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及发展建议

2022-05-03路庆君李游山

北方蚕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桑枝蚕桑养蚕

路庆君 李游山,2*

(1.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2. 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陕西汉中 723001)

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特色产业。镇巴县现有桑园总面积2 333 hm2(3.5万亩),其中投产桑园面积1 333 hm2(2万亩),栽培桑树品种包括强桑1号、农桑14号、果桑大十等。截至2021年,从事养蚕业的乡镇有16个,养蚕农户有500户,规模化养蚕企业有21个、合作社35个,全年产茧量约300 t,蚕茧综合产值约2 000万元。桑枝是蚕茧生产中的大宗副产物,桑园伐条后桑枝被遗弃在田埂或被焚烧,造成浪费及环境污染。通过开展桑枝代替林木栽培食用菌,提高桑枝副产物利用率,既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加快蚕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1 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

我国桑树资源丰富,除桑叶养蚕外,桑叶、桑葚、桑枝、桑皮、桑根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作为副产物的桑枝,通常是采叶养蚕后从桑树上剪伐下来的枝条,桑枝条含有糖类、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且不含松脂、精油、油脂等对食用菌生长的有害成分,因而桑枝木屑可替代杂木屑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刘冠卉等[1]以桑枝屑为主要原料进行了杏鲍菇栽培试验,成功获得了高产量的杏鲍菇;方志荣等[2]以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秀珍菇的效果良好,在生产上可替代玉米芯栽培秀珍菇;尤再云等[3]用15%的桑枝屑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香菇产量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桑枝屑培养料还成功栽培出姬菇[4]、金针菇[5]、猴头菇[6]等多种食用菌。

2 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的优势与潜力

2.1 自然条件优越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南部,地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属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3.8 ℃,无霜期236 d,年降雨量1 250~1 350 mm,森林覆盖率70.2%,林特资源主要有漆、木耳、香菇、核桃、茶叶、桑、桐、棕、果、药材和野生动植物等。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蚕桑产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2.2 政策支持

近年来,镇巴县科学构建“4+X”产业(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和蚕桑、食用菌等其它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将蚕桑和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鼓励百余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群众自主选择,政府全方位扶持,完善产业基础设施,促进了蚕桑产业向轻简化、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7]。

2021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镇巴县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实施方案》,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期间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桑枝食用菌生产符合县域经济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2.3 生产潜力大

桑枝占桑园年生物总产干物量的44%[8]。镇巴县现有桑园总面积2 333 hm2,全年养蚕发种量7 000余张,大量的桑枝被当作废弃物处理。据资料统计,用1 kg干桑枝进行栽培可以收获1 kg鲜菇,按平均销售价4元/kg计算,每公顷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5万元~4.5万元[9]。因此,利用桑枝可有效取代传统食用菌生产对林木资源的消耗,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可替代的生产原料,同时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

3 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探讨

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成熟应用及推广,逐渐形成了“桑叶养蚕,桑枝种菇,菌糠肥桑”的高效生态模式[10]。安康市石泉县在2004年就开展了桑枝食用菌的生产,逐渐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的组织生产模式,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成立了金鑫桑枝食用菌基地和汉水桑枝食用菌基地,带动了池河、中池、迎丰等(乡)镇的农户参与桑枝食用菌的生产,满足了桑枝食用菌主产区年栽培桑枝食用菌袋料2 000万袋的用种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当地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11]。浙江省淳安县探索了4种桑枝食用菌的生产经营模式,分别是专业合作社和公司等农业企业带动模式、大户带动模式、集中生产与分户管理模式、联户生产与分户管理模式,屏门乡采用农业企业带动模式,依靠金溢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用桑枝栽培秀珍菇,由于企业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配有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大棚设施化生产,产品销售有专人负责,在2007年获得了105.1万元的销售收入,产生了较好的生产效益[12]。镇巴县规模化养蚕企业有21个,合作社35个,政府可以扶持这些企业、合作社为龙头,带领养蚕大户,以每30户为单位,建立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集中收购产品,依靠稳定的销售渠道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再辐射带动全县其他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户开展桑枝食用菌生产,既充分发挥“公司+农户”上连接市场下服务农户的作用,解决农户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还能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提高其经济收入,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4 桑枝食用菌发展建议

4.1 桑枝食用菌基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桑枝食用菌基地建设,首先要购买食用菌培养所需的菌床、加湿器、搅拌机、温控仪、装袋机、灭菌台、切割机、接种箱等设备,搭建冷库、大棚、食用菌袋料生产线、烘干生产线、通风排气装置等配套设施,完成厂房、水电安装、进场道路等辅助设施的建造。要求一座标准的桑枝食用菌袋料生产厂房建筑面积500 m2,加工生产能力10万袋。

4.2 制定、规范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菌糠再利用技术体系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对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食用菌厂房的建设与消毒、桑枝的粉碎处理与配料比、食用菌的管理与采收、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等环节,每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生产,安排人员监督管理好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充分发挥桑枝食用菌基地的示范引路作用,示范和带动镇巴县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

深入研究桑枝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和菌糠再利用技术体系,引进优质种源,开展品种适应性试验,筛选最佳基料配比,制备菌糠生物肥,充分发挥菌糠的养分和生物菌的活性,初步实现菌糠转化为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制定桑枝食用菌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要按照此标准生产食用菌,保证食用菌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增加对优良菌种繁育、技术管理与指导、产品研发与加工等方面的人员与资金投入。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安康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依附机构平台进行研发试验,协助解决栽培食用菌时产生的一些技术问题,如食用菌厂房与钢架的消毒、菌种的筛选与保存、桑枝粉碎处理与配料比等。

4.3 开展新品种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引进多种食用菌栽培品种,例如银耳[13]、灵芝[14]、黑木耳[15]等,并尝试对经济价值高的珍稀菌类开展驯化和栽培。与公司开展项目合作,对一些产品进行深加工,如开发功能保健食品、快餐产品、食用菌中一些药理功能成分的提取、食用菌的烘干再销售等,通过加工成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销售,充分发挥食用菌的经济价值,开拓食用菌产品销售渠道,推进产业发展。

4.4 打造生态休闲农业

以食用菌基地建设带动镇巴县产业建设,产业中心带动城乡规划。长岭镇、清水镇现建设有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基地,可以当地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为中心,建造食用菌公园、食用菌文化基地,成立“生产—采摘—食用”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同时开发生态旅游路线,开设沿途风景观光游玩、趣味活动等环节,吸引旅游者来到食用菌基地观赏学习食用菌的栽培、采摘,增加旅游者真实体验感。

图1 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的发展策略示意图

4 小结与讨论

镇巴县蚕桑资源丰富,在传统栽桑养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生产,实现桑枝废弃物的充分利用,极大地发挥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养蚕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带动模式组织生产桑枝食用菌,通过带动农户共同参与桑枝食用菌生产加工、产品出库管理等生产经营性活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促进公司企业的长足发展,符合县域经济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对于巴山镇、大池镇等具有较大规模蚕桑养殖面积的乡镇,除了以栽桑养蚕为主,可以与清水镇、渔渡镇等地的桑枝食用菌产业相结合,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开展蚕桑、食用菌文化旅游项目,使蚕桑资源达到高效利用,对拓展产业链条、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桑枝蚕桑养蚕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云阳县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养蚕不易
养蚕记
我不会再寄信给你
蚕桑小镇规划设计作品
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简析新时期机械化蚕桑养殖技术的应用
嫘祖养蚕的故事
小姐姐,求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