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2-05-03王宁

新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科技创新农业

摘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基础,农业是稳定社会环境,实现人们健康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险。而在当前国际形势逐渐恶化大环境下,农业急需进一步提升,用于应对未来不稳定的变数。所以,要借助先进科技,实现新一轮创新,从根本上对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是我国未来发展重要战略,也是推动我国迈入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而将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主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在农业科技方面存在例如资源不均衡分布,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应用较低等各类问题,成为乡村产业发展严重阻碍。所以,只有将其完整剖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1.1 乡村振兴价值

作为集合生产生活的乡村,具有包括生态、经济等多类潜在价值与实用功能。尤其是我国现阶段仍是农业生产大国,乡村是否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建设是否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乡村正在逐渐衰落,各地农村存在不均衡发展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乡村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关注农业,党的十九大也将乡村振兴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战略,并制定相应规划目标。明确乡村振兴目的与未来方向,并对规定具体建设任务,从源头上对农业当前问题着手解决。同时,也将乡村振兴提升至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发展层次,并对其赋予城乡二元问题破解的历史任务。

1.2 科技创新意义

将乡村振兴深度剖析,其本质就是将农业发展推向现代化。作为乡村振兴主推手,将科技创新潜在价值充分发挥,也是党中央给予农业发展明确要求与信任,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实际活动。要让科技创新成为提供农业现代化、农村新型化的技术与能力双重保障,进而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综合性提升。也要借助科技创新融入农业这种方法,从本质上对农村进行新型规划,提供农村当前生态问题治理全新思路与解决措施,拓展农民在农副产品方面增收创收能力,进而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健康成长。

农业科技创新融合多个领域,且具有一定持续性。但是各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创新。虽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拥有喜人进步,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2.1 动力不足

作为对农业方法的科学技术改革式应用,科技创新需要借助发力大、后劲强的高质量动力维持长久发展,但从当前科技创新情况分析,动力不足并不是小范围特例,而是普遍性问题。从农民角度分析,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生大量转移,而且农村也在朝旅游、副产品等非农业方向发展,让其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单纯农业经营已经成为农民经济来源一部分,对于参与农业发展积极性有所降低;而从企业角度分析,因为当前农业在资源方面存在不均匀分布问题,而且农业需要前期投入较多成本,回报周期相对较长,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产业化滞后情况,导致企业实际参与难度较大;而从政府角度分析,虽然基农业产业目前正呈现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科技创新覆盖范围逐渐增加,但在另一个角度却也让不多资源产生更为严重分散问题,加剧由政府部分负责对科技创新引导难度。这些因素详细结合,造成无论是提升经济来源的农民、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还是为追求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政府部门,在对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参与中,表现动力不足问题,对于产业振兴在科技创新方面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2.2 资源分布不均衡

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要充足资金与先进技术,人才也是重要发展资源,但是当前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一个严重阻碍。在当前投入科技创新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全国整体呈现发达地区拥有较多资源,欠发达地区得不到高质量资源情况。而且,应用于科技创新的资源也存在配置效率不高问题。科技创新开展需要整合来自不同地区,以及多个领域机构所拥有的资源,才能实现高质量成果,但因为政策、技术等多种发展要素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处,而是大量分散于不同地区、机构,造成资源配置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提升。

2.3 成果转化率低

作为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重要指标,成果转化率是企业对政府部门与社会的一份答卷。在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相关政策制定的大环境引导下,无论是农业相关高校,还是专门从事从业的企业,甚至农民,都参与科技创新工作中,丰富科技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从2014年至今,农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球前列。但是在成果转化方面存在机制不健全,导致大批量科技成果难以真正成为生产力应用。

3.1 给予企业发展动力

乡村基层的土地管理部门要严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相关规定,利用科学手段对农民最关心的土地经营权相关有效落实,推动土地经营权可以由农民采用入股方式,为农民生活奠定良好基础,从而推动农业以大规模、集成化健康发展,进而对以农业发展为方向的科技创新一系列活动运行,提供稳定扎实基础内容。借助农民入股提供的土地资源,政府部门也要对企业在农业投入方面给予一定刺激,为与农业发展相关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与财政补贴,提升其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發挥市场化经营优势。要严格规定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农业发展未来产业化真实需求角度着手相应工作,并结合产业园、基地等便利科学研究平台,加快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成果速度,大力推动科研成果成为农业发展动力源泉。

3.2 合理分配资源

政府部门要对当前用于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作为农业发展重要风向标,政府部门要灵活应用政策对企业产生正面引导,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以农民为辅助,构建完整科技创新链条,实现从研究、完善到应用的科技链条。所以,可以选择对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资源提供大力支持,例如金融便利、技术应用环境,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降低因资源问题导致科技创新受到严重阻碍的不良影响。还要适当对企业税收采用减免方式,提供足够吸引力。也可对具有重大科技创新贡献的个人、组织或者企业,给予现金方面奖励。以全方位角度充分激发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主体提升创新积极性,让更多对农业有想法、抱负的个人与企业加入农业发展行列中。也可考虑对农民经营合作社进行发展,对于聚拢农业生产零散资源,以及无法有效发挥力量的区块问题有明显解决效果。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对农业科技大幅度创新中应用该经营模式,结合当地实际产业化经营情况,将农民经营合作社作为形式载体,对科技形式展开创新积极,并将科技创新以更加常规化、自然化的方式,融入农业生产中,创造常态化农业新型科技创新发展体系。

农业发展并不是简单口头承诺或者流于形式,而是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产业经营情况,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并对现在工作内容适度指导的一项历史重任。所以,研究人员一定要走出单纯学术研究,走进乡村看产业,结合实用性科学技术,将农业发展当作一项事业去完成,才能真正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高度实现,为国家崛起、社会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专项“科技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供给研究”(项目编号:215576134D)。

作者简介:王宁(1976-),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政府投融资。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科技创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产业振兴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