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柞蚕区常用柞蚕俗语解析
2022-11-21杨新峰
杨新峰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
河南柞蚕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1]。在这两千多年的柞蚕发展历史长河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南蚕业文化,与此同时勤劳智慧的河南蚕农通过对在柞蚕制种、饲养、加工等过程中积累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许多通俗易懂的柞蚕俗语。这些俗语多为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短句或韵语,深受群众欢迎,从而口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俗语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大多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与内涵,同时也有部分俗语因为科技发展和创新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笔者通过对如今在河南广泛使用的柞蚕俗语进行收集整理,并作一解析,供读者参考。
1 一筐蚕
一筐蚕是河南柞蚕区过去柞蚕卵饲养的一个数量单位,即一个摆满柞蚕对子蛾的蛾筐,拆对后雌蛾所产的卵量。过去的蛾筐比现在的大,一个蛾筐可以摆350~450个对子,拆对后雌蛾可产卵0.75~1.0 kg柞蚕卵,刚好是一个人的饲养量。虽然现在所有柞蚕种场柞蚕卵按公斤销售,老蚕农仍然沿用养了几筐蚕来交流。
2 惊蛰蛾子清明蚕
这是一句非常实用的俗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柞蚕种场和蚕农要牢记的柞蚕制种和适时收蚁的指导方针。河南柞蚕收蚁日期基本上都在清明前后,蚕农要在清明前把养蚕物资准备好,养蚕用具消毒好,柞园整理好,做好收蚁前的一切准备。根据从出蛾到制种结束约需10天,卵期保护需15天,向前推算,柞蚕制种场应在惊蛰出蛾,才能保证适时制种、适时收蚁。
3 大眠场
柞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期4眠5龄,每退一次皮即增加一龄。四龄柞蚕幼虫的眠期为最后一眠,俗称大眠,因此四龄柞蚕幼虫生长发育用的柞园又称大眠场。
4 二八场
河南柞蚕正常情况下,每年5月10日前后进入五龄,5月26日前后开始结茧,龄期16天左右,根据河南养蚕经验五龄第8至第9天要移蚕一次,因此蚕农喜欢把五龄前8天使用的柞园称为前二八场,把后8天使用的柞园称为后二八场,整个五龄期使用的柞园称为二八场。
5 黑栎、白栎
河南柞蚕区用于饲养柞蚕的树种主要是栓皮栎和麻栎。栓皮栎树皮黑褐色,叶面深绿色,蚕农称之为黑栎。麻栎树皮灰褐色,叶面黄绿色,区别于栓皮栎,蚕农称之为白栎。但栓皮栎叶背密被灰白色星状毛,麻栎叶背无毛或仅叶脉处有毛,因此从叶背看,栓皮栎叶子比麻栎叶子白,所以又有黑栎不黑、白栎不白的俗语,充满了蚕农通过树叶颜色的不同来判断不同树种的智慧。
6 老梢
河南把两年以上的柞树统称老梢。2—4年生柞树适合养1-3龄小蚕和茧场用叶,老梢养蚕面积占全龄使用面积的30%左右。
7 火芽
河南柞蚕区上一年冬季砍伐的柞园,当年春季新萌发的枝叶颜色火红,特别是春季雨水充足的年份,颜色特别鲜红,像一簇簇鲜红的火焰,蚕农形象地称为火芽。火芽主要用于4—5龄大蚕和茧场用叶,火芽使用面积占全龄使用面积的70%左右。
8 拾不完的麦子摎不完的茧
河南柞蚕春季一般采用早摘茧,即在营茧3至5天吐丝完毕后摘茧。在摘茧过程中由于柞蚕营茧的位置和摘茧人的观察角度限制,往往会出现蚕茧遗落现象。遗落茧大多存在于杂草丛和杂树丛中,也有存在于较密的柞叶中和引枝中,还可能存在于相距2~3米没有放蚕的柞树上。因此要进行二次以上的重复摘茧,这个过程叫摎茧,摎茧是一项十分认真细致的工作,争取不遗失一粒蚕茧,事实上很难做到,就像河南春小麦收割后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麦粒一样很难全部颗粒归仓。
9 卵生为蚁,胎生为驹
刚从柞蚕卵内孵化的幼虫,其形态、颜色与蚂蚁相似,俗成蚁蚕。但在柞蚕放养过程中,常常在5月1日前后能见到特小蚕,生长发育相差30天左右,蚕农们戏言是大蚕生的小蚕,把这种小蚕称为蚕驹,这便是卵生为蚁、胎生为驹的由来。事实上这些小蚕是上一年春季遗失在柞园内的柞蚕茧在自然状态下羽化、交配、产卵孵化出来的。一般来说这种小蚕出现多的年份说明各种生态因子适宜蚕的生长发育,当年养蚕容易大丰收。
10 蚕过芒种不做茧
由于河南5月中下旬气温开始明显升高,又经常受到干热风影响,柞树叶质老化非常快,适合柞蚕生长发育的各种条件都在恶化。特别是每年芒种过后,气温经常维持在30 ℃以上,没有结茧的柞蚕幼虫要么吃不到适熟叶,缺乏营养不能结茧,要么被高温热死。因此这个俗语提醒广大蚕农要及时匀蚕移蚕,使蚕良叶饱食,发育齐一,在芒种前摘茧结束,以免造成损失。
11 旱生老虎湿生锈
老虎指老虎病,即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在五龄盛时期到营茧前发生的病症表现,在病蚕背部及体侧形成褐色病斑,形如老虎斑状,俗称“老虎病”。锈指柞蚕微粒子病,因为病蚕三龄以后体壁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渣点,像铁锈渣点一样,又俗称锈病。干旱年份,柞蚕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蚕体瘦小,抗逆抗病能力差,易患老虎病。多雨年份,湿度大,有利于微粒子病的传播,柞蚕易患锈病。
12 开蚕
柞蚕连续在柞园食叶,必然是柞园内叶量减少,叶质下降。因此,应及时移蚕,换场换树,整个蚕期河南柞蚕区常移蚕5~6次。蚕农把将蚕从无叶的柞园转移到新柞园的剪移处理称为开蚕。
13 蚕泛黄,臭油子来凑场
黑广肩步甲在河南又称臭油子,春季主要危害二龄柞蚕,尤其在干旱晴天的晚上危害严重。因此这句俗语提醒蚕农二龄柞蚕起齐变黄后,要加强臭油子的防治工作,及时人工扑杀成虫。
14 看小不小,三天正好,看好不好,三天就老
这句俗语是形容5月1日前后河南柞蚕区柞树叶子从幼嫩到老化转化得非常快,从叶子偏嫩到偏老只有5~6天的时间。这个阶段正是柞蚕生长发育到三龄末到四龄初的阶段,该阶段气温升高,叶子含水率下降,而柞蚕需水量增加,这就要求选叶要更加精准。选叶标准要偏嫩,如果选择适熟叶,可能2~3天叶子就不适合蚕食,要重新移蚕换树,增加劳动量。
15 小蚕养山腰,大蚕养山巅,三眠左右绕着山脚转
这是柞蚕选择蚕场的经验总结。一龄二龄的蚕场应选择避免北风的向阳温暖的蚕坡中部,可避免晚霜、低温冻害等不良环境,提高保苗率、生命力和强健度。三眠左右,蚕坡中上部叶质易老化,此时山脚的气候条件和叶质已经最适合蚕生长发育,在河南柞蚕区以2年生麻栎树种为好。大蚕期天气炎热干燥,应选择地势高爽、通风良好、不受西阳照的山顶或北向蚕场。
16 要想好三凑巧:种好坡好技术高
这是一句现代俗语,对养好柞蚕三要素的一个科学总结。蚕农要想养好柞蚕,取得高产稳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选用蚕种质量好的优良品种;二是选用的柞园土壤条件良好,树种优良,管理科学;三是具备良好的养蚕技术,并且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