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信息集锦

2022-05-02

大众考古 2022年12期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

穷物理

地质考古揭示泥河湾古湖滨环境古人类遗址埋藏特点

近日,《第四纪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CSIC)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岑家湾遗址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地质考古手段揭示遗址埋藏特点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与“东方人类的故乡”。岑家湾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的北缘,先后经历多次发掘,以文化层薄、出土遗物丰富、高拼合率的石制品等特征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早期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今110 万年前。作为泥河湾盆地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经典遗址,遗址的发育和埋藏过程一直有待系统揭示,制约了对早期人类石器技术、生存行为的客观解读。研究团队在遗址地质、地貌和沉积学特点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物粒度、石制品刃缘磨圆程度、石制品尺寸分布、石制品与拼合组空间分布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解析遗址的埋藏过程。分析表明,遗址文化层以黏土和极细砂为主,层内发育弱的水平层理,显示浅水湖滨沉积特点。石制品刃缘磨圆度低、文化遗物空间分布存在多个聚集、石制品的拼合率高、拼合组内石制品的水平与垂直距离多在1 米之内等特点,显示遗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微弱的湖滨片流的影响,石制品空间位置未受明显改造,石制品的完整程度高,古人类活动是遗址形成与埋藏的主要营力,是古人类技术与行为研究的理想遗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知文明

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过程

中国早期国家包括邦国和王国两个阶段。早期都邑伴随早期国家的形成而出现。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过程,时间上跨越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期到夏商时代,聚落形态上是从部落中心演变为邦国都邑、王国都邑,建筑形态上主要表现在大型城垣、宫殿宗庙建筑、大型墓葬、高规格手工业作坊的萌生与发展。仰韶时代中晚期是早期都邑的孕育时期,龙山时代是早期都邑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时代则为早期都邑的大发展时期。(张国硕,《南方文物》2022 年第5 期)

“酒”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交往

汉王朝在“北边”“西边”“西北边”的民族交往,促成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物资的相互流通达到了空前繁盛的程度。汉地“酒”的输出,即“输”“奉”“赐”“遗”,是物质文化交流史值得重视的现象,“关市”交易内容也包括“酒”。“酒”的共同消费,有利于汉文史籍称作“北胡”“西戎”“远蛮”的诸远族与中原的沟通,推动了草原地方生活水准的提升。民族交往实践中多见“酒”的作用。因丝绸之路开通,西域“蒲陶酒”为中土所知。“蒲陶”引种,也引起内地“酒”的消费层面的扩大以及酒业新的开发。“挏马酒”的引入,也丰富了内地的饮品种类。(王子今,《西域研究》2022 年第4 期)

道教造像起源新探

汉魏时期的重要道派天师道主张道无形象,对制作与使用血食祭祀神像持批评态度。汉魏六朝时期国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流行的祖先、圣贤、神仙的画像、木像、画像石与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巫觋制作的神像,都不能算是真正的道教造像。汉代道书《太平经》中记录了早期存思法所使用的身神图,晋代南方地区的道教方士也使用神像作为存思的辅助。随着东晋末刘宋初融摄佛教、天师道和方士传统的古灵宝经及其倡行的灵宝科仪问世,道教神像题材逐渐丰富,并开始用于仪式活动中。至5 世纪,道教进一步吸收佛教功德观念,造像成为积累功德的途径之一,宗教义理的转变与信仰实践的需要共同推动了道教造像之风的盛行。(赵川,《文史》2022 年第3 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

11 月28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成立于1934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 万件(套)。博物馆改扩建后面积由此前的21000 平方米增加至37000 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约10000 平方米,正在举办包括“广西古代文明陈列”“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等基本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等专题展览,从多个角度诠释广西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发展之道。(陈贻泽等,新华网)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

11 月18 日,以20 多年的考古发现为依托,历经约2 年的建设,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遗址博物馆位于杭州上城区望江路和中河交叉点的西北角,总用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 万平方米,展示露明遗址面积4000 余平方米,是一座依托德寿宫遗址,以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为主,同时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和文物遗产的遗址专题博物馆。从2001 年开始,德寿宫遗址历经4 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德寿宫南、东、西三面的宫墙遗迹,基本确定了遗址范围,还发现了分为三期的德寿宫遗址相关遗迹。其中,营造时间最晚的第三期遗迹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留下了中区大型宫殿基址和西区工字殿遗迹及附属遗迹。遗址出土各个时期的器物标本8000余件(组),其中以陶瓷器占比最高,而瓷器中又以宋代青瓷为大宗。(杭文,国家文物局网站)

读天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成果发布会召开

11 月25 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与“学堂在线”合作,以线上方式召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成果发布会。《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收录了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共124简,简长32.8 厘米,保存完好,现存2977 字。这是继清华简《系年》《五纪》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简的长篇竹书,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原无篇题,因通篇为天帝使者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故被命名为《参不韦》。参不韦,又称“天之不韦”,不见于文献记载。参不韦对夏启展开以“五刑则”为核心的训诫,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思想、官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简文以远古洪水泛滥、导致天下混乱开篇,与《尚书·洪范》和清华简《五纪》类似。简文通过拟托参不韦向夏启传授天帝之命的形式,陈述作者对人君建邦治政的理念。“五刑则”具体内容包括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等五个方面,属于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参不韦》论述“五刑则”的重点在于将其与职官系统相配,并具体规定了每个职官的职责。如简文以“五行”与职官“司工、司马、征徒”相配,“征徒”一职未见于传世文献记载,据简文可知即对应文献的“司徒”,丰富了我们对先秦官制的认识。(张小筑,国家文物局网站)

猜你喜欢

遗址博物馆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Can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s give new life to China’s abandoned factories?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辽上京遗址
博物馆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露天博物馆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