾了90 余年殷墟考古历程,指出殷墟考古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新时代殷墟考古坚持聚落考古理念引领,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力求揭示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文化。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洹北铸铜、制骨、制陶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改变了以往对于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殷墟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发现一条围沟环绕其外,突破了对于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部分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殷墟考古研究将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孔德铭介绍了殷墟外围区域多项新发现,辛店铸铜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 处、房址10 余处、墓葬近百座,出土“戈”字铭文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陶家营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发现了布局有序的陶器生产区、居址区和墓葬区,进一步深化洹北商城周边聚落社会形态认知。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发现了由18 座房址组成的3 组多进式院落,以及由1 座“中”字型大墓、23 座中小型墓葬和4 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出土刻“册”字铭文的多件青铜器,显示邵家棚遗址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冯时系统介绍了120 余年来甲骨文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 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000 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 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参与甲骨文文字学研究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国,著述卷帙浩繁,成为国际性学术课题,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做出极大贡献。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多学科的结合,对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诠释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百年耕耘、薪火赓续的重要成就,是学习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借鉴。国家文物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殷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持续推动殷墟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阐释传播工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徐秀丽,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