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5-02王松林羊礼荣夏崟
王松林,羊礼荣,夏崟
(池州市人民医院儿内科,安徽 池州 247000)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炎性病变,可在任何季节发生,易于传播流行[1]。该病以干咳、发热、肌肉疼痛、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进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损害肾脏和消化系统,甚至则危及患儿生命[2]。对于MPP,西医主要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予以抗感染干预,短期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3]。在MP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发挥着重要作用[4-5]。超短波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在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有助于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6-7]。因此,本研究拟探讨阿奇霉素辅以超短波干预对MPP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变化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8]中有关小儿MPP的诊断标准;(2)年龄3~12岁;(3)病程≤2周。排除标准:(1)非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2)心肝肾功能异常者;(3)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者;(5)过敏体质者;(6)伴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退热处理,并予以止咳化痰干预。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辉瑞制药)口服,10 mg·kg-1·d-1,每天给药1次,用药5 d后停2 d,连续用药14 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增加超短波干预,采用上海产CDB-10型超短波治疗仪,参数设置:波长为7.37 nm,频率为40.68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250 W。治疗时,患儿采取侧卧位,将两块电极(10 cm×15 cm)置于胸背部,无热量至微热量,15min/次,每日1次,持续治疗5 d后停2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7~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症状消失时间 记录两组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
1.3.2 炎症因子 在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集患儿外周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测定,CRP测定方法为免疫比浊法,TNF-α、IL-10的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为南京建生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
1.3.3 免疫功能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进行测定,并计算CD4+/CD8+。
1.3.4 安全性评价 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以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4 临床疗效
参照文献[9]进行疗效评价。痊愈:患儿在治疗3 d以内,体温得以恢复正常,5 d以内咳嗽消失,10 d以内肺部啰音和阴影消失;显效:患儿在治疗3 d内,体温得以恢复正常,7 d以内咳嗽明显缓解,10 d以内肺部啰音减轻,肺部阴影基本消失;有效:患儿在治疗7 d以内体温恢复正常,10 d以内咳嗽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和阴影减轻;无效:疗程结束时,患儿发热仍存在,咳嗽无缓解,肺部啰音和阴影仍存在。合计痊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vs.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炎症因子
治疗前,两组血清CRP、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免疫功能
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2.50%)与对照组(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MP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约占小儿肺炎的25%~35%[10]。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加重,MMP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由于病原体耐药性严重,治疗难度较大。目前,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成为小儿MPP治疗的临床首选,对于小儿MPP的疗效较确切,但存在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11]。因此,探寻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除了常规抗感染之外,物理疗法也逐渐被应用于小儿MPP的治疗中[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超短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儿症状,与王芳等[13]报道类似。超短波是一种频率为30~300 MHz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能够产生明显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不仅可抑制病原体繁殖和炎症侵袭,还不会对皮肤组织产生损伤[14]。因此,超短波作为小儿MPP的辅助治疗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除了与病原菌感染外,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也促进了小儿MPP的发生发展[15]。TNF-α是反映小儿MPP机体炎症的敏感指标,而IL-10是一种抑炎因子,能够促进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在机体受到病原菌感染时,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增多,以利于病原菌清除,促进机体修复,且IL-10等抑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也随即升高以平衡炎症反应[16]。CRP是机体炎症的重要指标,对患病机体有重要的防御作用,其检测对于小儿MPP病情有评估意义[1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0、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超短波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MPP患儿的炎症反应,缓解肺炎病情。究其原因可能在于:(1)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炎症因子和代谢产物的排除;(2)通过提高机体单核-巨噬细胞、抗体等的表达水平,有效控制病原体,促进炎症吸收[18-19]。
小儿MPP的发生还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患儿血清、肺泡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增多,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表现为有着激活信号的CD3+,以及对病原体有直接攻击作用的CD4+表达降低,而对于免疫调节有抑制作用的CD8+表达增高[20]。本研究显示,超短波治疗能够提高MPP患儿CD3+、CD4+及CD4+/CD8+水平,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抵御作用,促进病原体消除和病情缓解。
综上所述,在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短波治疗能够缓解小儿MPP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促进炎症消除和免疫功能恢复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